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我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42650078
  • 作      者:
    李前进著
  • 出 版 社 :
    上海三联书店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编辑推荐
  《我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研究》即在学界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调查研究,积极探讨我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这一重大命题的相关理论,全面系统地深入研究我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相关问题,深刻探析我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为在高校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我国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为进一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人才做出理论上的贡献。
展开
内容介绍
  党的十八大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并强调“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高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宣传、教育的重要阵地,大学生是宝贵的人才资源、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对他们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和引领成为当前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
  《我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研究》在实证调研的基础上系统研究我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相关理论和实践问题。既从理论上总体论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相关内容,系统梳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基本理论,分析阐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重要意义;同时在历史考察的基础上,进行实证调研,透视目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现状,查寻存在的问题并分析相应的对策,探析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原则和方法,进而积极探索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有效途径,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协同育人。《我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研究》对于我们切实加强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积极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努力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颇具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展开
精彩书摘
  3.核心价值体糸
  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创造并实现了自身和社会的价值,同时形成了一定的价值观念。同样地,一个国家、民族和社会在长期的建设、发展和实践中,也会相应地形成一定的社会价值观念体系。由于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一定社会的价值体系必然呈现出多元并存、层次多样的复杂态势。但是,这些价值体系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是各不相同的,其中占据核心地位、统领其他价值体系并能够发挥主导作用的就是其核心价值体系。
  核心价值体系,指“在一个社会的多样价值体系中,总有一种处于主导、支配地位,反映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内在要求以及统治阶级根本利益的基本价值体系”①。同时,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系统,它按照一定的价值理念和要求维护着一定的社会秩序并保障一定的社会系统得以顺利运转,它还丰富并引领着人们的精神世界、给人们以前进的方向和力量。这种精神力量是持续推进社会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以及社会和谐发展的巨大动力,关系到社会的进退治乱以及国家的兴衰成败。而且,一定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是一定社会意识的本质体现,它引领着社会成员的思想观念、道德风尚和举止行为,并决定着社会意识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居核心地位、统领其他价值体系并能够发挥主导和支配作用的价值体系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体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立足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占据核心地位并对其他各种价值体系进行主导和引领的价值认同系统,它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精神内核和文化灵魂,反映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属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的根本体现。”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涵并体现着社会主义社会的指导思想、价值观念、理想信念、精神作风、道德风尚和行为规范等等,是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的精神内核和激励、引领全社会成员团结向上的精神力量。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集中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的价值目标和价值原则。“强调以人为本,以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为本位,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以往一切旧的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区别所在。”④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们党着力加强思想理论建设、深刻总结历史经验、科学分析当前国内外形势、在思想文化建设方面进行理论创新的又一个重要成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③。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阐释
第一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出的现实条件
一、国际社会的新变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出的国际背景
二、我国社会快速发展中的新问题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出的国内背景
三、各国意识形态工作方面的经验总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出的历史依据
四、意识形态方面的理论成果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出的理论基础
五、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新挑战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出的内在要求
第二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相关概念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内涵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特征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三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历史地位和理论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理论成果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和价值目标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思想基础

第二章 我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理论溯源
第一节 经典作家关于意识形态教育的理论
一、马、恩关于意识形态教育的理论
二、列宁关于意识形态教育的理论
三、斯大林关于意识形态教育的理论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关于意识形态教育的理论
一、毛泽东关于意识形态教育的理论
二、邓小平关于意识形态教育的理论
三、江泽民关于意识形态教育的理论
四、胡锦涛关于意识形态教育的理论
五、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教育的理论

第三章 我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价值审视
第一节 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国家与社会稳定和巩固的内在基础
一、任何国家和社会都重视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二、我国一贯坚持核心价值的教育和灌输
三、高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的重要阵地
第二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需要
一、实现我国大学生培养目标的客观要求
二、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时俱进的时代要求
三、多元化思潮背景下我国大学生思想教育的现实要求
四、我国大学生自身适应社会、成长成才的内在要求

第四章 我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历史考察及现状检析
第一节 我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历史考察
一、我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探索阶段
二、我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停滞和混乱阶段
三、我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改革演进阶段
四、我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科学发展新阶段
五、我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历史经验
第二节 我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现状检析
一、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现状调查
二、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存在的问题

第五章 我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内容
第一节 用马克思主义指引大学生的航向
一、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二、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三、马克思主义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指导思想和核心内容
第二节 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大学生的力量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理论解读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凝聚大学生力量的精神动力
第三节 用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鼓舞大学生的斗志
一、中华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基本内涵
二、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三、中华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是鼓舞大学生斗志的力量源泉
第四节 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大学生的道德风尚
一、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理论表述
二、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三、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培育大学生道德风尚的伦理要求
第五节 培育和践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阐述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
三、在大学生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六章 加强我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对策思考
第一节 我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目标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多元思潮
二、促成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心理认同和价值共识
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人才
第二节 我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原则
一、坚持以人为本、科学教育的原则
二、坚持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三、坚持主导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四、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五、坚持系统教育与交叉渗透相结合的原则
第三节 我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实现途径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主渠道
二、社会实践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第二课堂和重要抓手
三、网络和媒体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重要载体
四、和谐校园文化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环境基础
五、队伍建设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关键和组织保障
六、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必须系统整合、形成合力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