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社会主义制度文明建设研究笔记:从探索时代到制度文明时代的嬗变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10138015
  • 作      者:
    胡应南著
  • 出 版 社 :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编辑推荐
1.选题是作者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关于制度自信、制度建设等重要讲话精神过程中写的研究笔记,可作为学习习总书记讲话的学习辅导读本。 
2.选题由北京大学国家软实力研究院研究员胡应南撰写,注重最新理论观点的解读和阐释,注重分析当前国内外重大思想问题,注重联系社会实际。有理论解读,也有实践感悟,故事性强、文字生动活泼。
展开
作者简介
胡应南,湖南长沙人,北京大学国家软实力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贸易联合会理事、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学术部研究员。武汉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新闻理论专业毕业。1983年至1990年湖南省广播电视厅总编室编辑、记者。1983年,报告文学《稻香情》获国家广电部、国家民委民族团结征文二等奖。1990年至1996年,任中华工商时报湖南记者站站长,1996年至2010年,任香港《镜报》时政专栏主笔。出版有:《和谐之旅》(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和谐春秋》(海天出版社,2009年,获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优秀图书特别奖),《中国传统文化与21世纪中国》(2010年),《胡耀邦改革开放思想初探》(香港鲲鹏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以笔记的形式记录了作者学习制度文明建设中的思想认识和学习体会,共有12篇学习笔记组成,包括:十八届三中全会划时代意义的主题是制度文明建设;中国制度文明建设的现实责任和历史意义;中国制度文明建设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价值体系是中国制度文明建设的灵魂和方向;中国制度文明建设的整体性、科学性、协调性;中国制度文明建设必须捍卫宪法的尊严;中国社会主义制度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中国制度文明建设的政府新职责和新课题;中国制度文明反腐败的标本兼治模式;中国制度文明建设的用人之道是信仰坚定、德才通用;中国制度文明建设的历史传承和超越;中国制度文明的世界意义。
展开
精彩书摘
政治改革:推进民主科学建设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战略任务之一,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在“8•19”讲话中又强调了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当代的伟大历史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出现崭新面貌,正在稳步地向前推进,这集中体现在全党展开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群众路线既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之一,也是我们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坚实基础。从社会主义制度本质的角度上说,这个活动既是人民民主的教育活动,也是人民民主的实践活动。
人民民主的本质意义就是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检验我们工作好与不好、对或不对的标准,就是“三个有利于”,就是“人民满意不满意、人民答应不答应”。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上取得了辉煌成就。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利益的需求和驱动成为各阶层难以回避的议题。中国的社会结构社会、社会的思想形态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信仰的丧失,道德的滑坡,思想的雾霾,亟须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正本清源,开辟马克思主义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创新之路。
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应当成为时代的主旋律。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如果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思想支柱,中国共产党是难以领导中华民族完成“两个一百年”历史目标,实现中国现代化宏伟大业的。因为,现实是严峻的,在市场经济的商潮面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依旧存在。特别是享乐主义、奢靡之风,伴随着“香风”和“铜臭”,发展到严重的地步,就是腐败。腐败的产生,客观上是制度缺陷的产物;从思想意识形态上讲,就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缺失,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缺失,就是脱离群众,就是破坏了人民民主。
党的十八大以后,中央即部署在全党开展这项活动,巩固了党的实事求是的作风,恢复了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强化了群众路线的传统,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认同和赞誉。
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只有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摆在首位,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这是中国共产党立党的价值宗旨,团结群众,把人民群众的智慧、力量充分调动起来,就能形成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强大动力。
去掉官僚主义、去掉形式主义,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落实到位,让人民群众履行当家作主的权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会更具有创造人类历史的动力,中国社会就会不断向前发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是“三个倡导”。这“三个倡导”涵盖了马克思主义民主科学的思想核心和本质。党的思想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一个重大历史意义,就是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民主科学思想,就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科学建设。
我们一定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动摇,把人民民主落实好,而不是把它写在纸上,贴在墙上。要让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做到人民群众的利益不受到侵害,人民群众的权利得到保障,人民群众的意志在国家政治经济生活中得到充分体现。唯如此,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就会充分释放,中国现代化就会具有实现伟大复兴的力量。

