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吸收外资的功能转换与政策选择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6310095
  • 作      者:
    太平著
  • 出 版 社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内容介绍
  《中国吸收外资的功能转换与政策选择》的主要结论如下:
  第一,三十年多来,外资弥补资金缺口功能、产业结构优化作用、技术外溢效应都表现出动态变化特征。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是一个既缺资金又缺外汇的典型“双缺口”经济体,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外资具有弥补资金缺口的功能。但到90年代中期,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外资规模的扩大,中国的储蓄缺口和外汇缺口已经消失,外资的主要功能不再是弥补资金缺口。20世纪80年代,外资的规模较小,外资对产业结构优化作用有限。进入90年代后,外商对我国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直接投资迅速增长,成为中国产业结构调整中不可忽视的因素。到21世纪初以后,外资在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方面发挥了更大的作用。在对1999-2011年的FDI技术外溢效应进行面板数据模型实证检验后发现,1999-2006年FDI的技术外溢效应明显,2007-2011年FDI没有技术外溢效应,我国FDI的技术外溢效应未能持续,存在阶段性变化。
  第二,中国吸收外资已进入转型期。经过三十多年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吸收外资的条件已发生巨大的变化。中国的经济实力由弱到强,市场准人壁垒大幅减少,正在逐步取消对外资的超国民待遇,原有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主要优势生产成本正在上升,国内企业的竞争压力也在不断增强。同时,外商在华直接投资也表现出独资化、本土化、并购增多、服务业份额扩大等趋势。这些变化和趋势必将对中国下一阶段吸收外资产生重大影响,并构成中国吸收外资进入转型期的标志。
  第三,吸收外资推动自主创新、产业升级和区域协调发展是转型期中国吸收吸收外资的功能目标。FDI的功能是随着东道国经济发展阶段的变化而变化的。一国经济发展阶段从吸收能力、需求结构及与国际生产一体化的协调性等几个方面,影响发展中国家从FDI中获取利益的程度。现阶段,中国总体正处在工业化中后期,既希望仍处于劣势的领域通过FDI的溢出效应提高竞争力,加大自主创新的能力,又希望能在产业升级方面通过FDI产生带动效应,以加快经济的增长速度,同时针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性,期待吸收外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第四,转型期外资政策应转向“国民待遇”。外资优惠政策在改善投资环境起到吸引外资作用的同时有其局限性。中国对外商的“超国民待遇”和“非国民待遇”都需要适时向“国民待遇”转化。外资政策转向国民待遇的路径应是逐步实现的,不宜一步到位,更不能取消所有的优惠政策,应保留甚至扩大产业例外和区域例外。
展开
精彩书摘
  1.完善外资立法
  不断完善外资立法、改善投资环境是此阶段吸收外资的重要内容。据统计,中国在这一时期共颁布了200多个涉外法规。1986年4月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法》,取消了禁止外国投资者单独在华设立企业的限制。1986年10月颁布《关于鼓励外商投资的规定》,在对外资企业全面实行优惠的基础上,强调对引进先进技术的生产企业给予特殊的优惠待遇。这一法规的颁布在很大程度上使中国吸收外资的规模迅速提升。1988年4月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企业法》解决了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无法可依的状况,为中外合作企业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①1988年7月国务院发布《关于鼓励台胞投资的规定》,鼓励台湾地区同胞到祖国大陆投资。1990年5月颁布《外商投资开发经营成片土地暂行管理办法》,确立新的吸收外资开发模式。1991年人大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实现了外资企业税制管理原则、税率和税收优惠待遇的统一。经过这段时期的大量立法,中国有关外商直接投资的法律体系已经基本建立。
  2.对外资实行全面优惠政策
  随着国务院颁布《关于鼓励外商投资的规定》,中国吸收外资开始进入全面优惠阶段。尽管《关于鼓励外商投资的规定》强调对引进先进技术的企业给予特殊的优惠待遇,但是其不是区域性的法律法规,全国各地政府可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按照该规定的内容,颁布各地外商直接投资政策,形成地方政府的外资优惠政策。对外资的优惠待遇包括土地使用费减免、企业所得税减免、外商利润汇出所得税免缴、出口商品免征工商统一税、贷款便利、利润再投资优惠等。除优惠待遇外,这段时期中央政府还逐步下放审批权力,简化外资的审批手续,大幅度取消对外资的各种限制,致力于投资环境的改善。
  3.吸收外资的区域化政策进一步加强
  1988年3月,中央决定将沿海经济开放区扩展到北方沿海的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以及其他沿海的一些市、县,紧接着在4月又做出了成立海南经济特区的决定。1988年5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鼓励投资开发海南岛的规定》,对海南实行更加开放的优惠政策,极大鼓舞了投资者的信心,带动了中国的引资高潮。1990年4月,中央同意上海市加快浦东地区的开发,在浦东实行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某些经济特区的政策,显示出中国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的巨大决心。1991年3月,国务院发出《关于批准国际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有关政策规定的通知》,继1988年批准北京市设立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之后,再批准21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对吸引外资尤其是高水平外资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至此,我国的吸收外资区域从沿海个别地区和少数城市,扩展到了广大沿海地区,引资的载体也由经济特区扩展到高新技术开发区等多种形式。
  ……
展开
目录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理论研究综述
1.2.1 FDI对东道国经济的作用理论
1.2.2 东道国动态吸收外资理论
1.2.3 现有文献的不足之处
1.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与本书主要内容
1.4.1 创新之处
1.4.2 本书主要内容

