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农村福利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9759868
  • 作      者:
    潘屹著
  • 出 版 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作者简介
  潘屹,1982年1月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先后获得芬兰坦佩雷大学社会政策和社会工作专业社会科学硕士、英国剑桥大学社会和政治科学系及东方系哲学博士学位。曾在民政部社会政策研究室和《中国社会报》工作,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副秘书长,中国社会福利专业研究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慈善联合会理事,中国家庭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老年学学会特邀理事等职。研究兴趣为:社会政策理论与实践,福利国家模式与制度,福利思想及欧洲社会福利,社会服务和老年社会服务等。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国农村福利》是一本阐述中国农利社会福利体系的书。它的论述从古代中国农村社会福利体系开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主义福利制度的建立,再到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给农村社会福利带来的变化,最后到新形势下农村社会福利体系的重建与探索。本书论证了中国农村社会福利体系的基本要素:家庭、社会、国家和传统福利思想等历史遗产,以及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宝贵经验。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二章  社会福利思想和制度
  社会福利、社会福利制度以及福利国家模式等诸多概念与研究在二战以后的西方国家发展起来,一直到今天形成了社会政策学科。而关于社会福利的实践则应该追溯到更早的20世纪初。这一章将从社会政策学科的角度,对福利国家的形成和国际社会福利模式的研究路径做一个简要的回顾。这些概念和理论是研究中国社会福利模式,特别是中国农村社会福利的出发点和立脚点。明确了福利社会和福利国家发展的路径,可以让我们全面地、深人地把握社会福利的历史脉络和发展趋势,进而更科学、理性地思考中国的现实。如果可能的话,总结中国社会福利的理论、经验、制度和范式,也可以丰富中国社会政策的研究,同时给国际社会提供一些经验,探索世界范围内可持续的福利制度。
  一  福利的解释
  福利一词,英文称为welfare Welfare,顾名思义是追求良好的和满意的(well)生活(fare)还有另外一个描述人类福利的同语——Wellbeing。依旧从字面上理解,还是讲人类很好的(well)生存(being)方式,我们把它称为福祉。在牛津简明词典中,福利被描述为安康、幸福或者安康幸福的物质和社会先决条件.社会福利通常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个人福利的总和,是关于人类的普遍福祉;另一方面,是一种社会福利提供的方法。在社会政策教科书中,福利的具体内容通常根据提供的方式被分为三个部分:社会福利,通常与集体提供或者获取福利有关;经济福利,指通过市场或者正式的工作获取福利;国家福利,指通过国家行政管理机构提供的福利。如果分析社会福利的提供方法,那么就涉及福利制度以及福利国家。福利国家已经存在于所有的工业化国家。追溯福利国家的诞生是理解福利制度和思想的前提。
  二  福利国家的诞生与发展
  英国的济贫法可以说是近代国家干预福利的萌芽,是福利制度和福利国家诞生的前奏。14、15世纪的英国,由于圈地运动,大量失地农民被迫沦为乞丐或流浪汉。最初,修道院和医院给流浪的乞丐提供衣服、食物和住所。但是越来越多的流浪乞丐涌人城镇,打破了贵族资产阶级的生活。在后者的要求下,地方政府采取措施解决这些问题。16世纪,英国政府出面干预。1536年法令是英国政府的第一个公共援助计划,宗教让位给国家行政。16世纪30年代,教会和慈善机构受政府委托向贫民发放救济。英国王室在1601年颁布了《伊丽莎白济贫法》,把贫民流浪者收容在习艺所中,把惩罚作为救济,同时伴有污名化。
  ……
展开
目录
第一部分 导论
第一章 关于农村社会福利
一 主题
二 问题的提出
三 研究背景
四 架构及方法
五 章节结构
第二章 社会福利思想和制度
一 福利的解释
二 福利国家的诞生与发展
三 福利制度
四 福利与意识形态
五 福利国家制度的内在机制与因素
六 小结
第三章 中国农村福利的特征与要素
一 对中国社会福利体系的研究
二 社会福利制度变迁的驱动因素
三 小结

第二部分 传统农村福利
第四章 古代:家庭、社区
一 家庭
二 社区
第五章 古代:国家、传统思想
一 国家
二 传统福利思想
三 小结
第六章 近代:传教士、民国政府和知识分子的探索(1840~1949年)
一 社会、政治、经济背景
二 西方传教组织和慈善机构的进入
三 民国政府的政策法规
四 农村自治组织的发展
五 知识分子的农村实践运动
六 共产党的农村土地革命
七 小结

第三部分 计划经济的社会主义福利制度
第七章 福利的社会基础:社会主义改造与建设(1949~1979年)
一 社会规划——农村的社会主义发展
二 向社会主义转型:成就和失误
第八章 社会主义福利制度的内容:救助、医疗、教育
一 社会救助
二 医疗卫生服务
三 扫盲运动与中小学教育
四 社会主义农村福利制度简要评述
第九章 城乡二元结构下的福利制度(1949~1979年)
一 关于城乡二元福利结构
二 农民福利的巨大改善不容置疑
三 小结

第四部分 市场经济下福利制度的重建与探索
第十章 社会救助(1979~1998年)
一 经济社会背景
二 农村社会福利的新实践
第十一章 社会保障体系
一 五保户支持体系
二 福利企业
三 优抚优待政策
四 市场经济时期的农村社会福利改革分析及评价
五 小结
第十二章 养老保险(1998年以后)
一 新一轮做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计划
二 三地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计划分析
三 小结

第五部分 福利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因素
第十三章 福利的公共管理和服务:社区建设(2000年以后)
一 关于农村社区建设
二 现有社区建设模式
三 小结
第十四章 经济、福利的再集体化与社会团结
一 经济的再集体化
二 福利的集体特征
三 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与福利原则
四 小结
第十五章 福利的政治基础:基层民主
一 走向村民自治
二 基层民主内涵
三 自治和农村福利的关系
四 政治民主道路探寻
五 小结

第十六章 结束语
一 中国农村福利框架:一种中国“模式”
二 中国农村福利的特征
三 意义
四 讨论与展望
参考书目
索 引
后 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