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国际收支论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43223592
  • 作      者:
    周八骏著
  • 出 版 社 :
    格致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作者简介
  周八骏,1977年恢复高考后的首批大学生,最早以国际金融为专业的经济学博士之一。上世纪80年代恢复职称评定后,是上海首批被破格评定为副研究员的青年学者之一,曾任职于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和亚太研究所。1986年10月赴香港,先后在新华社香港分社、新鸿基有限公司从事研究或金融实务工作,曾任香港特别行政区策略发展委员会成员、香港浸会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客座教授等职。现为中国光大集团有限公司高级研究员、中国光大资料研究有限公司董事,兼任上海社会科学院港澳研究中心常务理事等职。
  长期以来,系统研究香港金融经济和政治、国际货币体系和国际金融市场、内地与港台关系、欧洲一体化等课题;密切关注和研究关于中国改革开放发展、尤其是金融体制改革和金融市场发展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建立关于世界、中国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相互关联的一系列观点。在内地和香港出版7部专著,发表论文、报告、评论等逾千篇。
展开
内容介绍
  《当代经济学系列丛书·当代经济学文库:国际收支论》对国际收支的四大问题,即(1)什么是国际收支?(2)什么是国际收支均衡或不均衡?(3)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是什么?(4)如何使国际收支不均衡恢复到均衡?作者逐一探讨了这四大问题。既从理论上评析西方经济学家观点至短长,努力阐明作者的新见解;又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分析现代各类国家一级全球性国际收支问题。尤其是国际收支均衡问题作了全面探讨,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国际收支管理体系的目标、机构、机制及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 《当代经济学系列丛书·当代经济学文库:国际收支论》成就于20世纪80年代,填补了我国金融学领域的空白。
展开
精彩书摘
  我所提出的国际收支均衡概念体现了理想的规范与现实的规范、评判既往的尺度与规划未来的标准之统一。事实上,完全实现三层涵义的规定是极其困难的。至少,最佳国际储备水平不但难以精确测定,而且难以准确把握。均衡汇率水平同样如此。然而,上述各条标准又是大体上能够趋近的。我使用“促进”一词,首先是因为国际收支对于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对于汇率水平,虽然是重要的决定因素之一,却不是唯一决定因素;其次是考虑到理想与现实的统一,使该均衡标准在把握方面留有一定的余地,具备一定的弹性。
  无论作为评判既往的尺度还是作为规划未来的标准,都要求该均衡规范具备可操作性。我在前面就第一层涵义所做的九点解说,是将该层涵义从抽象的、展示趋势的规范转变为可操作的目标的第一步。再进一步,便应该:(1)使用投入一产出分析来测算涉外经济部门与其前向、后向部门的投入一产出比例;然后通过估算社会经济每一个百分点的增长所需要的资源、劳动力的数量与本国供应的缺口,来求出适度的经济增长率和适度的进口量;通过估算某种商品或劳务增加一单位的出口量对本国资源、劳动力的需求(即对本国有关部门产出的需求),来求出适度的出口增长率和出口量;通过估算本国替代进口所需资源、劳动力的数量,求出替代进口的适度增长率与竞争性进口的适宜量,等等。(2)编制动态经济增长模型,测算某一阶段本国经济增长的资本系数,并估算本国储蓄(积累)与消费的适当比例,以估计本国资金的余缺程度;然后,结合对本国进、出口的估计,作出引进或输出资本的大致预测。(3)为了预测外债偿还能力,还应研究资本的来源、期限结构,国际金融市场利率走势。(4)为了预测资本输出入对通货膨胀的影响,还应编制货币供应与需求模型。(5)为把握经济结构的变化,应测定各产业、部门的要素密集程度。关于第二层涵义,则需按照购买力平价说提示的方向,估算各国货币所代表的价值之比。关于第三层涵义,则应参照既往数据,酌情增加未来随机因素,匡算储备的充足水平和最佳水平。
  鉴于无论是投入产出分析法还是其他模型,目前均不很成熟,因此,除了继续在这些方面作出努力外,目前尚需要一系列辅助的或粗略的指标,以资在判别或规划国际收支均衡时参考。这些指标主要有:(1)依赖进口的部门的增长率和劳动生产率;(2)与进口商品、劳务竞争的部门的增长率和劳动生产率;(3)出口部门的增长率和劳动生产率;(4)储备与商品、劳务进口额之比;(5)国内通货膨胀率;(6)国内固定资本投资增长率;(7)外债与国民生产总值之比;(8)外债偿还率;(9)劳动力输出或输入对本国就业的影响;(10)引进技术、装备与国内经济结构的配套情况;(11)名义有效汇率与实际有效汇率。
  名义有效汇率(nominal effective exchange rate)和实际有效汇率(real effective exchange rate),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日趋重要的两个汇率指数。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在主要几种国际储备货币实行浮动汇率的条件下,各国无论选择何种汇率安排,它们的双边汇率均处于不断的波动之中。于是,均衡汇率不再是双边汇率水平问题,而是越来越需要在多边层次上加以考虑。名义有效汇率便是一种多边汇率指数。它是以一定权数计算的加权平均值,旨在衡量一国与其贸易伙伴国诸货币汇率变动对该国经济(主要是贸易差额)的相对影响。一般地说,选择什么来加权取决于所需编制的名义有效汇率是衡量汇率变动对本国经济哪一方面的影响,即是对进口还是对出口抑或是对全部进口或贸易差额的影响;而各个贸易伙伴国的货币汇率变动应占多大权数,则取决于它们在该国对外经济某一方面的相对重要性。实际有效汇率以名义有效汇率为前提,它是在名义汇率常常偏离有关国家相对通货膨胀率的情况下诞生的。按照购买力平价说,如果相对于基期,一国通货膨胀率高于贸易伙伴国,则该国同时期货币汇率应下降相同百分率,即通货膨胀率的上升应为名义汇率的下降所抵消,如此,则该时期实际汇率不变。但是,在许多时候,尤其是在各国经济发展很不平衡、经济政策很不协调时,一国相对通货膨胀率的上升常常没有伴随名义汇率的相应下降,相反,名义汇率维持不变,甚或上升,亦即该国货币汇率定值偏高或高许多;有时则出现相反的情况,汇率被定得偏低或低许多。于是,实际有效汇率不同于名义有效汇率的功能是:后者衡量汇率变动对有关国家贸易流量(有的还进而衡量对国内价格)的影响;前者则是用于暴露汇率变动与通货膨胀率的偏离程度,更重要的是,还用于衡量有关国家总的价格、成本的国际竞争力。因而,这两个汇率指数对于判别均衡汇率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
展开
目录
1 西方国际收支理论史简析
1.1 历史的回顾
1.2 若干带规律性的认识
1.3 新的挑战、新的动向

