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绩效评估与应用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30415516
  • 作      者:
    任平,周介铭著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内容介绍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绩效评估与应用研究》主要内容为基于粮食安全视角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评价与改进研究。深入分析了增减挂钩政策理论基础、演变历程和运行机制;结合全国典型区调查,摸清全国试点基本情况,并对增减挂钩实施满意度、耕地复垦质量进行定量评价;在此基础上,综合评价其对粮食安全的作用机理和潜在影响,研究了增减挂钩实施的总体绩效,提出了增减挂钩“双挂钩”改进路径及完善措施。
展开
精彩书摘
  1.3.2研究万法
  课题研究以综合性、系统性研究方法为主线,结合理论与实证研究的需求,采用多种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主题分析法(文献资料法)。通过图书文献资料、网络数据库等,查阅当前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制度的相关论著及文献,结合学术界已有的认识和研究现状,对增减挂钩制度进行理论梳理分析,为实践应用提供理论和文献借鉴。
  (2)实地跟踪调查法。课题研究是建立在大量的增减挂钩试点区实地调研基础上的,获取了包括农民集中居住生活变化情况、制度实施满意程度、拆旧区耕地复垦情况等大量的数据与资料信息,并建立动态跟踪监测数据库。
  (3)时空对比分析法。课题研究中通过时空两个维度进行对比分析,即增减挂钩实施不同区域、实施前后所产生的农民生产生活变化情况、制度满意度及耕地质量变化情况,从而准确把握增减挂钩制度实施的问题与障碍。
  (4)农户调查与典型案例相结合的方法。课题研究采用了大量典型案例进行实证剖析,主要通过对增减挂钩试点区农民宅基地退出意愿、集中居住生产生活条件和宅基地复垦情况等多方面的典型案例调查,分析增减挂钩实施过程中各利益主体的利益诉求和目标,为制度完善提供可靠保证。
  (5)定性与定量(GIS)相结合的方法。采用定性描述方法对增减挂钩制度进行理论分析,同时采用定量的评价方法(GIS、数学模型)对制度实施满意度、复垦耕地质量变化、空间区位选择等进行定量化评价,保证了评价结果的科学性。
  (6)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课题研究从基础理论出发,对增减挂钩制度的演变历程、实施过程以及运行机制进行理论分析,在相关理论支撑的基础上对增减挂钩制度实施状况进行实证研究,做到理论与实证的有机结合,突出研究的逻辑性。
  1.4研究内容和主要观点
  1.4.1研究内容
  本课题研究内容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理论基础,主要是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制度的基础理论研究;第二部分是实践探究,主要是增减挂钩制度实施的现状调查及系统性实证研究;第三部分是应用对策,主要结合增减挂钩制度总体绩效评价探索增减挂钩制度改进理论和模式,以及进一步完善增减挂钩制度选择路径与监督机制。1.理论基础
  第1章,导论。以当前建设用地紧张和耕地资源保护压力下的粮食安全问题为切入点,阐述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研究思路、研究内容以及主要观点及创新等。
  第2~3章,研究基础理论与进展评述。主要阐述粮食安全理论、土地经济与管理理论、财政与公共产品理论以及博弈论等与增减挂钩制度相关的基础理论。粮食安全理论是增减挂钩制度研究的理论起点,土地经济管理理论、财政公共产品理论为建立制度实施长效机制提供理论依据,博弈论则为制度改进及设计提供理论支撑。在此基础上,系统梳理增减挂钩制度研究现状,并进行研究评述,分析目前对此问题研究的不足和薄弱之处。
  第4章,增减挂钩制度演变历程、实施过程与运行机制。深入剖析增减挂钩制度演变历程,系统总结制度发展的不同阶段;完整分析制度实施的组织过程与管理,并对制度运行机制进行全面分析,明确不同利益主体在增减挂钩制度中所扮演的角色与承担的职责。此章是增减挂钩制度评价的重要研究基础。
  ……
展开
目录
第1章导论 
1.1研究背景 
1.2研究意义 
1.2.1理论研究意义 
1.2.2实践研究意义 
1.3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3.1研究思路 
1.3.2研究方法 
1.4研究内容和主要观点 
1.4.1研究内容 
1.4.2主要观点 
第2章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研究的理论基础 
2.1粮食安全理论 
2.1.1保障基本的粮食安全是国家必须完成的“死任务” 
2.1.2我国的粮食安全必须主要依靠国内粮食生产 
2.1.3耕地是稳定粮食生产、保障粮食供给之根本 
