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货币的逻辑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5732643
  • 作      者:
    庞忠甲,陈思进著
  • 出 版 社 :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编辑推荐

  货币战争中的基础常识,从货币概念到货币国际化大趋势,一本书把货币彻底说清楚!
  中国99%的“经济学家”其实不懂“货币的逻辑”,当下大众必需自己掌握的货币常识,在中国,必需读懂货币政策才能保住钱袋子!
  看透本质,揭示真相:所有纸币必然崩溃!危机在即,靠“信用”支撑,你的钱还有多久会变成“废纸”?
  美国经济学家、新制度学派的领军人物加尔布雷思说:“在经济学领域引入复杂的货币概念,不是为了揭示真相,而是为了掩盖真相。”
  先懂“逻辑”,再读“战争”,战争会更精彩。
  先懂“逻辑”,再听“危机”,危机会更可控。
  先懂“逻辑”,再看“世界”,世界会更清晰。
  先懂“逻辑”,再说“中国”,中国会更容易。

展开
作者简介

  庞忠甲,美国万新国际经济与社会学研究院首席研究员。20世纪90年代起从业金融投资,曾任职华尔街金融快讯公司,主持资金市场分析,华尔街金融学院客座教授、研究室主任。著有畅销书《美国凭什么》,另有《决战世界元》(合著)、《美国证券市场导览》(合著)、《孔子密码:儒家学说的现代诠释》等。在海内外报刊、网站发表逾百篇经济、社会、政治、文史、科技和哲学等领域论著。


  陈思进,曾任瑞信证券投资部助理副总裁、美银证券公司副总裁、宏利金融财团 (Manulife Financial Corp.)资深顾问等职务;目前定居加拿大多伦多,任某国际金融财团全球投资部风险管理资深顾问。央视大型记录片《华尔街》学术顾问,著有财经专著《金融让谁富有》和《看懂财经新闻的第一本书》,长篇小说《共舞华尔街》《绝情华尔街》和《华尔街大骗局》,金融时评随笔集《华尔街这些事》,长篇传记《闯荡北美》和《独闯华尔街》等。

展开
内容介绍

  钱是怎么来的,钱是怎么没的?
  进化得好好的,钱为什么会突然“变异”的?
  钱是怎么“造”出来的,又是怎么运行的?
  复杂的货币经济理论是怎么演变的?
  各类财经政策是怎么影响我们的生活的?
  货币是一种怎样的权力,能决定国家的命运?
  危机再现,信用货币什么时候会变成“废纸”?
  货币,从无到有,从实物货币到纸币再到电子货币,从一般等价物到金融投资再到掠夺大众财富和垄断控制的工具,不是在“进化”而是在“变异”。
  你以为你听懂了,往往都是错的。危机时,无数真假专家都在“告诉你”,如果你不懂货币,他们告诉你了,你能分辨吗?
  这是一些常识:一切经济变量的变动都与货币有关,一切都在急速变化,你必须不断地学习。
  这是一部简史:货币的“变异史”,关系我们的现在,决定我们的将来。
  这是一本辅导:读“货币战争”,看“金融危机”,从看热闹到看门道的进阶读本。
  这是一种眼光:以货币为放大镜,看懂世界格局和中国经济。

展开
精彩书评

  ★当我们着眼于通货膨胀、房价、经济危机、股票涨跌等经济现象时,往往会忽视一些基本的经济概念,只有读过《货币的逻辑》,读懂了货币的本质,所有经济问题才会更清晰可辨。
  ——中国政法大学资本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 刘纪鹏

