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大资管时代的中国信托:理论与实践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3822423
  • 作      者:
    马丽娟,王汀汀编著
  • 出 版 社 :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编辑推荐

  大资管时代的到来,意味着信托“躺着就能挣钱的”的时代结束,但并不不意味着信托黄金时代的终结。信托的职能是多元的,多元化、综合化、个性化的发展方向,是未来信托大发展的必然路径,中国信托业在大资管时代的前景是值得期待的。

展开
作者简介

  马丽娟,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出版有个人专著《经济发展中的金融中介》,主编教材《信托与融资租赁》、《金融市场、工具与金融机构》、《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现代商业银行业务教程》等,先后在《财贸经济》、《财政研究》等杂志上发表论文数十篇。


  王汀汀,经济学博士,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证券投资学、投资组合理论等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出版有《二元结构下的流通权价值》等专著、译著多部,发表论文数十篇。

展开
内容介绍

  信托可以概括为“受人之托、为人管业、代人理财”。信托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多个领域,个人和家庭的财富管理与传承、企业成长、社会各项事业的进步与信托制度都有着越来越密切的联系,并且在信托制度的辅助之下获得更深入的发展。本书用尽可能精简的篇幅帮助读者了解信托。全书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理论篇”主要介绍信托的起源、信托制度的法律本质和信托业务的分类。第二部分“现状篇”则从中国信托制度的发展讲起,分别介绍我国信托业的现状与结构、环境与风险。第三部分“展望篇”对信托业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在大资产管理的时代,信托面临来自各方的巨大竞争,如何深挖信托制度的优势,继续做强做大,是信托公司未来发展的重大问题;另一方面,在资产管理之外,信托制度还有着更广阔的的发展空间,在民事信托、公益信托方面都将迎来大发展。本书内容全面充实,材料新颖,对于信托从业人员从事信托实践活动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大资管时代的中国信托:理论与实践》希望用尽可能精简的篇幅使读者了解信托,在增强可读性的同时,也力图保证本书框架的完备性。全书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理论篇”主要介绍信托的起源、信托制度的法律本质和信托业务的分类;第二部分“现状篇”则从中国信托制度的发展讲起,分别介绍中国信托业的现状与结构、环境与风险;第三部分“展望篇”对信托业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在大资产管理的时代,信托面临来自各方的激烈竞争,如何深挖信托制度的优势,继续做强做大,是信托公司未来发展的重大问题。另一方面,在资产管理之外,信托制度还有着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在民事信托、公益信托方面都将迎来大发展。
  《大资管时代的中国信托:理论与实践》的内容是基于作者多年教学实践与对信托行业的深度思考而编写的,但对于这样一种复杂的金融制度,本书无法介绍得面面俱到,只能就我们感兴趣并且有比较明确认识的内容进行探讨,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认识信托这种制度,不仅认识到其“代人理财”的资产管理功能,还能从信托的本源和国外发展的经验中,了解信托更为多样化的内涵与外延。我们也希望,信托行业能够更坚定地回归本业,在民间财富高速增长的背景下,发挥信托制度的特色和优势,保障百姓民生,促进社会和谐。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三节信托制度在全球的发展

  一、信托制度的国际发展

  信托制度是指在法律约束和保护下建立的信托框架,包括委托人、受托人和受益人之间明晰的法律关系,确定的专业受托人以及基于有偿经营的信托报酬。作为在英美普通法系国家中存在的一种特有的法律安排,信托制度在民法系国家并不普遍,也未被广为推行,主要是由于在民法系国家中信托制度缺乏可汲取的法律制度基础,民间往往不习惯建立和使用这种信托关系。但是,经济、金融发展的深化及所呈现的复杂性,使信托制度在民法系国家的发展空间也日益增大。

  在个人财富种类多样化、财富虚拟化以及通货膨胀等因素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财产所有人会考虑在保值的基础上,尽量使财产实现增值。而实现这一意愿的前提是财产所有人需要具备管理财产的能力。然而,并非人人都具有这种能力。这是因为在现代社会分工、协作生产的社会关系之下,每个人都有一份特定领域的工作,或是有良好的事业发展基础,因而有的人会因缺乏财产管理能力而增加参与成本④,或因为工作繁忙无暇打理自己所拥有的财产,甚至有些巨额财富拥有者想把自有财产用于某些自己所关注的公共事业的发展,但却不知该如何使用其财产来达到目的。在这种时候,如果把自己的财产交给可信任的人,委托其代为管理和处理,并按自己所希望的方式办理,则是非常有效的财产管理方法。这方面的信托事例非常多,如,各种理财信托、养老金信托、公益信托,以及身后事宜的信托等。

