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第一书·辽阔的牧场:草地资源》:
由于地球表面生态环境区空间位置的有序固定性,时间变化的周期性,草地资源及其类型在地球表面的分布也是有序固定的。每一块草地及其类型都有其特定的空间位置和形态特征,都具有明显的疆界。人们可以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改变其形态,但它的面积不可以任意延展。它的位置,包括地理坐标位置、类型排序位置和行政位置,不可能像其他物品一样任意移动。草地分布及其类型的有序固定性,就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草地资源的区位差异及使用上的经济价值差异。例如,按热量和水分主导因素的差异,可将我国天然草地划分为3大区域:青藏高原高寒区域,寒冷加干旱,不宜农、不宜林,适宜放牧;温带草原、荒漠区域,干旱或超干旱,不宜农、林,只适草宜牧;南方、华北、陕西和沿海滩涂区域,地形陡或土壤瘠薄,多砾质,或积水或地下水位高,土壤含盐量重,不宜耕种、植树,适草宜牧。而在各个区内,草地的分布,严格体现了草地类型在空问的有序固定性。
4.草地资源的动态性草地作为一个动态系统在不断发展变化,但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必然处于一定的发展阶段,并表现出其组成草地的资源也具有动态性。当草地的能量和物质输入与(产品)输出大体相同时,资源处于平衡的稳态阶段;当能量与物质的输人大于输出时,利用不足,草地资源就处于正向发展的集聚与富化状态阶段;当能量与物质的输入小于输出时,草地资源就处于负向发展的消耗与贫化状态阶段。如过度放牧、连年刈割、水土流失、干旱和荒漠化等。当草地资源贫化到丧失自我恢复能力时,就会发生质变,使草地资源不复存在。地资源是一种可以更新的资源,具有重要的农业价值,在世界各地均有分布。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统计,世界草地由永久草地、疏林地和其他类型草地(荒漠、冻原和灌丛地)三大部分构成,共68.12亿公顷,约为耕地面积的4.6倍。
世界草地资源在各大洲的分布是不平衡的。亚洲的草地面积最大。非洲次之,北美洲和中美洲占第三位,以下为南美洲、大洋洲和欧洲。如果以草地在土地总面积中的比重为指标(全世界为51.88%),超过50%的有大洋洲和非洲,分别为72.66%和67.44%,亚洲、北美洲和中美洲、南美洲均在48%左右,欧洲只有25.82%。
澳大利亚、俄罗斯、中国、美国是世界4大草地资源大国,其中澳大利亚、俄罗斯和中国略超过或接近4亿公顷,美国超过2亿公顷。哈萨克斯坦、巴西、阿根廷和蒙古的草地面积在1~2亿公顷之间,也是世界草地资源大国。草地面积在0.5~1亿公顷之间的国家有苏丹、沙特阿拉伯、南非、墨西哥4国;乍得、埃塞俄比亚、莫桑比克、伊朗、索马里和哥伦比亚6国的草地面积在0.4~0.45亿公顷之间。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