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工业行业信息化建设与经济增长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30425591
  • 作      者:
    何伟,卢敏著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内容介绍
  《中国软科学研究丛书:中国工业行业信息化建设与经济增长》建立并完善衡量中国工业行业信息化水平的指标体系和信息化建设效益的指标体系,测度中国工业行业36个分行业和30个省域工业行业的信息化水平、信息化建设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信息化建设的效率等,分析信息化水平和信息化建设贡献的差异及其变动趋势,探讨中国工业行业信息化建设的动因,以及影响信息化水平和信息化建设效益的因素,提出提高中国工业行业信息化水平和信息化建设效益的措施。
  《中国软科学研究丛书:中国工业行业信息化建设与经济增长》可供信息化及工业经济相关专业师生和研究人员使用,也可供企业信息化技术部门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参考,还可供相关政府部门管理人员阅读。
展开
精彩书摘
  《中国软科学研究丛书:中国工业行业信息化建设与经济增长》:
  推进体制创新优化工业行业信息化发展环境
  我国30多年的改革实践,已经初步创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系框架,但是仍然有不少计划经济时代遗留下来的体制障碍,成为生产力发展的瓶颈,必须通过深化改革,为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营造良好的环境。一是要进一步打破部门、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鼓励市场竞争,建立全国性的知识产权和高科技人才自由流动的市场。二是要建立风险投资的投资融资机制,努力培育、充分发挥市场在高科技产业投资领域的基础性作用;三是要改革政府管理经济的方式,明确区分政府、市场、企业三者之间的职责,变直接管理为间接管理。健全国家信息化组织管理体系,更好地制定信息化发展战略和重大方针政策,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力度,有效利用各种资源,促进资源共享,组织实施各项信息化发展规划。当前的重点是要改革现行的行政审批制度,除特大型项目和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项目以外,一般性项目都要从行政审批制逐步过渡到注册登记制;四是要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必须利用国内国外各种资源,特别要发挥国内各类社会资金和民营科技企业的作用,积极推进科研事业单位等机构的改革,增加对政府支撑科研的力度,为政府决策的科学性提供有效的保障。同时,要以创造公平、公正、合理竞争的市场环境为目标,加强法治建设,严格执法,打击各种违反市场公平竞争原则的行为。
  三推进机制创新消除工业行业信息化发展障碍
  我国传统的工业化道路完全是政府推动的,是在中央政府的指令性计划约束下,通过国家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兴办工业企业的方式,高速度地建立起以重工业为核心的工业体系。而且,传统的工业化是以粗放型的经济增长为基础的,通过扩大工业的规模,提高工业的从业人员比例来实现工业化,并提高工业经济效益。从当前看,我国以国有经济为主导、多种经济成分相并存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已基本形成,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已经发挥基础性作用,为新型工业化道路奠定了体制基础。因此,新型工业化在实现机制上必须强调市场机制的作用,在体制上加快创新步伐。
  一是,调整所有制结构,形成国有经济为主导,混合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新格局。目前,中国的国有经济和国有大企业主要集中在并且主导着矿产资源的开采、石油化工、煤炭、钢铁、电力、交通运输、港口设施等基础产业,而这些产业的存在和发展对整个国民经济仍然至关重要,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即使在今后很长时期,在工业化的过程中,仍然需要通过国家的力量兴办大型国有企业,实现资本集中,兴办资本有机构成高的基础产业,为工业化奠定基础。从发展趋势来看,我国今后的发展可以概括为国有经济为主导,混合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这将有助于我国工业化的发展和形成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长久动力。
  二是,进一步转变和规范政府职能,资源由政府配置为主转向市场配置为主。实施新型工业化道路,工业化的主体是多元的,它要求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的广泛参与,同时还要求资源要素是在一个“打破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的市场化环境条件下进行配置。因此,实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资源配置,政府就不应再是资源配置的主体。政府的职能应当主要转向对经济运行进行宏观调控,加强市场监督,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前提下,做好对宏观经济运行的预警、监测和有效控制,在国际经济关系中维护本国的合法权益。
  三是,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形成合理有效的分配机制。合理的分配制度能够为工业化提供安定的发展环境,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在分配制度改革中,一要整顿和规范分配秩序,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重视和解决收入差距扩大的问题;二要以共同富裕为目标,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三是加强对垄断行业分配的监管;四是完善和规范国家公务员工资制度,推进事业单位分配制度改革。
  四是,建立工业行业信息化融合的激励机制。首先,加大开发我国高端设计技术、管件制造设备和新材料的开发,加大对光刻机、刻蚀机、离子注入机等基础设备的开发。将不同产业之间的技术单元进行重组,直接加大了不同技术之间的关联,促进了两化技术融合。其次,有针对地开发基础性系统软件、专业性能的计算机。加强对有针对的开发基础软件的激励机制,将待融合的两种技术边界模糊化、可操作化,打破软件技术与传统工业技术边界清晰的界限;针对专业领域,开发专业性能的计算机,适应该领域技术要求的特点,以这种形式直接扩大专业技术与信息技术的交互能力和互动能力和关联关系。最后,加强我国技术创新能力,抓住两化技术融合的关键点,即两种技术内核之间的融合。加大对技术内核研发的投资力度,鼓励我国科研机构自主研发技术内核,确保两化中的关键技术融合(陈新梅,2008)。
  ……
展开
目录
总序(张来武)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信息化与其测度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第二节 信息化建设与经济增长研究
第三节 研究内容及方法

第二章 中国工业行业信息化的建设与发展
第一节 中国工业行业的发展阶段
第二节 中国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

第三章 中国工业行业的信息化水平
第一节 信息化水平的测度模型
第二节 中国工业行业信息化水平的测度指标体系
第三节 中国工业行业信息化水平的测度
第四节 中国工业行业信息化水平的差异

第四章 中国工业行业信息化建设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第一节 信息化建设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测度模型
第二节 中国工业行业信息化建设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时间序列分析
第三节 中国工业行业信息化建设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横截面分析
第四节 中国工业行业信息化建设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差异

第五章 中国工业行业信息化建设对产出增长速度的贡献
第一节 信息化下的产出增长速度方程
第二节 中国工业行业信息化建设对产出增长速度的贡献率测度
第三节 中国工业行业信息化建设对产出增长速度的贡献差异

第六章 中国工业行业信息化建设的效率
第一节 信息化建设的效率指标
第二节 中国工业行业信息化建设的效率测度
第三节 中国工业行业信息化建设的效率差异

第七章 影响中国工业行业信息化水平和效益的因素
第一节 中国工业行业信息化建设的动因
第二节 影响中国工业行业信息化水平的因素
第三节 影响中国工业行业信息化建设效益的因素
第四节 影响中国工业行业两化融合的因素

第八章 提高中国工业行业信息化水平和效益的措施
第一节 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消除中国工业行业信息化障碍
第二节 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提升中国工业行业信息化效率
第三节 推动两化深度融合,提高中国工业行业信息化效益
第四节 加大人才队伍建设,加快中国工业行业信息化步伐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附录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