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赢在制度:制度才是管理制胜的王道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5808055
  • 作      者:
    王媛著
  • 出 版 社 :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编辑推荐

  ★全国200多位知名职业经理人的共同选择!1200多家著名企业的内部培训读物;
  ★华为集团、鸿海集团、万科地产、中国银行、协和医院、中国南车等公司都在实践使用的管理制度,助企业基业长青,让管理事半功倍;
  ★为什么管理不规范,流程迟缓,企业运营效率低?为什么员工总抱怨,工作不积极,缺乏主动性?根本原因在于:制度化管理缺失!
  ★不会用制度管理,干到累死也不会有成绩!打造一流中层执行力,提升领导核心竞争力。帮企业实现管理的精细化、标准化、流程化、规范化、科学化。
  ★企业规范化管理手册!制度是管理企业的法宝;化繁为简,将繁琐芜杂的管理事务简单化、流程化、制度化,让企业管理更加高效。
  ★《赢在制度:制度才是管理制胜的王道》的作者王媛老师从事企业管理咨询工作十余年,全书综合作者多年的教学心得、企管咨询和培训经验,以及多家企业的案例总结,中国中小企业管理者案头常备书。

展开
作者简介

  王媛,河南展翼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创始人,国际职业培训协会认真TTT导师,郑州营业协会常务秘书长、特邀讲师、首先营销顾问。十余年来,致力于实战营销、渠道深度开发、市场营销战略。曾在多家大型企业集团担任总监、顾问等职。

展开
内容介绍

  企业管理中的问题归根结底还是制度的问题。制度规范了,工作才有高效率。不会用制度管理,干到累死也不会有成绩!一个成功的管理者,是一个制度管理大师。因此,不管做什么,要想成功,就需要重视制度建设、增强制度管理的意识,让制度的理念在企业肌体中运行,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善企业管理。另外,也正如我国一句古话说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企业有了“规矩”,才可以成“方”成“圆”,使我们在管理中游刃有余。
  《赢在制度:制度才是管理制胜的王道》深刻把握企业制度管理的内在要求,通过如何制定完美的制度、如何让制度得以执行、如何推动制度持续创新,确保制度始终适应企业的发展需求,从而使我们赢在制度、赢在管理。

