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无处可藏:斯诺登、美国国安局与全球监控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8645865
  • 作      者:
    (美)格伦·格林沃尔德著
  • 出 版 社 :
    中信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编辑推荐
  

  ★首度披露“棱镜”监控计划爆料过程和详细内幕

 

  ★公开大量美国国安局外泄绝密邮件、图片信息
  ★深刻探究美国实施大规模网络监控的真实意图
  ★全球三十国同步发售
  
  
  

 

海报:

 

展开
作者简介
  格伦·格林沃尔德,曾是宪法律师,《沙龙》杂志记者,自2012年8月至2013年10月担任《卫报》的专栏作家。他的评论性和调查性报道曾屡获殊荣,其中包括在线新闻协会(Online News Association)授予的2013年最佳调查新闻奖,埃索杰出报道奖(Esso Award for Excellence in Reporting,这相当于是巴西的普利策奖),以及电子前哨基金会(Electronic Frontier Foundation)颁发的2013年先锋奖。他还因国家安全方面的报道获得2013年乔治?波尔卡新闻奖(George Polk Award),并被美国《外交政策》杂志评为全球百名顶尖思想家。格林沃尔德的作品现身于诸多报刊和政治新闻杂志,其中包括《纽约时报》、《洛杉矶时报》、《美国保守派》杂志(The American Conservative)。2014年2月,他创建了新媒体机构First Look Media。


展开
内容介绍
  2013年5月,格伦?格林沃尔德前往香港与一位匿名知情人会面,斯诺登自称掌握了美国政府正在实施无孔不入的监控的惊人证据,并执意通过高度加密的通信渠道进行交流。这位知情人,就是29岁国安局承包商前雇员爱德华?斯诺登。事实证明,对美国国安局的这一大规模系统性监控行为的爆料,是近年来最具爆炸性的重磅新闻,引发了对国家安全和信息隐私权的激烈讨论。很显然,斯诺登泄密事件引发的余震远未停歇。

  如今,格林沃尔德首次将斯诺登、国安局和大规模监控的前前后后整理并写入了《无处可藏》一书。本书不但回顾了他高强度的香港十日行,同时还分析了他在《卫报》就监控事件所做的报道引发的广泛影响,并披露了国安局史无前例地利用“反恐”名义滥用职权的行径。这些情报的来源,就是斯诺登本人托付给他保管的大批从未面世的绝密文件。

  除却国安局监控的大量细节之外,格林沃尔德在文中还批判了美国的体制内媒体,指责他们习惯性地回避对政府的不利报道,未能履行服务公众的媒体职责。格林沃尔德在书中质疑,当一个政府如此肆无忌惮地侵犯公民的私人生活时,个人和国家的政治健康还能从何谈起。同时,他对国家应该采取怎样的必要安全措施和监管形式,来保护数字化时代的公民合法权利作了深入思考。在美国历史上具有如此标志性意义的时刻,《无处可藏》一书横空出世,作者用毫无畏惧、犀利深刻的笔触,让我们认识到国安局的大规模监控行为对美国自身乃至全世界的真正意义。


展开
精彩书评
  本书使我们对于美国国安局对于全球渗透的勃勃野心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也使我们认识到,国安局的合作伙伴远远不止那些承包商,它的触角早已伸到了那些通信和互联网巨头身上。
  ——《纽约时报》

  格林沃尔德为我们带来的全新证据表明,美国国安局的监视计划不但超乎我们的想象,甚至也超乎国安局自己的想象——它收集了如此之多的数据,以至于根本无暇对它们进行分析。
  ——《华盛顿邮报》

