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基于适应性效率的中国保险制度变迁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9546833
  • 作      者:
    李志刚著
  • 出 版 社 :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内容介绍
  《基于适应性效率的中国保险制度变迁研究》共六章,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章,介绍了本书写作的背景、目的和意义,与本书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本书的研究思路、主要内容及创新与不足,从整体上对本书进行了概括。
  第二章,介绍了本书写作所依据的相关基础理论,包括国家理论、产权理论、制度变迁理论和诺思的适应性效率理论,它构成了本书的理论基础。
  第三章,介绍了中国保险制度变迁的历史,并使用数据包络分析对制度变迁的效果进行了评价,获得了一个保险制度变革效果的初步印象,它构成了本书研究的现实依据。
  第四章,根据诺思及其他学者关于制度适应性效率的描述,归纳总结出适应性效率应具备的四个基本特征,以此为依据,从理论与实证两个方面,对中国保险制度的适应性效率进行了评价。
  第五章,针对第四章评价的结果作进一步的分析,探索了中国保险制度适应性效率缺失的原因,为中国保险制度向适应性效率改进提供了现实的依据。
  第六章,在前面对中国保险制度适应性效率研究的基础上,比较并借鉴欧洲保险制度的变迁,集中归纳出中国保险制度变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为中国保险制度向适应性效率改进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节 制度的适应性效率评价标准
  对于资源的配置效率,学术界已经形成了共同认可的评价标准。而对于适应性效率,直至目前为止,依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供我们参考。作为适应性效率的提出者,诺思本人仍然沿用了科斯的交易费用标准来衡量一国制度的适应性效率。此后,适应性效率的研究者又提出了一些其他的评价标准。
  一、诺思的交易费用标准
  作为适应性效率的提出者,诺思并没有提出一个度量制度适应性效率的明确标准,而是继续沿用了科斯的交易费用的概念来判断一项制度是否具有适应性效率,认为“信息的高昂成本是交易费用的关键。交易费用包括:衡量交换物之价值的成本、保护权利的成本以及监管与实施契约的成本。这些衡量与实施成本是社会、政治与经济制度的来源。”①
  而对于科斯的交易费用标准,国内外诸多学者早已提出了质疑。舒尔茨在其《私人利益的公共利用》(1977)一书中指出,零交易费用并不是效率的充分条件,只有完全竞争市场才能确保产权的市场交易达到最佳效率。罗伯特·库特在其《科斯的成本》(1982)-文中也认为,必须同时加上完全竞争条件,零交易成本才能保证资源的有效配置。他同时指出帕累托最优本来就是在没有交易摩擦的市场假设下得出的,因而科斯定理说零交易成本下的市场交易能够达到最佳效率,这仅仅是同义的反复,没有增加任何信息量。布坎南则更是明确地指出“交易费用不相干”。他认为,科斯秉承限定的客观主义效率标准,重视有效的结果却完全忽视了交易过程本身。实际上,他是把结果准则应用于分析交易过程的效果,而不是把注意力仅限于交易过程本身。布坎南主张在效率标准上用“一致性原则”取代客观主义下的“帕累托最优原则”。他认为,判断某一个制度是否有效率,无需用客观主义的结果去检验,只需要从该制度下的交易者出发,交易者能够在该制度下公开且自由地交易或订立契约,交易者能够一致地认可这种作为决策规则的制度,则该制度就是有效率的。①
  黄少安认为,科斯定理的效率标准是含混的,这种含混是由方法论上的矛盾造成的,其原因是:第一,帕累托最优是正统经济学的效率标准,科斯接受帕累托最优作为效率标准与他自己宣称的方法论不相适应。帕累托最优是在零交易费用假设的前提下,通过逻辑推演得到的,是完全超出人的经验范围的客观主义标准。在逻辑上,科斯如果否认了零交易费用的假设,那么他就应该同时否定与之适应的帕累托最优标准。第二,科斯没有分清产权制度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产权制度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相关但不相等。王玉海更是直接地认为,单纯用交易费用来衡量制度变迁的效率是存在很大局限的,原因是社会分工的发展导致的交易部门产值比重的上升,并不必然等同于交易费用的增加。诺思把技术变迁和经济中交易部门的增加联系起来,这是正确的。他在这里所说的交易部门与克拉克所说的第三部门和库兹涅茨所说的“S”部门大致相同。这些交易部门无论是按劳动投入还是按产出衡量都是发达国家经济中的最大部门,体现了产业演化发展的方向,是专业化发展使然。但他把这些部门所占GDP份额的增加与交易费用的增多相等同是错误的。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主要内容及创新之处
一、研究思路
二、主要内容
三、本书创新之处

第二章 相关基础理论
第一节 国家理论
一、主流经济学的国家理论
二、新制度经济学的国家理论
三、马克思经济学的国家理论
第二节 产权理论
一、产权的概念
二、科斯定理
第三节 制度变迁理论
一、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
二、马克思的制度变迁理论
三、制度变迁的博弈分析
第四节 诺思的适应性效率理论
一、适应性效率的提出
二、适应性效率的概念
三、适应性效率的内涵

第三章 中国保险制度的变迁
第一节 国家在保险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第二节 中国保险制度的变迁与选择
一、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保险制度:财政型保险制度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保险制度:金融型保险制度
第三节 保险制度改革效果的实证
……
第四章 中国保险制度变迁的适应性效率评价
第五章 中国保险制度变迁适应性效率缺失的原因分析
第六章 中国保险制度变迁适应性效率改进的若干思考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