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美国需慎重退出量化宽松
2013年是美国经济进入复苏增长的第5年,增长动力主要来自消费、固定投资和库存投资。这表明增长的内在动能正在累积,具有较坚实的基础和可持续性,并且经受住了负面冲击的考验。2013年美联储维持宽松货币政策,联邦基金利率保持在0~0.25%的水平。
2014年美国经济将会更加平稳持续增长,同时量化宽松政策的退出也提上日程,为了让市场相信高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将延续,美联储将继续维持0~0.25%的联邦基金利率目标不变,同时进一步采取前瞻性指导,强调超低利率将延续相当长时问,甚至可能下调升息阈值。预计量化宽松政策退出对美国经济及市场的冲击有限。美国财政政策及债务上限的纷争、不确定性仍将是经济增长的主要障碍。但随着财政赤字进一步改善,政府支出可能减速下降,其对经济增长的直接阻碍作用可能减退。
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退出与其当初实施一样,都具有重要的溢出效应。当初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推出一定程度上让美国经济得到了复苏。量化宽松政策逐步退出,将改变国际金融、商品和房地产市场流动性供求格局,有利于保持资产价格稳定,防止泡沫积聚;但同时也可能会引发国际金融市场的剧烈波动,冲击国际债券市场和外汇市场,造成跨国资本流动异常,给世界经济带来新的不确定性。自2013年5月美联储暗示要缩减货币刺激规模以来,市场对量化宽松退出预期的敏感性增强,市场的震荡和风险也明显增加。IMF认为,美国实现平稳退出面临较大难度,能否控制长期利率和市场波动性甚为关键。市场流动性相对减少,很可能导致长期利率升幅扩大,对全球市场产生溢出效应。
(三)安倍新政为日本经济注入活力
随着安倍新政重启经济活力并推动日本走出长期通缩,日本的增长上行成为亚太地区的一个亮点。由于定量和定性货币宽松计划引发汇率贬值及资产价格回升,金融条件显著宽松,通胀和通胀预期提高,但仍远低于日本银行2%的目标。为了加强货币传导,日本银行的资产购买计划需要继续稳步实施,以鼓励投资者调整投资组合,转向对增长有更大作用、能带来更多贷款的高风险资产。在其他国家中央银行考虑最终退出非常规货币政策的战略时,日本正在“安倍新政”框架下增加货币刺激,目的是使经济摆脱通货紧缩。成功实施全套政策(包括财政和结构改革)将增强国内金融稳定,同时可能导致资本流出。但如果计划中的财政和结构改革得不到充分实施,金融稳定可能面临显著风险。若不能落实这些改革,通货紧缩可能再度出现,银行持有的政府债务可能增加。在一种更无序的情景中(更高的通胀和高水平的风险溢价),日本国内和全球金融稳定都会面临更大风险,包括债券收益率和波动性急剧上升,资本外流急剧增加。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