  二、国内外法律规定

  随着信托概念的不断发展和欧洲大陆法系国家对信托制度的引进,出现了多种对信托的定义。1985年,在荷兰召开的国际私法会议上通过的《关于信托的承认及其法律适用的国际公约》中,提出了一种能够被不同法系国家理解和适用的概念,信托被定义为:委托人在生前创设的一种法律安排,并为受益人的利益或者为某个特定目的,将其财产置于受托人的控制之下。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我国金融资产数量和种类的增加,中国国内围绕财产管理、谋求财产增值的信托业务快速增长,专业受托机构不断涌现。2001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对信托制度做出了定义:信托是指委托人基于对受托人的信任,将其财产权委托给受托人,由受托人按委托人的意愿以自己的名义,为受益人的利益或者特定目的,进行管理和处分的行为。

  第二章信托制度的设立

  第一节信托制度的发展基础

  基于对信托制度的基本认识,信托一定是针对财产的某种具体的托付,因而信托制度发展必须具备如下基础条件。

  一、私有制及剩余财产

  信托制度发展的首要条件是要有归个人所有的、剩余的并受到保护的财产存在,继而才会有委托发生的可能。而剩余的、归个人所有的财产存在恰恰是生产力进步、经济发展水平提高的结果。

  在人类社会发展初期,比如原始共同体阶段,生产力水平低下,如果说有“经济活动”,也只是为了生存、人类延续所进行的植物采集和狩猎活动。一方面,这时期经济活动目的简单,人们之间的关系也很简单,大家共同生产,共同消费。另一方面,由于生产力水平低,劳动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尚不足以满足人类生存的物质需要,所以尚没有多余的归个人所有的财富,当然也就不可能产生出委托他人代为保存或管理财产的要求。

  当人们的植物采集发展为种植劳动,狩猎活动发展为养殖活动,即我们称之为第一产业的农业出现以后,人类有了社会分工,专业化程度提高。人们的劳动技能迅速提高,极大促进了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水平得以提升。与此同时,在社会分工下,个人劳动成果在消费之后有了剩余。由于共同占有阻碍了有专长的个人劳动的积极性,限制了生产力的有效增长,于是,新生产力向原有生产关系挑战,人们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劳动成果及劳动工具的私有制便合乎逻辑地产生了。

  在财产私人占有中,随着财产数量的增加,关于财产的保存和继承问题产生出来(早期还没有谋求增值的动机)。迄今掌握的最早信托行为记录发生在罗马时期,是以遗嘱方式来实现财富在遗嘱人死后传承的目的。这是早期信托行为的萌芽。

  ……

展开
目录

第一篇理论篇
第一章信托制度的起源
第一节信托制度的概念
第二节英国的USE制与信托制度起源
第三节信托制度在全球的发展
第二章信托制度的设立
第一节信托制度的发展基础
第二节设定信托的构成要素
第三节法人受托——信托机构的定义、特征、属性与职能
第三章信托分类与业务内容
第一节信托业务的基本分类
第二节个人信托业务
第三节法人信托业务
第四节通用信托业务
第五节房地产资金信托
第四章信托机构的创设、经营与风险管理
第一节信托机构的创设
第二节信托机构的管理
第三节信托机构的经营与风险防范
第二篇现状篇
第五章信托在中国的发展
第一节中国信托制度的引入和早期发展
第二节新中国成立后信托业的发展
第三节改革开放以后信托业的整顿与发展
第四节信托在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发展经验借鉴
第五节我国信托的定位和未来发展
第六章信托行业经营现状与结构
第一节信托行业发展现状
第二节信托业市场结构分析
第三节信托产品结构分析
第七章信托业经营环境与未来发展
第一节信托业经营环境分析
第二节信托业经营中的风险
第三节信托业未来发展中的重要问题
第三篇展望篇
第八章我国大资管背景下的信托发展
第一节制度红利与信托在中国的发展_
第二节中国财富管理市场分析
第三节大资管背景下信托的竞争前景分析
第四节信托与信托产品的发展前景
第九章民事信托:期待大发展
第一节国外民事信托的发展情况
第二节养老保障信托
第三节遗嘱信托
第四节家庭财产类信托
第五节子女保障信托
第十章公益信托:趋于完善与进一步发展
第一节公益信托的内涵与外延
第二节公益信托的主流模式
第三节中国发展公益信托的模式选择
第四节公益信托前景分析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