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和谐的动力:上海市长宁区社会组织发展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0854519
  • 出 版 社 :
    同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内容介绍
  《和谐的动力:上海市长宁区社会组织发展研究》是上海市长宁区社会组织的理论思考和经验总结。全书共分理论篇、实践篇(上)、实践篇(下)、展望篇四个部分。理论篇主要侧重于社会组织的一般理论阐述以及我国社会组织的发展状况。实践篇(上)则介绍了上海市长宁区社会组织的总体情况及其发展模式和管理创新。实践篇(下)介绍了上海市长宁区社会组织在党建方面的成就和经验。展望篇在分析我国社会组织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的基础上,提出了其发展的理念与路径。
  《和谐的动力:上海市长宁区社会组织发展研究》可供党建研究、文化建设方面的人士和党政机关干部阅读和参考。
展开
目录
前言
理论篇
第一章  社会组织——正在兴起的社会变革
第一节  全球结社革命:社会组织兴起的背景
一、全球“结社革命”的总体概况
二、全球“结社革命”的产生原因
第二节  我国当代社会组织的兴起
一、我国社会组织发展的历史考察
二、我国当代社会组织兴起的原因分析
第二章  “国家一社会”理论视域下的西方社会组织及其发展
第一节  从“自愿组织”到“自由结社”:西方社会组织发展历程的演进
一、初期形态: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自愿社团阶段
二、逐步诞生: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时期的限制阶段
三、繁荣发展: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对结社自由的承认阶段
四、相对独立:结社革命时期的飞速发展阶段
第二节  从“零和博弈”到“正和博弈”:西方社会组织研究范式的转换
一、“国家.社会”二元论:国家与社会的零和博弈关系
二、“国家.社会”互动论:国家与社会的正和博弈关系
三、马克思主义市民社会理论及其当代发展
第三章  “政党.国家一社会”关系维度下我国社会组织及其发展
第一节  “政党.国家.社会”关系的基本原理
一、政党的政治性:政党与国家政权的基本关系
二、政党的社会性:政党与社会的本质联系
三、政党的功能定位:连接国家与社会
第二节  我国社会组织发展的内在逻辑
一、我国社会组织是国家对社会的“再组织化”的产物
二、我国社会组织是政府职能转变和公共治理的需要
三、我国社会组织是中国共产党对社会做出的必然选择
第三节  我国特色社会组织发展的双重性特征
一、开放效应:多元化和社会化
二、中国特色:政府主导与行政吸纳

实践篇  (上)
第四章  社会组织的总体情况:以上海市长宁区为例(一)
第一节  长宁区社会组织发展的客观背景
一、宏观制度环境分析
二、微观区域优势分析
第二节  长宁区社会组织发展的历史沿革
一、蛮荒发展时期(新中国成立前)
二、被动发展时期(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
三、正轨发展时期(改革开放后至今)
第三节  长宁区社会组织发展的现状透视
一、长宁区社会组织总体规模和发展趋势
二、长宁区社会组织类别和结构状况
三、长宁区社会组织从业人员基本情况
第四节  长宁区社会组织的作用发挥
一、整合社会各类资源,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二、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构建社会协同管理格局
三、发挥第三方公信力,化解矛盾促进社会和谐
四、热衷社区公益事业,满足社会多元化的需求
五、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增加就业保障民生发展
第五章  社会组织发展模式探索:以上海市长宁区为例(二)
第一节  志愿者工作室:党的工作体系支撑下的社会组织孵化器
一、热衷公益:志愿者工作室成立的初衷
二、发展壮大:志愿者工作室成为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
三、规范运作:由志愿者工作室到民办非企业
第二节  长宁区社会组织创新实践园:吸纳与合作的平台
一、社会管理创新背景下的社会组织创新实践园
二、社会组织创新实践园的功能、管理体制与运作模式
三、社会组织创新实践园的实践意义
第三节  人民团体转型发展:发挥组织优势与凸显社会属性
一、新形势下人民团体的转型发展
二、长宁区工青妇组织联系、服务和管理社会组织的主要做法
三、人民团体转型发展模式探索的实践意义
第六章  社会组织管理体制创新:以上海市长宁区为例(三)
第一节  科学化:建立分类管理分级负责的管理体制
一、建立分类管理的基本格局
二、构建分级负责的管理体制
第二节  枢纽型:创新社会组织管理体制
一、长宁区探索“枢纽型”管理体制的背景
二、长宁区“枢纽型”管理体制的形成与特点
三、长宁区“枢纽型”管理体制的作用
第三节  制度化:积极探索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
一、长宁区推进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背景
二、长宁区推进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主要做法
三、长宁区推进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初步成效

实践篇  (下)
第七章  社会组织党建总论:以上海市长宁区为例(四)
第一节  长宁区社会组织党建的发展历程
一、起步探索阶段:探索社区党建向社会组织拓展的新课  题
二、全面推进阶段:构建以块为主的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管理新格局
三、规范提高阶段:深化适应社会建设要求的党组织活动新形式
第二节  长宁区创新社会组织党建的基本经验
一、创新领导体制
二、优化组织设置
三、加强分类指导
四、创新工作载体
五、加强文化建设
六、完善支撑保障
第八章  社会组织党建特写:以上海市长宁区为例(五)
第一节  长宁区社会团体党建
一、长宁区社会团体党建的基本情况和特点
二、长宁区加强社会团体党建的具体实践
第二节  长宁区民办非企业党建
一、长宁区民办非企业党建基本情况和特点
二、长宁区加强民办非企业党建的具体实践
第三节  长宁区群众团队党建
一、长宁区群众团队党建的基本情况和特点
二、长宁区群众团队党建的具体实践

展望篇
第九章  机遇与挑战:我国社会组织面临的时代考验
第一节  社会组织发展面临的新机遇
一、基础: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
二、空间: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
三、契机:人民群众公共服务需求的不断增长
四、助力:公民自主意识和志愿参与热情的提升
第二节  社会组织发展存在的现实问题
一、社会资源不足
二、制度建设滞后
三、内部治理机制不健全
四、党组织建设不科学
第十章  理念与路径:政党、政府与社会组织的良性互动
第一节  理念:合作型领导关系——“自治与控制的超越”
第二节  路径之一:政府职能转变
一、创新社会管理模式
二、构建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伙伴关系
第三节  路径之二:拓展社会组织的发展空间
一、政府由控制式监管向发展式监管转变
二、增强社会组织自主发展的能力
第四节  路径之三:中国共产党对社会组织的嵌入
一、辩证看待,执政党与社会组织的“互相认同”
二、转变策略,执政党实现对社会组织的嵌入
三、适应需求,构建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新格局
四、良性循环,党组织和社会组织形成“共振效应”
附录一  长宁区社会组织发展现状调查问卷
附录二  《长宁区加强社会组织建设实施意见》
附录三  《长宁区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暂行办法》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