展开
精彩书评

  ★创业过程中很重要的在于制度建设。

  ——巨人集团董事长  史玉柱


  ★在引荐新管理体系时,要先僵化,后优化,在固化。

  ——华为集团总裁  任正非


  ★一味地增加员工、扩充门面,而不改善编制,好景是维持不了多久的。

  ——日本“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

展开
精彩书摘

  潜规则代替明规则
  典型案例
  B企业是一家拥有多年经营历史的民营企业,随着企业前进脚步的加大,员工已过百人,在业界也算是小有规模,而B企业的管理却始终停留在“作坊”式的层面。对此,B企业的李总深感不安,于是下定决心对企业进行全面改革。
  说到改革,B企业的那些“元老”中,已无让李总满意之才。这些“元老”在市场上个个能征善战,但要做起企业运营管理可就变得捉襟见肘起来。于是,李总决定增设总经理办公室,总管公司的人事、行政要务,希望借此来逐步推动整个公司的改革。
  经过半年多的精挑细选,胡经理脱颖而出,成为B企业总经理办公室的经理。胡经理来到B企业所接手的第一项要务就是绩效考核。绩效考核是李总长久以来十分关切,同时也寄予厚望的一项工作,所以从下达任务的那天起,李总便与胡经理三日一小谈、五日一大谈,保持“必要沟通”。胡经理一方面仔细观察了解公司现存的一些问题,另一方面与各部门经理沟通阐述自己对于绩效的看法与观点,以便制定出更为精准的绩效考核,并使之在企业管理中发挥应有的功效。霎时间公司上下议论纷纷,总经理办公室更成为公司内的焦点区域。
  三个月过去了,胡经理的绩效工作不断遇到阻力,尤其是那些元老们,他们似乎对绩效充满了敌意,而这股敌意又似乎不完全来自于绩效本身。胡经理已经感觉到绩效考核问题在元老那里寻求支持已成奢望。正所谓:天无绝人之路,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于是,胡经理又开始在公司里的“新生代”寻求力量,并很快达成了“阵线联盟”。
  李总为了表示对胡经理的支持,在此后召开的中、高层大会上痛斥那些“绩效落后分子”,以强硬的态度力排众议,而此时“阵线联盟”也随之产生了预想中的推动作用,在胡经理的带动下,“新生代”也纷纷表示对绩效考核的支持与认可,使得绩效考核“行”与“否”的问题明朗化,而且最终决定先从销售部开始执行。
  于是,胡经理开始了下一步的工作,即设定绩效指标。B公司销售部分为三个行业组:一组的个人销售实力普遍较弱,认为应该完全以考核团队业绩为主,否则就拒绝考核;二组个个是销售好手,认为绩效考核应该完全以个人业绩为主,否则就是在打击工作积极性;三组销售实力强弱参半,更是意见不一,已经发展到内部不和。李总虽积极支持考核团队业绩,但对于考核个人业绩也默不作声。胡经理为了能够平衡各销售组之间的矛盾,便制订了几套绩效方案,但最终因为无法让所有人满意而无一得以推行。
  与此同时,形势也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由于绩效方案迟迟不定,元老们纷纷提出诸多质疑,两位“新生代”负责人——一组经理与二组经理也彼此视如仇敌,而对推行绩效考评制度原本持强硬态度的李总,在态度上也开始产生了微妙的变化。半年过去了,面对众多的指责与非议,面对即将无功而果的绩效考核,胡经理一筹莫展。
  制度分析
  从上面的案例中,我们不难看出胡经理的绩效考评工作可谓困难重重、举步维艰。说到这里,我们不禁要问,是什么让胡经理“身陷囹圄”?与其说胡经理是输在工作能力上,不如说是输在企业的潜规则上。
  在企业中,总有一些部门或者个人由于存在利益上的关联,而结成某种利益群体,有的公司将此现象称为“小团体”。这种小团体为了自己的私利,虽然表面上“支持”公司的规章制度,但在小团体利益受到损害时,便会结成利益共同体,抵制公司制度的实施。伴随B企业经营规模上的扩大,原先的粗放式经营模式急需改进,而这在某种程度上可能会损害依赖于原先利益模式的“元老”群体,因此当公司宣布要进行绩效改革时,遭遇了“元老”们不同形式的抵制与破坏。同时,由于“新生代”中一组与二组在利益上的难以调和,使得胡经理原先赖以依靠的“新生代”内部矛盾也凸显出来,最终使得B公司的绩效方案被搁浅。
  此外,由于企业的制度不健全,或者即使有了制度,但在强大的潜规则面前,总是处于下风。比如职务升迁时,虽然公司制度框架内提倡“德才兼备”“用人唯贤”,但公司内由于人际关系的作用,一些主管人员还是会着力培植自己的亲信,或者基于一定利益关系提拔或贬低一些下属,这些都不不利于公司内部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在一个企业内部,如果任由潜规则盛行,则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轻则动摇员工对公司的信心、降低企业的凝聚力,重则危及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企业管理中,一定不要忽视潜规则,对于那些产生负能量的潜规则,要追究其产生根源,并将其根除,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清除公司规范化管理的障碍。
  制度建议
  针对企业内部存在的潜规则,我们一定要分清其性质,决不可姑息纵容。有的企业管理者暂时未看到一些潜规则的危害,便对企业内部的潜规则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中国有句古话“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如果任由潜规则在企业内部滋生蔓延,最终必将对企业制度产生很大的冲击,甚至有可能使制度形同虚设。所以,一个企业的领导者或管理者,有必要在企业内部树立一股正气,推动公司的健康发展。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在公司内部抵制潜规则、消除潜规则呢?
  1.进一步完善企业规章制度
  很多时候,潜规则盛行,是因为公司的相关制度缺位或者不完善,在制度体系内形成真空,于是,潜规则趁机挤入。所以,我们在制定制度时,一定要统筹考虑,尽可能对公司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有个应对方案,并在制度中明确地体现出来。在今后遇到这样的问题时,我们还要拿出制度来处理,让公司的各项事务尽可能有章可依,逐步减少对“人治”模式的依赖。事实证明,凡是那些制度不完善、严重依赖老板管理的企业,由于公司上下经常都是围着老板转,使得潜规则盛行成风;而那些依靠制度进行规范化管理的企业,潜规则便在很大程度上被抑制,公司运营也会比较健康、规范。
  2.对于一些性质恶劣的潜规则,要重拳出击
  一个公司内部在分化出若干小的利益群体后,意味着潜规则就要在公司或者部门内部肆虐。这些小团体在推动公司发展的同时,还在尽力满足自己小圈子的私利,有时甚至不惜牺牲公司的利益。作为管理者,对于一些性质恶劣的潜规则,一旦发现,决不能听之任之,而要重拳出击,及时刹住这股不正风。
  3.建立员工监督机制
  企业中既然有潜规则,那么就会有从中获利的人,也会有从中受害的人。鼓励员工举报潜规则,并重视员工的监督与反馈,只有这样,才能让潜规则无处可藏。潜规则最怕见光,对潜规则进行曝光,可以最大限度地打击潜规则。
  ……

