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中心一外围”模型<br> 克鲁格曼(Krugman,1991)运用“中心一外围”模型,分析一个国家内部产业集聚过程。模型假设世界经济中存在两个地区和两个部门,其中两部门包括规模报酬不变的农业部门和规模报酬递增的制造业部门。完全竞争的农业部门只生产单一产品,农产品在两地区间流动没有运输成本;农业工资处处相同。垄断竞争的制造业生产具有差异性的产品;制造业工资的名义值和实际值存在地区差异,因而制造业工人视实际工资的高低从低工资地区向高工资区域流动。由于消费者对产品差异的偏好,每个厂商不会选择生产与其他厂商相同的产品,因此,产品种类的数目就是厂商的数量。对于制造业消费而言,消费者对不同种类产品的替代弹性越小,商品差异性就越大,消费不同种类商品的意愿就越强烈。<br> 该模型中处于中心区位的是制造业地区,外围是农业地区,区位因素取决于规模经济和交通成本的相互影响。无运输成本的农业在两个地区内将均匀分布,而制造业随着劳动力和工业品运输成本的不同而在地区间表现为不同的分布。某区域可能由于某个偶发优势,对另一地区的厂商产生吸引力,改变这些厂商的生产区位。当愈来愈多的厂商将生产由原区域转移至该区域集中,聚集的厂商必然增加对中间投入品的需求,进一步扩大当地市场需求,由此,该地区的聚集经济就会迅速发展,并获得地区垄断竞争优势,工业生产活动将趋向于空间集聚。一旦产业聚集格局形成,在没有外部扰动的情况下,该格局将长期维持,即发展优势将得以维持。即便初始时赋予某地产业聚集的优势条件已经不存在,但由于经济对过去发展路径的依赖性,产业依旧会聚集在该区域。这就是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路径依赖(path-dependent)特征。值得强调的是,如果专业化是由报酬递增而非比较优势所决定,.产业类型和聚集区域是不明确的,而带有历史偶然性,具有“历史依赖”(history-dependent)的特征。<br> 如果制造业劳动供给具备完全弹性,即劳动力无限供应,当产品需求增加,如收入水平提高,制造业将以更大规模扩张,即一个地区制造业部门的发展速度要高于国内市场规模的增速,因而,国内市场大的地区出口工业产品,即产品需求越大的地区,厂商越愿意选择在该区域投资设厂,该地区越可能成为商品的出口地,这是“国内市场效应”(homemarketeffect)。如果劳动力供给弹性为正,那么国内市场优势将部分转化为高工资,而非完全转化为扩大生产规模用于出口。工人名义工资的提高,将吸引更多的劳动力涌入该地区和该行业,制造业生产规模的扩大趋势进一步得到强化。规模报酬递增的生产模式决定企业能以更大的生产规模实现更小成本的生产,即消费者支付的制造业产品价格将下调,消费成本随之降低。同时,制造业规模大意味着本地生产的产品种类和数量较多,从外地输入的产品种类和数量较少,从而全部制造业中只有很小部分产品需要承担运输成本,因而,以购买一单位所有制造业商品来衡量的价格指数的降幅将更为显著。随着商品种类增加,制造业产品差异性越大,替代弹性越小,价格指数的下降幅度越大。克鲁格曼将这一现象称为“价格指数效应”,即一个地区的制造业规模越大,产品的价格指数越低。另一方面,随着产品种类的增加,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对每种产品的需求曲线将下移,导致产品销量减少,形成“市场拥挤效应”。同时,如果劳动供给无法满足地区生产规模的扩张,工资成本的上升将会对产业在地区内集聚产生不利影响。前两种效应形成了集聚力,促使厂商在空间集聚,而“市场拥挤效应”和上升的工资形成了分散力,促使厂商在空间扩散。<br> 一个区域的制造业份额越大,价格指数效应越显著,价格指数越低,厂商能支付更高的工资吸引规模庞大的制造业工人,由此,产业聚集的后关联性影响更显著。同时,市场规模越大意味着产品种类越多和产品价格更为低廉,对将工业产出作为中间投入的生产厂商而言,产业聚集的前关联性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在前后关联的共同作用下,最终所有制造业将集中于一个地区,形成中心一外围模式。以上讨论中地区的大小及其演变内生于模型设置,与将地区规模视为给定外生条件的新贸易模型相较而言,具有更广的适应性和更强的说服力。前后关联可以很好地解释特定产业向某些区域,尤其是城市集中。人们向城市集中是由于这里较高的工资和多样化的商品,而工厂在城市集中是因为这里能够为他们的产品提供更大的市场。<br>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