经济发展:宽松环境,公正政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涵盖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观,是中国经济政策公正和经济环境宽松的思想原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制度经济,同时也是效益经济。制度需要公正,效益需要宽松。
中国经济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已经有了历史性飞跃。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大了。但是,要保持中国经济继续发展的动力,一定要转变生产方式。
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经济发展,主要是靠劳动密集型产业、出口加工贸易型企业以及房地产业、资源消耗型产业等来拉动的。在改革开放的这个阶段,这样的产业结构是一种历史发展的必然过程,而且,今天国家的发展壮大,也是依靠这样的产业结构发展起来的。
但是,我们要不断地升级换代,转变发展方式。未来的十年,中国就处在这样的历史转折点上,转变发展方式成为中国经济“背水一战”的必然选择。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转变发展方式,李克强总理甚至讲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显示出中国在转变发展方式上的坚定决心。而且,我们已经看到,在转变发展方式上,中国政府已有历史性的突破。中央政府已经将1500多项行政审批管理权向地方政府逐步下放。具有历史意义的事件还有上海自贸区的建立。
好的政府不是指挥企业生产,而是创造宽松的经济环境,制定出公平的政策,提供公共服务平台和保障,让各种经济要素、成分充分自由地发展。
发展经济必须发挥中央和地方的积极性,必须惠及群众。经过财税制度改革后的国税和地税的结构,对于增加国家财富、增强地方财力有着积极意义。假如地方政府不顾国家的利益,国家不顾人民的利益,发展就难以形成合力。国家、地方政府以及个人的利益三者兼顾合一,缺一不可,这是经济发展长治久安的根本原则。
现在,“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的状况正在显现,但还必须做更大的努力。让人民群众最大程度地享受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我们还必须学会用新的经济规则来处理国内的经济发展以及不同阶层的利益诉求,处理世界各国相互依赖程度更高、更深背景下的经济利益的驱动,以及贸易大战的短兵相接、金融战争的瞬息变化等问题。
中国经济的发展不缺乏市场和空间。发展经济最好的方法就是政策公平。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在维护公平、公正上所出台的措施,其力度和广度是前所未见的。
把中国经济比作一艘大船的话,经济的增长点就是大船的发动机。“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东盟经济发展区以及上海自贸区、长三角经济区、泛珠江10+1经济区、西部经济发展区、东北亚经济发展区等,中国经济的增长点多达几十个。
要使发动机发挥出最好的效率,宽松的经济环境、公正的经济政策,就是中国经济发动机的动力和润滑剂。这是中国经济持续稳步上升和发展的可靠保障。

制度建设:创新五位一体新政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观,要求社会综合平衡、全面发展,而不能有所偏废,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全面推进,缺一不可。
五位一体的制度建设,是党的十八大赋予中国共产党新的历史使命,也是党的十八大有别于改革开放过去30多年的历史特征。
改革开放36年来,中国经济迅猛发展,但社会其他方面的发展相对薄弱。现在,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100美元,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文明的追求逐渐丰富起来。而且,经济向更高的层次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型产业、具有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产业,也要求社会协调发展。
推进五位一体的制度建设是文明科学时代的必然要求,是中国改革开放由“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时代,向文明科学的制度时代发展转变的标志,也是党的十八大划时代的意义所在。
所以说,党的十八大是一次承前启后的大会。新一届党中央不单是继承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财富、政治财富,更重要的是发展创新马克思主义,发展创新中国共产党的新思想、新文化,完成历史赋予中国共产党的新使命。
这体现在五位一体制度建设的历史使命上,包含“两个一百年”的伟大目标,即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入世界一流的现代化国家行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制度是完备的。这就是中国宪法所规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我们要巩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首先就必须捍卫宪法的尊严,坚持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但是,当前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中,存在制度不完备、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缺乏完备的监督制度,对有法不依的行为缺乏制约机制等问题。
中国共产党要完成“两个一百年”的目标,首先是要在最近的十年完成第一个历史目标,关键的问题就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新与社会进步相适应的五位一体的先进的社会制度。
比如,改革开放时期,在经济大发展的同时,出现了腐败的问题。吸取过去的教训,唯一的出路就是习近平同志指出的:“把权力关进笼子里。”这个“笼子”就是五位一体的先进的社会制度。用制度反腐败,社会才不会动荡,腐败才会被遏制。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重拳出击,“既打苍蝇,又打老虎。”清除了一批党内的腐败分子。相信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央还会制定出台新的反腐败措施,加速形成新的反腐败制度。用文明科学的制度反腐败是新一届党中央的共识,是中国共产党对历史经验总结的结果,是中国制度建设的伟大历史进步。
解决五位一体发展的制度问题,关键的一条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且在新的价值体系的指导下,制定新的制度、新的政策、新的措施。只有制度管理才是最有效的管理,只有制度的力量才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
推进五位一体的制度建设,证明了新的历史时期的改革开放已经进入到科学文明时代。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将加快这个时代的进程。认识到这一点,就不会迷失方向。五位一体的制度文明时代的到来,不是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而是历史的潮流、历史的必然。
(原载《瞭望》杂志2013年第44期)
注释:
[1] 《旧唐书•卷七十一》,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1721页。
展开
目录
推进制度文明建设,创新五位一体新政(代序)   1  