  美国国安局的监控行为是对数字时代核心价值观的公然违背……本书可谓是一场关于实施监控与保卫隐私权之间的大论战。
  ——《洛杉矶时报》

  格林沃尔德堪称美国十大舆论领袖之一……他笔下的文字透露出刚正不阿、节制内敛和不露锋芒的愤怒。
  ——《新闻周刊》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三章:收集一切
  跟奥巴马总统和美国国安局一贯的说法相反,该机构的很大一部分工作跟反恐或国家安全根本无关。斯诺登提供的档案中披露的大部分内容都只能称作经济间谍活动:针对巴西石油巨头巴西石油公司(Petrobras)、美洲国家组织、拉美经济会议、委内瑞拉和墨西哥的能源公司的监听和电子邮件拦截,国安局的盟友(包括加拿大、挪威和瑞典在内)针对巴西矿产和能源部以及另外几个国家能源公司开展的监控活动。
  美国国安局和英国国家通信情报局提供的一份重要文件详细列举了主要涉及经济方面的一些监控目标:巴西石油公司、谷歌的基础设施、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的银行系统,以及俄罗斯天然气公司(Gazprom)和俄罗斯航空公司(Aeroflot)。
  这些年来,奥巴马总统和手下高官一直在强烈谴责中国将监控能力用于经济目的,坚称美国和盟友国家从没做过这样的事情。然而《华盛顿邮报》却援引国安局发言人的话,说该局隶属的国防部“确实在开展计算机网络利用方面的工作”,但他们却“没有在任何领域开展经济方面的谍报活动,包括‘网络’在内”。
  国安局的某些手段是可以用于各个领域的,比如经济、外交、安全等领域,能够获取一致有效的优势地位,这些手段是该机构运用范围最广、最具欺骗性的。多年来,美国政府就一直在警告说中国制造的路由器和其他互联网设施带来“威胁”,因为它们都带有后门监控装置,使得中国政府可以监控这些产品的用户。从国安局的文件可以看出,美国人一直在做的,恰恰是众议院情报委员会指责中国人在做的那种事情。
  美国方面对中国互联网设备制造商的指责一直毫不留情。比如在2012年,迈克?罗杰斯担任主席的众议院情报委员会提交了一份报告,宣称中国的两大电信设备制造商华为和中兴通信“可能违反了美国法律”,说他们“没有遵循美国的法律义务或商业行为的国际标准”。该委员会建议“美国政府应该审慎地评估中国电信公司对美国电信市场的持续渗透”。
  该委员会说担心这两家公司助长了中国政府的监控,尽管委员会也承认说没有实际证据证明他们在路由器和其他系统植入了监控设施。尽管如此,情报委员会还是说这两家公司不肯合作,建议美国公司避免购买他们的产品。

  ……

展开
目录

前言
第1章 取得联系
我知道自己会因为此举遭受惩罚,我也知道把这些信息公之于众意味着我会有怎样的下场。但即使只有瞬间,只要统治我深爱的这个世界的那个联盟能被揭露,那么我就会感到满足。——爱德华·约瑟夫·斯诺登


第2章 香港十日
“大家都以为只有这一篇报道,以为这是单独的一次爆料,”斯诺登说道,“谁也不知道这仅仅是冰山的一角,后面还有更多的内容。”他转身看着我问道,“下一篇要写什么?什么时间发表?”
“‘棱镜’计划,”我答道,“明天。”


第3章 收集一切
爱德华·斯诺登的爆料颠覆了这种危险的现状,他向外界透露了美国的监视系统及其运作方式。人类史上第一次,世界各地的人能够真正了解美国监视系统的能力。这条新闻引发了在电子时代,全球针对网络自由和网络隐私的重要性讨论,引发了民众对一个重要问题的思索:在我们普通人的生活中,无限制的监控意味着什么呢?


第4章 监控之害
今日政府实施大规模秘密监控系统所带来的危险,远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令人战栗不已。政府通过监控可以掌握越来越多公民的所作所为,而由于保密性壁垒的屏蔽,公民对政府在做些什么却了解得越来越少。


第5章 第四等级
律师和国会议员都认为,我因我的报道而置身险境这件事本身,是对新闻自由的极大侵蚀与破坏。现在居然连记者都加入到要将我的报道视作重罪的队伍中来,可见政府宣传力度之大,成果可见一斑,居然可以让训练有素的专业记者为其效力,将记者进行调查的工作视作犯罪。
后记
致谢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