展开
目录

第一部分   完美制度

百川归海,日月运行,寒暑交替,一切皆有规律。

符合规律的,便长久;不符合规律的,就消亡。

企业管理中,确保制度符合规律,是取胜的前提。

第一章 晒晒企业的“制度病”

一、蒙着眼睛照搬照抄

二、拍脑袋决策比较流行

三、潜规则代替明规则

四、制度僵化,拖企业的后腿

五、规则不能朝令夕改

名企制度:三星的会议制度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望闻问切”查病因

一、让制度摸黑走路

二、认为制度会让执行“降速”

三、这个可以有,还是不可以有

四、制度就必须一直板着脸吗

五、规则也有不管用的时候

六、看看名企怎样用制度管理

名企制度:丰田5S管理制度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管理未动,制度先行

一、要想管得好,制度当成宝

二、为了保证完成任务,我来了

三、不要与法律、法规玩“碰碰车”

四、多听听别人怎么说

五、制度越严越好吗

六、不要让制度隔靴挠痒

七、要做大做强,就要制度为王

名企制度:宝马某4S店员工行为规范制度

本章小结


第二部分  最佳执行

洞悉规律固然重要,按照规律办事尤为可贵。

执行到位不到位,取决于对规则的深度把握。

只有高效率地执行,才能够彰显制度的力量。

第四章 怎样做到流程执行规范化

一、你对工作流程了解多少

二、流程里没有“编外人员”

三、谢绝讨价还价:执行不打折扣

四、执行怎么样,要看细节是否给力

五、授权别人,才能腾出手做别的

六、执行不提倡孤军奋战

七、排除障碍,为执行提速

名企制度:海尔售后服务管理制度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制度就是“有度量地制约”

一、没有监督,谁来保障执行的效果

二、监督不是个案,要常态化

三、下属只报喜不报忧,谁之过也

四、莫让问责成过场,要落到实处

五、双层委员会制度是一种舶来品

六、外派监事会,让“外人”监督“自己人”

七、有效监督,离不开员工的参与

名企制度:庞大汽贸集团监事会制度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让奖惩不再是“空穴来风”

一、不患多寡,只患不公

二、奖励的规则:功劳大于苦劳

三、违章必究,处罚有度

四、职务升降要靠制度说了算

五、既有个人奖,还要有团队奖

六、把精神奖励做成营养大餐

七、请留给员工当下的幸福

名企制度:沃尔玛的员工激励和薪酬制度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当制度遭遇人性化管理

一、“人性化”≠“人情化”

二、探索人性化管理的根基

三、制度要硬,文化要软

四、“做事如山”与“做人如水”

名企制度:大众某4S店车间管理制度

本章小结


第三部分  持续创新

世界上的规律有很多,企业制度要对接最吻合的规则。

制度总是为目标与使命服务的,还要与环境相适应。

目标更新,环境变化,内外驱动力要求制度必须创新。

第八章 变则通,通则久

一、目标更新,内驱力要求制度创新

二、体型变了,衣服的尺寸也要变

三、竞争的压力,要求制度与时俱进

名企制度:联想集团招聘制度

本章小结

第九章 制度创新三剑客

一、产权制度创新

二、组织结构创新

三、管理制度创新

名企制度:华为员工福利制度

本章小结


附录

企业运营制度模板

一、人事制度模板

二、财务制度模板

三、生产制度模板

四、质量制度模板

五、销售制度模板

六、采购制度模板

七、研发制度模板

八、仓储制度模板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