笔记之一:党的十八大开启了社会主义制度文明建设的新时代
一、党的十八大划时代的意义是开启了社会主义制度文明建设的新时代  1
二、制度文明建设是中国现代化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保障  5
三、社会主义制度文明建设是中国现代化150余年发展的必然结果  9
四、社会主义制度文明建设的成败决定未来中国的国家命运  14
五、中国制度文明建设不是推倒重来,而是弥补制度性缺陷  17
笔记之二:中国社会主义制度文明建设的历史责任和历史意义
一、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超越千年的历史阶段  21
二、资本主义的制度文明延续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社会主义制度文明建设应该吸取其精华、舍弃其糟粕    35 
三、中国制度文明的优越性与制度性缺陷治理是社会主义长治久安的保障  40
四、制度文明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最强大的软实力  45

笔记之三:中国社会主义制度文明建设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一、中国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文明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51
二、21世纪是马克思主义思想原则全面胜利的时代  54
三、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是民主、科学,强调的是人的全面发展  60
四、苏联的解体源于违背了马克思主义民主科学的原则  63
五、中国制度文明建设开创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发展新路  65

笔记之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社会主义制度文明建设的灵魂和方向
一、制度文明时代呼唤新的价值观和新的价值体系  70
二、资产阶级价值观的由来  72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价值体系建立的发展历程  79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  88
五、中国制度文明建设与西方预言家的破产  97

笔记之五:中国社会主义制度文明建设的整体性、系统性、科学性、协调性
一、五位一体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不可偏废、不可分离    104
二、五位一体制度文明建设关键是处理好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  108
三、政治制度文明建设首位的是执政党建设  113
四、生态文明建设是五位一体制度建设标志性的制度文明  115
五、五位一体制度文明的时代特点是持续性、时代性、创新性  117
六、五位一体是“历史的必然要求”  119

笔记之六:中国社会主义制度文明建设必须捍卫宪法的尊严,必须实行民主与法治
一、民主与法治是社会主义国家制度文明建设的根基  126
二、中国古代法治文明的传统以及现代意义  127
三、三权分立是资本主义的宪政文明,不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文明的必然选择  140
四、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是中国共产党文明执政的基础和法理  144
五、捍卫宪法的尊严,实行民主与法治就是巩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146

笔记之七:中国社会主义制度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中国制度文明建设的重点  152
二、经济建设不能唯GDP为政绩标准    155
三、经济建设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158
四、经济建设的成果应该惠及人民  159
五、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增长是化解危机的良方  161
六、关乎国计民生经济命脉的企业应该国家掌握  163
七、国有经济为主体,可以实行混合制经济,以国有资本控股为主体  165
八、民营经济也是广义的国有经济  167 

笔记之八:中国社会主义制度文明建设的政府新职责和新课题
一、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中国改革的核心问题,也是中国制度文明建设的核心问题  170
二、资源配置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是经济建设的新亮点  172
三、从“全能政府”到“有限政府”,是制度文明建设的政府新职责  176
四、深化财税改革,是制度文明建设的政府新课题  184

笔记之九: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文明构建标本兼治的反腐败机制
一、用新的价值观和价值体系构建制度文明的反腐败机制  189
二、黄炎培之问的答案是民主、科学    191
三、“反腐败亡党,不反腐败亡国”是一个谬论  194
四、中国反腐败的制度文明必将促进中国社会主义制度文明的全面升级  197

笔记之十:中国社会主义制度文明建设的用人之道是信仰坚定、德才通用
一、制度文明建设需要一大批信仰坚定的创新型人才  208
二、不拘一格用好干部是制度文明建设的非常之道  212
三、制度文明的干部组织原则是德才兼备之道的发展和创新  216
四、中国制度文明建设的人力资源建设要防止德才分离、德才分治  221

笔记之十一:中国社会主义制度文明建设的历史传承和超越
一、“两个不能否定”的思想原则和意义  229
二、必须实现“两个坚持”和“两个历史超越”    230
三、超越是继承与发展的统一  232
四、审判薄熙来对当代中国制度文明建设的启示  234
五、中国制度文明建设需要一批既懂马克思主义又懂传统治国理念的开明政治家  240
笔记之十二:中国社会主义制度文明建设的世界意义
一、中国社会主义制度文明与西方文明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  246
二、中西文化的融会贯通早已创造了工业文明时代的辉煌  250
三、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仍具有生命力  257
四、中国社会主义制度文明将开创人类发展的新纪元  269

后    记   277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