第2章 中国吸收外资的阶段性考察
2.1 起步阶段(1979-1985年)
2.1.1 吸收外资的目标
2.1.2 吸收外资的政策背景
2.1.3 FDI流入的实际成效
2.2 持续发展阶段(1986-1991年)
2.2.1 吸收外资的目标
2.2.2 吸收外资的政策背景
2.2.3 FDI流入的实际成效
2.3 高速发展阶段(1992-1996年)
2.3.1 吸收外资的目标
2.3.2 吸收外资的政策背景
2.3.3 FDI流入的实际成效
2.4 政策调整阶段(1997-2001年)
2.4.1 吸收外资的目标
2.4.2 吸收外资的政策背景
2.4.3 FDI流入的实际成效
2.5 稳步增长阶段(2002年至今)
2.5.1 吸收外资的目标
2.5.2 吸收外资的政策背景
2.5.3 FDI流入的实际成效
2.6 中国吸收外资的演进路径
2.6.1 吸收外资的空间演进
2.6.2 吸收外资的目标演进
2.6.3 吸收外资的政策演进

第3章 中国吸收外资功能的动态变化
3.1 FDI弥补资金缺口功能的阶段性变迁
3.1.1 吸收外资弥补资金缺口的理论解释——“双缺口”理论
3.1.2 我国“双缺口”的动态变化
3.1.3 吸收外资对弥补双缺口的作用
3.1.4 双缺口消失后,吸收外资的必要性
3.2 FDI对产业结构优化的阶段性作用
3.2.1 吸收外资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的理论解释
3.2.2 FDI对我国产业结构优化的阶段性作用
3.2.3 吸收外资与产业结构优化的规律性
3.3 FDI技术外溢效应的阶段性表现
3.3.1 外商投资企业技术水平的阶段性
3.3.2 FDI技术外溢效应的传导机制
3.3.3 FDI技术外溢效应的实证检验
3.3.4 FDI技术外溢效应呈现阶段性变动的原因

第4章 中国吸收外资进入转型期
4.1 中国吸收外资条件的变化
4.1.1 中国的经济实力由弱到强
4.1.2 外资市场准入壁垒大幅减少
4.1.3 逐步取消对外资的“超国民待遇”
4.1.4 成本上升
4.1.5 国内市场竞争加剧
4.2 外商投资趋势的变化
4.2.1 独资化趋势明显
4.2.2 本土化开始成为跨国公司的主要战略
4.2.3 外资并购的快速发展
4.2.4 投向服务业的份额扩大
4.3 中国吸收外资进入转型期

第5章 转型期吸收外资的功能界定与政策取向
5.1 经济发展阶段与吸收外资的功能变迁
5.1.1 东道国经济发展阶段与吸收外资功能的关系
5.1.2 中国进入转型期后吸收外资的功能目标界定
5.2 吸收外资存在的问题与外资政策调整的方向
5.2.1 吸收外资存在的问题
5.2.2 转型期吸收外资政策调整的方向

第6章 实现转型期吸收外资功能目标的对策
6.1 吸收外资促进自主创新
6.1.1 FDI与自主创新的关系
6.1.2 FDI对自主创新的作用
6.1.3 FDI推动自主创新的影响因素
6.1.4 利用FDI推动我国自主创新的建议
6.2 吸收外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6.2.1 我国吸收外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条件与机遇
6.2.2 吸收外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存在的问题
6.2.3 引导外资投向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6.3 吸收外资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6.3.1 我国FDI的区域结构
6.3.2 FDI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作用
6.3.3 FDI区域结构不均衡的影响因素
6.3.4 吸收外资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