展开
精彩书摘

  “办不动”和“来不及”
  洋务运动前期主导人物,有曾国藩、李鸿章、奕?、左宗棠和张之洞等高官显爵,但是晚起的盛宣怀,作为中后期核心人物,却是一颗最富戏剧性的熠熠巨星,“处非常之世,走非常之路,做非常之事的非常之人”,后人誉为“中国商父”、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盛宣怀(1844年11月4日-1916年4月27日),字杏荪、幼勖,号愚斋等。出身书香门第,考上秀才后,乡试三次不中,从此绝意科举,致力于“有用之学”,对天下之事,均“事事研求”。1870年被李鸿章揽入幕府,迅即崭露头角,第二年升任知府,最后位至太子少保邮传部大臣。
  快速汲取西方先进经验并运用到中国,是盛宣怀最为倚重、最为擅长的事情。盛氏一生开创了一系列中国第一,诸如:第一家民用近代航运公司轮船招商局,第一个内河火轮企业山东内河小火轮航运公司,第一家电讯企业天津电报局,第一座近代大型纺织企业华盛纺织厂,第一个钢铁煤联合企业汉冶萍公司,第一条铁路干线卢汉(卢沟桥至汉口)铁路,第一所正规大学北洋大学堂(后来的天津大学),第一所高等师范学堂南洋公学(后来的交通大学),第一个全国勘探总公司,第一个私人图书馆,第一家大型民间慈善机构广仁善堂,第一个中国红十字会,第一家保险企业仁济和水火保险公司,以及第一家近代股份制商业银行中国通商银行等。因此实至名归,被称为中国近代“第一人”。
  尤其难能可贵的是,盛宣怀不同于早期洋务派兖兖诸公,他深刻理解货币金融对于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意义,主动学习和探索金融经济,是最早热心并力行中国货币金融建设事业的先行者。有人评论,盛宣怀不仅是开眼看世界,更是主动去追赶世界的人。
  1896年,52岁的盛宣怀已经牢牢掌控帝国的轮船、电报、矿务和纺织四大洋务企业部门。10月19日(九月十三日),光绪帝召见盛宣怀,谈修筑铁路、练兵、理财、育才等事。皇帝倾听动容,说“诸臣皆不知之,患在因循耳”。次日,即命以四品京堂候补、督办铁路总公司事务、补授太常卿,并给予专折奏事特权,可以直接上疏皇帝议论国事,这不仅是一项荣誉,而是实在的政治决策影响力。
  是年10月31日(九月二十五日),盛宣怀提出第一道正式奏折《条陈自强大计折》,附片《请设银行片》,纵论练兵、理财、育才三大要务。
  其中认为:“非急设中国银行,无以通华商之气脉,杜洋商之挟持。”也就是说,我们要有自己的银行。
  他对中国自办银行的意义有清晰的认识:首先,自办银行具有融资功能,以支持中国近代企业的发展注入大笔资金的需要,使现代金融为发展国家经济发挥积极作用,所以,“今因铁厂不能不办铁路,又因铁路不能不办银行”。其二,避免被外资银行所绑架。他说:“银行尤为诸务枢纽。开关互市,岂有聚吾国商民之财付诸英、德、法各银行之手,而自己毫不为之料理,尚自诩足国足民,有是理乎!”“西人聚举国之财,为通商惠国之本,综其枢纽,皆在银行。中国亟宜仿办,毋任外人银行专我大利。”“仿借国债,可代洋债,不受重息之挟制,不吃镑价之亏折。”再者,筹集民间资本创办银行,可在政府举借公债之外,提供新的民间投资渠道,契合古人藏富于民的思想。在这个意义上,“欲富民必自银行始”。
  1896年12月7日,清帝批准“招商集股,合力兴办”银行。1897年2月20日(光绪二十三年正月十九日),盛宣怀主持拟就中国通商银行章程22条稿。5月27日(四月二十六日)在上海外滩6号正式开办中国通商银行。注册资本350万两白银,其中100万两从户部借款,其余由各路华人投资,包括盛氏控制的新兴工业,如轮船招商局之类企业认购。这是一家模仿西方银行结构组建,官督商办,华人自主经营的新型金融机构,标志着中国现代金融业从此发轫。
  中国通商银行开办后,不到一年,就开设了一批分行,方便了工商,达到了官商两利,产生了可观效益。据 1899 年的统计,银行每半年结一次账,除一切开销外,还可发给股东红利 40 万两,上缴户部税利 10 万两。
