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财政与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4.市场化水平指标。市场化是集约化的基础,市场化水平从不同角度得到反映:一是固定资产投资额中非国有经济比重,反映投资的市场化程度;二是独立核算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反映工业企业的资本结构状况和资产质量,同时也反映出工业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进展程度;三是全部职工中合同制职工比重,反映职工就业方面按市场机制运作的程度;四是城镇新就业人员中非国有经济比重,反映非国有经济吸纳新增就业人员的能力;五是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占GDP比重,反映商品市场的发育程度;六是工业总产值中股份制经济比重,反映工业经济中公司制改革的进程。
5.经济可持续指标。该类指标主要反映宏观经济运行质量与稳定性、经济发展的后劲、经济与社会协调程度等方面,说明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能力。指标具体包括:一是物价弹性系数,反映经济增长率与物价上涨率之间的相对大小。物价弹性系数小,表明经济增长伴随的通胀压力小,经济运行质量好;二是经济增长波动系数,即一个时期内经济增长波动的平均幅度,其大小反映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强弱,波动系数越小经济增长越缓和,波动系数过大则表明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差;三是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即能源消费增长速度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的比值,该系数值越大表示经济发展对能源的依赖程度越明显;四是专业技术人员比重,指国有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占职工总数的比重;五是“三废”综合处理率,指废水、废气、废物处理量占排放量的比重;六是人口自然增长率,指人口的正常生殖率增长情况,反映人口老龄化的程度、人口红利的持续时间。
6.社会效益指标。社会效益主要反映国民经济在增长过程中与社会发展相互协调的程度,一般以通货膨胀率来表示,通货膨胀反映了经济增长对社会的综合影响。不同的经济增长方式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是不同的,通货膨胀率越高,说明经济的增长越不健康,对社会的破坏作用也越大,社会的稳定性越差。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要求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具有较低的通货膨胀水平,这样经济和社会可以相互提供理想的外部环境,促进协调发展,为实现理想的经济增长打下基础。
7.资源协调指标。国民经济在增长过程中与各种自然资源的相互协调程度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国民经济在增长过程中,随时受到资源稀缺性约束,特别是各种自然资源的约束,因为自然资源难以通过人的主观能动性来解决。在各种自然资源中,尤其要考虑能源和原材料的制约因素,可以以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反映经济增长与自然资源的协调程度,资源协调程度越好经济增长的质量就会提得越高。
8.生态环境指标。生态环境主要反映国民经济在增长过程中与外部自然环境相互协调的程度。在经济增长过程中,除了产生各种有用输出外,还排放出各种废物,对自然环境产生着破坏,从而制约经济的发展。要检验集约型的经济增长,还要看经济增长与环境的协调程度,而且是一个重要的指标①。
9.成本产出指标。低成本高产出是集约化生产方式的核心,应该是各种指标的重中之重。成本与产出的关系主要看成本的下降和产出的提高,成本下降主要看生产要素即设备、原料、燃料、人力、时间等下降的程度。产出主要看同一时间内产品的数量与质量,然后看成本大小与产出数量之间的关系,单个产品的成本是否降低到最小,产品的质量是否达到制定的标准。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