2.2土地经济与管理理论 
2.2.1土地概念和特征 
2.2.2土地利用区位理论 
2.2.3耕地自然和社会属性 
2.3财政与公共产品理论 
2.3.1公共产品理论与分税制改革 
2.3.2中央、地方财权事权的割裂 
2.3.3地方利益冲动催生“土地财政” 
2.4博弈论理论 
2.4.1博弈论基本理论 
2.4.2中央与地方政府耕地保护的目标差异 
2.4.3中央与地方政府在耕地保护上的博弈 
第3章政府与学术界对增减挂钩制度的观点和研究评述 
3.1增减挂钩制度值得肯定,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价值 
3.1.1增减挂钩制度不能轻易全盘否定 
3.1.2增减挂钩制度不等于“新圈地运动” 
3.1.3增减挂钩制度实际意义和价值重大 
3.2增减挂钩制度是“新圈地运动”,需要慎重思考和谨慎实施 
3.2.1学术界对增减挂钩制度的争议与质疑 
3.2.2增减挂钩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和根源 
3.3增减挂钩制度需要在试点中进一步总结经验和完善措施 
3.3.1增减挂钩试点应循序渐进,坚持正确的原则与方向 
3.3.2编制科学合理的城乡规划,防止短期行为发生 
3.3.3在法律法规建设和土地产权方面保障农民合法权益 
3.3.4加强监督管理,创建新型监管保障体系 
3.4增减挂钩制度研究评述 
第4章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制度演变历程、实施过程与运行机制 
4.1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制度演变历程 
4.1.1增减挂钩制度形成的基础阶段(20世纪80年代—1999年) 
4.1.2增减挂钩制度形成的初始阶段(2000—2005年) 
4.1.3增减挂钩制度试点和发展阶段(2006—2010年) 
4.1.4增减挂钩制度的自检与完善阶段(2011年至今) 
4.2增减挂钩实施过程与组织管理 
4.2.1项目申报阶段 
4.2.2项目实施阶段 
4.2.3项目验收阶段 
4.2.4变更登记与信息化管理 
4.3增减挂钩运行机制 
4.3.1中央政府职责与作用 
4.3.2省(自治区、直辖市)级政府职责与作用 
4.3.3市县级政府职责与作用 
4.3.4乡镇级部门职责与作用 
第5章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制度实施典型调查与案例分析 
5.1全国增减挂钩实施典型调查与案例 
5.1.1浙江省增减挂钩实施案例调查分析 
5.1.2江苏省增减挂钩实施案例调查分析 
5.1.3江西省增减挂钩实施案例调查分析 
5.1.4四川省增减挂钩实施案例调查分析 
5.1.5贵州省增减挂钩实施案例调查分析 
5.1.6湖北省增减挂钩实施案例调查分析 
5.2增减挂钩典型区域实地调查 
5.2.1调查区域基本情况 
5.2.2采用的主要调查方式 
5.3调查基本内容与信息 
5.3.1受访者及家庭基本情况 
5.3.2农民意愿与政策满意程度 
5.3.3增减挂钩补偿与安置标准 
5.3.4宅基地复垦与耕地耕作 
5.3.5农民集中居住环境状况 
5.3.6农民集中居住生活状况 
5.4调查结果与分析 
第6章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实施满意度调查与评价研究 
6.1数据调查与数据获取 
6.1.1调研区域基本情况 
6.1.2数据整理与统计 
6.2增减挂钩实施满意度评价体系 
6.2.1评价目标 
6.2.2评价原则 
6.2.3评价方法 
6.2.4评价指标 
6.3增减挂钩实施满意度评价 
6.3.1指标权重的确定 
6.3.2单一指标等级评价 
6.3.3综合等级评价 
6.4评价结果与分析 
6.4.1评价结果 
6.4.2结果分析 
6.5增减挂钩农民宅基地退出意愿专项调查 
6.5.1增减挂钩中农民宅基地退出意愿调查 
6.5.2一户多宅及宅基地闲置调查 
6.5.3调查结果 
第7章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耕地复垦质量调查与评价研究 
7.1耕地质量相关理论支撑 
7.2土壤质量测定实验理论准备 
7.2.1实验测定目的 
7.2.2实验测定原则 
7.2.3实验测定方法 
7.3实验样本采集过程 
7.3.1采集点分布 
7.3.2采样方法 
7.4土壤质量测定实验过程 
7.4.1土壤吸湿水测定 
7.4.2土壤pH测定 
7.4.3土壤代换性盐基总量测定 
7.4.4土壤碱解氮测定 
7.4.5土壤氮含量测定 
7.4.6土壤有机质测定 
7.4.7土壤速效钾含量测定 
7.4.8土壤有效磷测定
7.5实验结果 
7.6结果分析与结论 
7.6.1结果分析 
7.6.2实验结论 
7.6.3存在的问题 
…… 
第8章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对粮食安全作用机理与潜在影响 
第9章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制度设计与绩效评价研究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