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白银危机与币制改革:解析南京国民政府银本位时期的政治、经济与外交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9754498
  • 作      者:
    李爱著
  • 出 版 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作者简介
  李爱,1972年生,新疆温泉县人。2002年毕业于新疆大学法政学院,获法学硕士学位;2005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获法学博士学位;2009年于复旦大学公共管理博士后站出站。现为上海电力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国际关系史与高等教育管理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先后在《甘肃社会科学》《历史教学》《河南大学学报》等核心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2011年获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主持上海市重点课程建设。
展开
内容介绍
  《白银危机与币制改革:解析南京国民政府银本位时期的政治、经济与外交》通过对相关历史资料的查阅、研究与梳理,并结合大量的经济图表和数据,以第一手的档案资料为依据,从国际关系史的角度切入,形象、准确而具体地说明了世界银价、美国购银政策、中国银本位货币体制、白银危机以及币制改革之间的辩证关系。对世界银价上升导致实行银本位制的中国爆发白银危机,进而引起南京国民政府在政治、经济、外交上发生的重大变化做了历史考察和客观分析,真实地反映出当时美、英、日等国在中国白银危机与币制改革中扮演的不同角色,以及白银货币在中国,尤其是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作用和影响。
展开
精彩书摘
  外国资本在近代中国的活动性质十分复杂。单纯从白银货币的使用与流通方面讲,它产生于世界资本主义市场,具有平等拟定契约的性质,外国白银流人中国可以弥补国内白银货币量的不足,促进白银货币改革和资本发展,为今天中国货币的现代化和制度化以及与国际接轨建立基础,使中国在资源能够重组的基础上利用最小成本获取最大效益。但是在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环境下,由于各国对中国进行以白银为载体的资本输出时获得了一系列政治特权,这种国家间的资本流动打上了殖民掠夺的烙印。因此,外国资本以中国的白银货币为工具,通过控制中国的货币权,压制中国民族资本的发展,削弱中国的经济和政治主权。
  同样,作为外国资本入侵中国的融资机构,外资银行在中国的设立和发展如一把双刃剑,在对中国传统的货币与金融机构产生巨大冲击的同时,这些外资银行对中国白银的纯货币式交易掠夺也激发了中国人自办银行的思想。1897年,盛宣怀在清政府的批准下在上海设立中国通商银行,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由中国人创办的第一家银行。该行自筹商股500万两,借官款100万辆,商股由盛宣怀、李鸿章等洋务派全员出资。②中国通商银行除了经营存放款业务之外,还获得了发行纸币、经销公债和存解官款的特权。到清末,中国的金融界,除了政府出资设立银行外,上海、杭州等地也出现了一些股份制商业银行,比较著名的有浙江兴业银行、四明商业储蓄银行、信成银行等。
  清朝末期,随着中外进出口贸易的不断增长和国内商品生产的快速增加,中国国内市场上的商品交易和货币流通范围迅速扩大。这种货币环境迫切需要银行作为金融中介来进行调剂。
  ……
展开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白银在中国货币制度中的历史沿革
第一节 明清时期中国的金融发展与白银货币
第二节 北洋政府时期的货币制度与银本位
第三节 中国近代白银币制与货币改革

第二章 国民政府时期的白银币制与货币危机
第一节 国民政府执政初期的货币环境
第二节 国民政府执政中期的币制改革
第三节 国民政府执政时期爆发的白银危机

第三章 白银危机时期美、英、日在华利益角逐
第一节 白银危机时期的中美关系
第二节 白银危机时期的中英关系
第三节 白银危机时期的中日关系

第四章 白银危机后的币制改革
第一节 白银危机产生的后果
第二节 白银危机中国民政府的应对策略
第三节 币制改革对中国的影响

结语
附录
索引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