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研究:以保障水平为视角:in the perspective of replacement ratio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2906471
  • 作      者:
    王海东著
  • 出 版 社 :
    中国人事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作者简介
  王海东,男,1978年生,江苏金湖县人。现就职于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工资福利研究室,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保障专业博士。曾在《中国软科学》《公共管理学报》等杂志发表论文十余篇,获“中国人民大学优秀博士论文”。研究方向:社会保障、养老金制度设计、工资福利等。
展开
内容介绍
  《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研究:以保障水平为视角》第一章为绪论,提出研究主题——基于保障水平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研究,分析了在保障水平方面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及背景环境。第二章为文献研究。着重分析比较了国内外关于养老保险制度架构模式的研究,以及有关养老金替代率、目标替代率等指标的研究,强调了社会平均工资替代率的含义和重要性。第三章为基本养老保险替代率变化的机理分析,详细分析替代率不断下滑趋势及其内在运行机理。第四章、第五章和第六章为养老金替代率的影响因素分析。其中,第四章定量计算出了不同收入群体的社会平均工资替代率,反映了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内部差距,以及保障水平下滑与不足的现状。第五章、第六章则分别就影响基本养老保险替代率的个人账户收益率、退休年龄、养老金领取资格年限三个重要因素进行了专门研究,分析了这些因素与基本养老保险替代率水平之间的相关性,指出了当前在个人账户计息、退休年龄与资格年限设定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矛盾。第七章分析了基本养老保险替代率在不同性别、不同收入群体间的差距。第八章是基于保障水平的养老金制度国际比较,重点分析了英国、瑞典的养老金制度,介绍了经合组织(OECD)国家的养老金总体情况。第九章分析了我国农村、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从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中获得的启示。第十章为结论与政策建议。
展开
精彩书摘
  第3章 制度内在机制与目标保障水平的冲突
  包含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在内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目标是“保障人民基本生活”(十七大报告),基本原则是“低水平、广覆盖”,基本前提是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现行制度38号文对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保障目标概括为“确保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保障离退休人员基本生活”,这也是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首要任务。因此,关键词是“保基本”。
  关于“保基本”,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养老保险待遇水平必须同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及各方面的承受能力相适应。李鹏曾多次指出,政府强制实行的基本养老保险只能保障人们的基本生活,这是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必须遵循的一条重要原则,要认真贯彻执行。至于提高待遇水平问题,要通过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来解决。李铁映(1994)指出,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随着经济的发展、职工收入的增加和补充养老保险、个人储蓄性保险的发展,基本养老金替代率(即养老金相当于工资水平的比例)在60%左右水平比较合适。1997年26号文的制度目标替代率即为60%左右,其中社会统筹部分的目标替代率为20%,个人账户部分的目标替代率为38.5%。胡晓义(1997)在论及基本养老保险替代率时做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一部分是相当于当地社会平均工资20%的基础养老金,另一部分是相当于工资水平38.5%的个人账户养老金,合计约58.5%的目标替代率①,后者是在假设一个工资与社会平均工资水平相当的人,缴费420个月(即35年)、缴费率11%(按照1997年26号文的规定)并按照120个月计发(即11%×420/120×100%=38.5%),这里一个重要的假设是个人账户利息率与工资增长率相等,这恰恰是目前最大的问题(现实情况是参照一年期银行存款利息率计息,仅不到3%)。他同时根据在职人员在税后净工资约为毛工资的85%、赡养率在1.7的现实下,平均到每个被赡养的人即为约57%的情况,认为目标替代率略低于60%是较为合理的。何平(1998)也指出了20%+38.5%的目标组合。从实践来看,个人账户的目标替代率远远没有达到,根本原因是收益率远低于工资增长速度。
  通过相关研究和比较,笔者也认为60%的工资替代率是大体合适的,但通过深入研究会发现,我们的制度安排自身与这种目标替代率水平产生了冲突,制度设计不能保障替代率维持在60%的水平,而是让这一水平不断下滑,直至低于60%的水平。从2003年开始,基本养老保险社会平均工资替代率即开始低于60%,为57.61%,2009年又进一步降至46.79%。
  因此,按照这样的思路和逻辑,本章将先后从四个方面进行研究论述。首先,理论分析。即从概念上对“保基本”的制度目标进行分析,阐述基本养老保险社会平均工资替代率目标设置及其理论和实践基础。其次,制度运行分析。从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实际运行效果来分析保障水平——社会平均工资替代率下降这一基本事实。再次,研究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社会平均工资替代率下滑的内在机理,解释分析造成替代率下滑的各种因素,特别是主要因素。最后,针对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出台后,在其过渡时期对不同群体的不同影响,特别是制度出台前已经退休的“老人”,制度出台前已经参加工作,尚未或即将退休的“中人”,以及制度出台后参保的“新人”等不同群体,比较分析1997年26号文、2005年38号文两个重要制度文件对保障水平的影响,着重分析现行制度38号文出台后的养老金计发办法及其运行结果,并结合保障水平的演变趋势分析预测未来保障水平的发展走势,为制度改革与完善提供参考意见。
  ……
展开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发展沿革与背景
1.2 保障水平的突出问题——替代率低且持续下滑
1.3 研究架构

第2章 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研究综述
2.1 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架构模式研究综述
2.2 保障水平——替代率研究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制度内在机制与目标保障水平的冲突
3.1 制度设计之目标替代率的合理性
3.2 实际替代率下降的现实
3.3 实际替代率下降的机理分析
3.4 26号文与38号文对替代率影响之比较分析

第4章 基本养老保险替代率与缴费水平的关系
4.1 社会平均工资替代率模型公式介绍
4.2 社会平均工资替代率结果分析
4.3 个人退休前工资替代率模型介绍
4.4 个人退休前工资替代率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本养老保险替代率与基金收益率的关系
5.1 关于个人账户基金管理的政策及评价
5.2 个人账户基金管理制度安排及其理论
5.3 个人账户基金收益率的意义
5.4 现行制度安排对替代率的影响
5.5 个人账户管理与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
5.6 结论与政策含义

第6章 替代率与退休年龄及缴费年限的关系
6.1 关于退休年龄的分析与评估
6.2 缴费年限政策的分析与评估

第7章 不同群体间养老金待遇水平的差距分析
7.1 养老金水平的性别差距
7.2 养老金水平在不同收入群体间的差距
7.3 关于针对不同群体建立不同制度的探讨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基于保障水平的养老金制度国际比较
8.1 英国
8.2 瑞典
8.3 保障水平国际比较一经合组织(OECD)与中国

第9章 对其他群体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启示
9.1 对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改革的启示
9.2 对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启示
9.3 本章小结

第10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10.1 基本结论
10.2 政策建议
10.3 尚待进一步研究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