  当然,为了通商银行的开张,盛宣怀必须贿赂大太监李莲英,积极利用自己和帝师翁同龢的老乡关系。开办之后更非一帆风顺。干预和阻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列强外商势力,例如英国人赫德主持的海关总税务司,阻挠通商银行获得海关税收的存汇权,并与汇丰银行联合反对中国通商银行发行国债,最后由赫德一手促成“英德续借款”取而代之。至此,盛宣怀试图从外债入手开拓银行业务的计划宣告失败。二是清朝统治集团内部,各派实力,嫉恨者有之,争利权者亦有之。特别是袁世凯继李鸿章出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后,为了发展自己的实力,就先后从盛宣怀手中将招商局和电报局夺走,并限制、排挤通商银行。但是更多变故还在后头呢。
  1898年6月11日—9月21日(光绪二十四年间),发生了戊戌变法。维新派遭受血腥镇压,光绪帝从此软禁瀛台,慈禧太后重掌大权,帝国上空阴云密布。
  1899年10月6日(九月初二日),盛宣怀在慈禧召见的75分钟里,对于当时开展工作的困难,直言反映了臣下的活思想:“各大臣受恩深重,都有忠君爱国之心,但见识各有不同。大概心中总有六个字毛病。”慈禧问:“哪六个字毛病?”奏对:“总说是:办不动,来不及。”慈禧反诘:“这句话只可上头说,他们如何可存此见解?”盛宣怀答得好:“臣想‘办不动’,亦要办,‘来不及’,只好赶紧办。”此话就同当年孔夫子所说“知其不可而为之”相仿佛了。
  1900年义和团排外运动勃兴。 6月21日,清政府发布诏书向英、美、法、德、意、日、俄、西、比、荷、奥十一国宣战,指责西方列强“欺凌我国家,侵犯我土地,蹂躏我人民,勒索我财物”,自信“彼仗诈谋,我恃天理;彼凭悍力,我恃人心”,“至于五尺童子,亦能执干戈以卫社稷”。8月14日,八国联军攻陷北京。1901年9月7日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屈辱的《辛丑条约》。劫后余生的中国,背负起了四亿五千万两白银巨额赔款,重压之下又将如何艰难举步?
  八国联军期间,盛宣怀等倡“东南互保”之议。后来慈禧与光绪帝召见,说“非汝等力保东南,恐无今日”。因此着赏加太子太保衔。
  战后清廷更加器重盛宣怀。慈禧也不得不承认:“今日看来,盛宣怀为不可少之人。”晚清后期,洋务运动的重大事件可说几乎集中体现在了盛宣怀一人身上。
  此时大清国运已“大厦将倾”。积劳成疾、深感孤独的盛氏,唯在排挤挫折纷至沓来、起伏跌宕险象环生、益发错综复杂的艰难局面中,力图挽狂澜于既倒。
  盛宣怀独特的奋斗生涯中,拥有自己可以信赖的得力团队。
  1908年8月25日(七月二十九日),盛宣怀时任邮传部右侍郎,请假两月赴日本考察制铁和银行所以资借鉴,并就医治病(久患痰喘)。
  盛宣怀《东游日记》载,1908年9月2日(光绪三十四年八月初七日)下午三时半,盛氏一行登美轮“高丽号”赴日,同行者除了夫人和女儿、女婿等至亲,有团队成员庞仲雅和洋员福开森(John Calvin Ferguson,美籍顾问)两人,都是与盛氏贯彻始终的得力幕僚。
  庞仲雅乃吾先大祖父,名兴诗,字仲雅,号且庵,官名钟璘(1866-1943年)(家父系小祖父兴让公亲生,因大祖父未生男嗣而兄弟两房兼祧)。
  盛宣怀《东游日记》记述:9月14日(八月十九日),午餐与庞仲雅等谈及日本币制。近悉日本纯用纸币(满一元即用纸币),银角为辅助币,其纸币归日银行本一家统出,该行亦为商股开设,不过国家纳有股份,而行中总裁须由国家特派,每星期刊表一纸,将行中存现若干,出币若干,何项不足,以何项作抵,条分缕析,颁示于众,俾通国皆知,盖一则昭大信,一则立宪之国,国家财政议院有监察之任,固须与众共之也。
  盛氏筹建中国通商银行之际,大祖父年未弱冠,此时已逾不惑,不仅参与货币金融深化改革事宜,而且全面襄助洋务新政。
  在清朝最后20余年间,大祖父仲雅公曾经办京城各处电报案、跸路电线全工告竣案、开浚山东小清河工案、顺直江浙皖鄂鲁湖豫川陕等省义赈案等。历充天津海关、税局,商约大臣专员,度制部币制局,邮传部电政总局,汉冶萍煤铁厂矿公司,轮船招商局,仁济和水火保险公司,华洋义赈会、上海广仁善堂等机构要职。奏保县丞、知县行在、直隶州知州,奏奖知府,奏奖花翎三品衔,覃恩加请三代正二品封典。诰授资政大夫三等宝光嘉禾章。
  盛氏将其弟盐提举衔湖北知县寅怀公长女,许配大祖父,诰封夫人。盛宣怀在给大祖父的函件中以“坦台”相称,想必出自“坦腹东床”的典故,是对婿辈的专属称谓了。
  先小祖父兴让公,字叔谦,为吴门著名画家,在洋务运动中,曾历充直隶顺德、广平、大名、临城、河南武安等处电报局总办,以及汉冶萍公司要职。诰授奉直大夫,六等嘉禾章。
  苦思变革,颓势难挽
  ……