2 什么是国际收支:国际收支概念
2.1 一个历史的、多层次的概念
2.2 共同的缺陷:忽视对外交易的质——评西方国际收支重要理论的国际收支概念

3 评西方国际收支均衡概念
3.1 西方国际收支均衡观概览
3.2 评现代西方国际收支均衡观
3.3 科学国际收支均衡概念的必要条件和特点

4 一般的国际收支均衡
4.1 国际收支与发展
4.2 国际收支与汇率
4.3 国际收支与国际储备
4.4 概念的展开

5 特殊的国际收支均衡
5.1 从一般到特殊——开放、发展的不同性质、阶段或程度
5.2 发达国家国际收支均衡
5.3 发展中国家国际收支均衡
5.4 计划经济国家国际收支均衡

6 国际收支不均衡的原因与类型
6.1 一般的国际收支不均衡
6.2 -般的国际收支不均衡的原因
6.3 国际收支不均衡的类型——特殊的国际收支不均衡

7 当代全球结构性国际收支不均衡
7.1 结构性国际收支不均衡
7.2 当代世界经济结构性危机
7.3 全球结构性国际收支不均衡的特征及演变
7.4 苏联东欧国家结构性国际收支不均衡

8 国际收支调节理论与政策
9 国际收支动态的均衡与不均衡
10 当代全球结构性国际收支不均衡的调节
11 国际收支调节与国际货币体系
12 中国国际收支问题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