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湖南的矿业:分布·变迁·地方社会》是从历史地理学的角度进行研究和探索,所以首先是研究清代湖南矿业的分布,以当时铜、铅、锌、锡等铸币原料矿存在很大的地区差异,形成以郴州-桂阳州为中心的三个层级的地区分布格局。其他矿产的开发,都有各自的中心,形成了全省矿业开发的综合地理格局。这种分布格局,既有自然原因,也有社会原因。由此为读者提供了清代湖南矿业的基本概貌;其次是研究这些矿业兴起、繁荣、衰落的过程,此为历史地理学研究的必然之义,亦为《清代湖南的矿业:分布·变迁·地方社会》的重点所在;其三是对矿业生产、经营、管理上问题的探索。在传统社会里,朝廷、地方士绅、民众在矿业生产上各种利益的博弈,以及矿业生产对地方治安、社会风气、自然环境上的种种影响,反映了传统社会在发展社会生产力方面的艰难历程;其四,晚清湖南矿务总局的成立,是为湖南矿业发展的转折点,然在旧传统、旧制度的影响下,仍然步履艰难,成为近代中国工业发展的一个缩影。最后两个附表,是收集大量原始资料做出的统计表,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