展开
目录

引言 货币的逻辑就是世界运行的逻辑
从未停止过的货币危机  
当我们说货币金融时,说的是我们的未来  
世界是部货币金融史  
成也货币,败也货币  
货币巨变在即,我们的未来会好吗  


第 1 章 实物货币应运而生,先“进化”后“变异”
用我的贝,换你的羊  
谁钱多谁来写历史,货币观兴衰  
野蛮的胜利,进进退退的西方货币  


第 2 章 纸币一声炮响,崩溃就从未停止过
“交子”名声久远,终于贪婪  
帝国如风,“元宝钞”大起大落  
拿着强权当信用,谁都逃不掉纸币崩盘  
大清朝在国际“货币战争”中的失败  
“法币”土崩瓦解,“金圆券”臭名昭著  
洋人效仿中华,西欧引领潮流  
“本位制”盛极而衰,“印花纸”何来信用  
电子化顺天应时,不改信用货币本色  


第 3 章 金融市场崛起,商业银行发迹
货币市场近伐,金融市场远攻  
华夏金融雏形早现,生长乏力  
希腊“金融商”崭露头角  
银行业渐成气候,金融开花结果  
以利率为支点,你可以撬动国家经济  
银行是怎么“造”钱的  
汇率风云变幻,关系国家兴衰  

第 4 章 货币在怎样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货币究竟是什么?  
金融催活经济,信贷改变历史  
货币惹的都是大祸  
财政运筹帷幄,货币一马当先  
美国的崛起,华尔街的博弈  
金融海啸,过度花钱种出恶果?  
欠债还钱--国家会破产?  


第 5 章 货币经济理论,还是笑话一箩筐?
东方“以利为本”,西方“以钱为奴”  
货币经济学开山立派  
经济学更像一门艺术?  
合理与不全理,“阴谋论”渐欲迷人眼  


第 6 章 “日不落国”式微,“美元霸权”兴衰
帝国“日不落”,世界经济一体化  
美元称霸,一路荆棘  
华尔街与美联储的“亲密关系”  
“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元夺霸  
黄金梦碎,黑金继承“帝位”  


第 7 章 货币争霸,钱与钱的博弈
“无体系时代”,各路货币蠢蠢欲动  
日元折戟,“失落”的20年?  
欧元横空出世,疑云重重  
雄心抗美,失大于得  
欧债危机来袭,美元强势依旧?  


第 8 章 世界性货币危机还有多远
特里芬的“诅咒”:美元必死  
“量化宽松”乐此不疲  
“金本位制”难复辟,“信用”能当大任?  
世界货币总危机有多远?  


第 9 章  人民币时代,幸福了吗
60多年来,我们都经历了什么  
地方债务危机--地方经济会硬着陆吗?  
房价为什么升得这么快  
货币总量快速扩张,为什么还会“钱荒”?  
“人民币升值”,我们怎么办  
货币谋局,启动国际化战略  
人民币布阵,制衡美元?  


后 记 帝国将倾,金融难挽危局
--洋务运动货币旧事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