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欧债危机启示录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6608371
  • 作      者:
    丁一凡著
  • 出 版 社 :
    新华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编辑推荐

  欧债危机是世界地缘政治的博弈。或许,从历史的视角出发,更能解释清楚货币问题的政治逻辑,以及对于中国经济的启示。
  是欧洲统一货币的设计者不够睿智吗?
  他们当初全部的战略初衷又是怎样的?
  欧盟的援助行动为何一直进展迟缓?
  希腊问题是美国设计的特洛伊木马吗?
  债务危机是否会成为欧洲财政一体化的契机?
  如果作为世界第二大储备货币的欧元崩溃,
  全球经济将会因此经历怎样的动荡?
  中国又将受到怎样的冲击?
  欧债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增长会产生何种影响?
  中国该持何立场,作怎样的战略考量?

展开
作者简介

  丁一凡,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欧洲学会常务理事、法国分会副会长。著有《大潮流:经济全球化与中国面临的挑战》、《欧元时代》、《大智慧:知识经济及对中国的挑战》、《平衡木上的金融游戏:从债务危机到金融危机》、《美国批判——自由帝国扩张的悖论》、《美元霸权》(与纽文新合著)等。

展开
内容介绍

  近年来,欧债危机经历了爆发、蔓延、愈演愈烈、逐渐平复的过程,但衰退的阴影依然存在,对欧债危机的解读也众说纷纭。本书作者认为,欧债危机不仅仅是个经济问题,它的背后有着错综复杂的政治战略因素的影响,是世界地缘政治的博弈。或许从欧洲历史和国际金融大局的视角出发,更能解释清楚货币问题的政治逻辑。
  欧债危机的解决过程,本质上是一场德国与其他成员国,尤其是法国之间“以融资能力换取财政权力”的谈判与博弈。正是这一进程背后诸多国际政治因素的较力,决定了欧洲人在迈向财政联盟的道路上只能小步前进。作者同时认为,欧洲统一的历史从来都是由危机推动的,没有危机就没有欧洲一体化的动力。

展开
精彩书摘

  德国的舆论压力太大,执政的基督教联盟党受到了巨大的挑战,在地方选举中连失城池。德国总理默克尔夫人面临着2013年的大选,不能顶着舆论干。但德国政治家也明白,如果欧元失败,德国自身的金融体系也会遭到重创,因为它们手中握有大量的其他欧元区成员国的债券。而且,如果欧元区瓦解,欧盟的未来也就难保,这意味着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半个多世纪的努力将付之东流,欧洲未来的安全都得不到保证。所以,德国不能让欧元失败。但德国又不能允许欧元区设计中的缺陷拖垮欧洲。
  的确,欧元区的主权债务危机爆发后,人们发现欧元区的设计有些缺陷。比如,只有统一的货币政策,而没有统一的财政政策,就造成货币政策不可能对强势的经济体与弱势的经济体都合适。当强势经济体受益于某种货币政策,出口大幅增长,国际收支状况良好时,弱势经济体肯定要出现大幅的逆差。如果没有一定程度上的财政转移,那么弱势的经济体肯定无法长期维持这种状态。
  所以,英美的舆论开始批评欧洲统一货币的设计者,认为他们不够聪明。但是,这种批评实际上只看到了结果,而没有看到全部设计初衷是怎么回事儿。
  其实,欧洲统一货币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设计者们不是一帮傻子,他们对统一货币后可能发生的事情都做了预案,可以说他们对今天发生的事情都心知肚明。他们当时预料到,只有统一的货币政策,没有统一的财政,将来势必有危机。但他们认为,欧洲统一的历史从来都是由危机推动的。没有危机就没有欧洲一体化的动力。出现了危机,解决的办法就是进一步推动一体化,进一步统一。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欧洲之父们,也就是设计欧洲一体化的政治精英们,他们的实际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建立一个欧洲合众国。我们现在听起来好像天方夜谭,实际上这是这些欧洲统一之父们的思想。被称为“欧洲之父”的莫奈在他的回忆录里对此已有清楚的说明,也就是说要通过非暴力的手段逐步地、最终建成一个联盟国家。因此,统一货币也必须从这个逻辑上去思考。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设计者们是这样考虑的:“统一货币没有统一财政一定会产生危机,但因为统一货币区是没有退出机制的,解决这个危机的办法只可能是进一步统一财政。一旦欧元区成员国统一了财政,就会形成一个欧洲国家的基本雏形,后面所有的国家功能的统一只不过是水到渠成而已。”
  法国领导人在与德国领导人磋商后,决定帮助德国说服其他欧元区成员国来推动统一财政进程,也就是落实马斯特里赫特条约里的那些有关政府年度预算赤字、公共债务相对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通货膨胀率等指标。比如,建立某种自动惩罚机制,当欧盟委员会发现某成员国要违规时,先警告,后实施中止投票资格机制或停止欧盟补贴机制,等等。作为回报,法国提出的条件是,德国不应坚持反对欧洲央行对市场的干预行动,因为美联储已经大幅干预市场,如果欧洲人不干的话,那是“自废武功”,让美国人一家占便宜。

  ……

展开
目录

第一部分 危机演化过程
1.1 希腊债务危机是欧洲债务危机的导火索 / 4
1.2 欧债危机的“传染” / 9
1.3 银行与主权债务形成恶性循环 / 14
1.4 欧盟的援助行动为何那么迟缓? / 20
1.5 欧元区危机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 26

第二部分 危机造成的政治、社会后果
2.1 欧元区的债务危机导致政治危机 / 40
2.2 欧洲极端主义的崛起 / 51
2.3 债务危机引发欧洲国家“分裂潮” / 58
2.4 法德领导人新的磨合 / 62
2.5 保持希腊在欧元区的象征意义 / 71

第三部分 欧债危机中国际力量的博弈
3.1 欧洲人创建统一货币的国际战略设想 / 82
3.2 欧元出世前的疼痛—欧洲货币市场危机 / 88
3.3 欧元区债务危机的爆发是个现代“特洛伊木马”吗? / 92
3.4 巴塞尔协议III会不会加重欧洲的债务危机? / 96
3.5 塞浦路斯危机揭示出欧洲新的地缘政治游戏 / 102
3.6 英国能始终保持离岸市场的优势吗? / 109
3.7 成也华尔街,败也华尔街 / 114

第四部分 走向更加一体化的欧盟
4.1 欧洲债务危机是世界地缘政治的重要游戏 / 125
4.2 欧洲央行的干预凸显了欧盟机制层面的作用 / 134
4.3 财政联邦化才是欧元区债务危机的根本出路 / 141
4.4 欧元区有无建立集合债券市场的可能? / 147
4.5 欧洲银行联盟建设为何步履蹒跚 / 152
4.6 小步迈向欧洲财政联盟的计划 / 159
4.7 中国与欧元区的未来 / 165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