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台湾“民主政治”透视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2525023
  • 作      者:
    汪澍,洪伟,艾克主编
  • 出 版 社 :
    华艺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内容介绍
  民主是整个人类政治文明的共有共享成果,它在本意上是一种中性的制度安排,应不受意识形态之扰,也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世”,任何国家和地区的民主建设都应该是与自身的情况和特点紧密结合。从纯粹理论逻辑而言,只具有相对价值的西式民主模式很难移植到他国和地区,正如法国思想先驱卢梭所言:“一切良好的政治制度并不是同等地适用于一切民族。”
  中国台湾地区在所谓“民主化”之后,基本舶来了西式民主政治运作的规则、程序,陶醉于西式民主的光鲜外表,但实则并未真正实现民主深层次的精神内涵,而由此导致的民粹主义泛滥、蓝绿群体分裂、政治生态恶化、黑金体制严重等问题日积月累,已渗透到台湾政治肌体的每个毛孑L,台湾“民主”已陷入民主模式认识的模糊和民主品质的恶化相交织的困境之中。
展开
精彩书摘
  由于国民党占有政治、组织和资源上的优势,又操纵选举,而党外人士则多是单枪匹马,孤军奋战,因此在20世纪50-60年代,只有极少数非国民党人士在选举中取胜。70年代以后,“党外势力”改变了过去单打独斗的做法,参选人不仅有自己的助选团,还开始相互配合、协同作战。在准备1978年的“中央民意代表增额选举”时,就出现了一个统一的“台湾党外人士助选团”,统一政治诉求、统一竞选口号、统一助选服务,声势空前。此举不仅使“党外势力”直接杀人“中央民意机构”与国民党较量的可能性加大,而且使其趁机壮大了自身力量,更使得这些“党外势力”找到了对抗国民党的有效手段。很快,“党外势力”就在1977年11月的“地方选举”中初战告捷,得票率超过30%,在个别地区甚至达到60%以上,4人当选县、市长,21人当选省“议员”。这次选举被视为“台湾政治气候转变的关键”,并使得这些“党外势力”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政党的雏形,也为其后台湾反对党赢得选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再次是组织街头反对运动。在20世纪70年代,台湾爆发两起政治事件都与“党外势力的挑战”有关,是台湾“党外势力”直接领导的、与国民党当局展开的一场有组织、有准备的政治较量。
  一起是“中坜事件”。1977年11月19日,台湾当局举行台湾“省议员”、“县市长”、“县市议员”及乡镇县辖“市民代”和“乡镇县辖市市长”等“五项地方公职人员选举”时,参加桃园县中坜镇投票的选民,对国民党当局用金钱收买、警察干涉等手段控制选票,以保证国民党提名的候选人当选的舞弊行为极为不满。在部分“党外人士”带头下,上万群众包围了中坜镇警察分局,当场烧毁8辆警车、60辆双轮摩托车。国民党出动“镇暴队”,向选民开枪射击,打死1名大学生和1名工人,从而更加激怒了选民,他们当即放火焚烧了中坜镇“警察分局”。据当时的台报称,这是国民党去台后举办“地方公职人员选举”以来所发生的规模较大的一次政治性事件。这次事件彻底暴露了国民党统治的危机,对台湾国民党威权政体的打击甚大。
  另一起是“美丽岛事件”。1979年12月10日,《美丽岛》杂志社以纪念“世界人权日”为由,在高雄组织2万多人集会,并在晚上举行游行,强烈要求国民党当局“解除戒严令”,“开放党禁、报禁”。国民党当局出动了大批军警进行镇压,并与游行民众发生大规模流血冲突,造成近200人受伤,酿成震惊海内外的“美丽岛事件”。之后,国民党当局开始大规模搜捕事件参与者,黄信介、施明德、张俊宏等共152名党外人士以“涉嫌叛乱罪”被抓扣,聚集在《美丽岛》杂志周围的“党外势力”核心人物几乎被一网打尽。《美丽岛》杂志及其在各地的分支机构被查封。1980年,经过“军法审判”,以“为中共统战”和“台独叛乱”罪名,大多数被捕人员被判刑入狱。“美丽岛事件”虽使“党外势力”的活动受挫,但也使国民党的统治受到了严重挑战,并为后来“党外势力”的再起和反对党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中坜事件”和“美丽岛事件”等街头抗争虽然遭到了国民党当局的强力镇压,但同时也让蒋经国看到了群众运动中蕴含的惊人能量。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台湾威权政治转型、政治革新及其困境
一、“台湾民主”打造出一个什么样板?
二、台湾威权政体面临挑战
三、台湾政治转型中的“蒋经国因素”
四、台湾政治革新中的“李登辉背离”
五、“普力夺”特征与政治动荡

第二章 美日因素、依附政治与“务实外交”中的“民主牌”
一、马英九在感谢谁?
二、台湾“民主化”进程中的美国因素
三、台湾“民主化”进程中的日本因素
四、依附政治、岛民心态与民主瓶颈
五、台湾“务实外交”中的“民主牌”

第三章 台湾选举制度设计与“选举主义”陷阱
一、对选举的过度崇拜
二、台湾政治文化视野下的选举制度
三、台湾选举制度的演变及缺陷
四、台湾选举主义透视
五、非理性选举的恶俗
六、“选举主义”导致的政治经济后果
七、台湾选举制度改革何去何从?

第四章 台湾政治制度的结构性缺陷与民主乱源
一、台湾“宪政体制”对“民主政治”的影响
二、台湾政党体制对“民主政治”的影响
三、台湾文宣制度对“民主政治”的影响

第五章 台湾“民主政治”的营销理念与民主异质化
一、“肉桶政治”真是难看
二、民粹政治的营销与异化
三、娱乐政治“戏化”民主
四、媒体失重诱发的民主异化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