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网络公民社会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6139189
  • 作      者:
    朱鱻灏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内容介绍
  网络公民社会在公共治理格局当中的重要性日益显现,成为多中心治理格局的一个不容忽视的要素之一,影响着社会公共生活,重构了公共参与模式,改变了传统的公共治理格局。《网论公民研究》旨在为网络公民社会的研究提供一种框架性分析,内容有:阐释网络公民社会研究的理论工具和方法论基础,网络公民社会拥有的内在结构及其运行逻辑,保障其参与公共治理过程所需要的价值取向和文化基础,保证网络公民社会与政府良性互动的公民条件、制度安排等。
展开
精彩书摘
  另一方面,网络公共领域要求网民具有公共意识。概括地说,公民意识包括:公民主体意识和公共意识。公民主体意识由权利意识、自由意识、平等意识和参与意识构成;公共意识由法律意识、协商意识、公德意识和爱国意识组成。也就是说,网络公民应该具有最起码的“美德”,这也是网络公共领域得以存在且发挥作用的前提。在调查中,绝大多数被访者都认为偏执、狭隘、无责任、自私的网民是当前网络公共空间中的“毒瘤”:他们要么不关心公共事务,也不关注公共问题,时时处处以“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考量网络议题;要么仅从自己的偏狭利益出发,不会以公共理性思考问题,使得公共辩论变了味道,偏离了“公共”的取向;要么政治功效感极差,认为自己的“声音”太小,不会对公众更不会对政府产生影响,因此将自己“包裹起来”,远离公共议题;要么毫不负责任地乱谈、漫谈,只在于让网络更加“热闹”,无益于形成共识,也无益于引发讨论和思考,更无益于问题的解决;要么以互相谩骂、人身攻击、侵犯他人权利、宣泄自身愤恨的方式参与其中,导致网络空间与“泼妇骂街”相类,只会扩大社会罅隙、强化社会张力;要么作出造谣、毁谤等违法的网络行为,对社会秩序、对他人权利造成损害。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导论:网络及网络公民社会逐步走进我们的公共生活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有关概念的界定
第三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第四节 本书的结构和创新

第二章 网络公民社会研究的理论基础与方法论
第一节 网络公民社会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网络公民社会研究的方法论及其选择

第三章 网络公民社会:现实与可能
第一节 有关网络公民社会的争议
第二节 网络“社会”何以可能
第三节 网络公民社会何以可能

第四章 网络公民社会的内在结构及其运行逻辑
第一节 结构与网络公民社会的内在结构
第二节 网络自主个体领域
第三节 网络公共组织
第四节 网络公共领域
第五节 网络集体行动

第五章 网络公民社会的基本价值
第一节 个人本位:网络公民社会的基本价值之一
第二节 社会自主:网络公民社会的基本价值之二
第三节 合作与信任:网络公民社会的基本价值之三
第四节 网络公民社会的基本价值面临的挑战

第六章 网络公民社会的成长条件
第一节 网络公民社会的技术条件
第二节 网络公民社会的“公民”条件
第三节 网络公民社会的“制度”条件

第七章 网络公民社会与善治:从“想象”到现实
第一节 “善治”视野下的网络公民社会
第二节 网络公民社会对“善治”的可能风险
第三节 网络公民社会的优化调控措施

第八章 结论:网络公民社会的现在与未来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