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上市公司会计稳健性与财务管理绩效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4147971
  • 作      者:
    杜勇著
  • 出 版 社 :
    经济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内容介绍
  资本市场的发展使得会计的作用越发显得重要,会计在投资者保护机制中的功能也表现得越来越突出,并逐渐被学术界与实务界所关注,保护投资者利益的理念和呼声也越来越清晰地反映到会计理论中来。《会计与投资者保护系列丛书:中国上市公司会计稳健性与财务管理绩效研究》系统论述了会计信息与公司治理的理论,并做了实证研究,对于促进公司治理、会计以及投资者保护的理论研究与实践运行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
精彩书摘
  3.股份公司与会计稳健性
  始于18世纪后半叶的工业革命带来了社会面貌的巨大变化。在工业革命所带来的变化中,最重要的是资本市场和股份有限公司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社会的产权结构和企业中的委托代理关系。资本市场和公司的股份化催生了大量不参与公司经营管理的投资者,使社会上出现了一种新的身份和新的产权——股东和股权。而在两权(逐渐)分离的企业中,挟有控制权的经营者更是获得了广泛的会计选择权,他们对会计计量方法的任意选择,造成了实务中各种计量方法的并行,严重损害了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并对股东的利益造成威胁。20世纪上半叶,会计开始对生产和交易过程进行细致的收入费用配比,即收益计量的“收入一费用观”。根据“收人一费用观”,收益被看作是企业投入(所费)和产出(所得)的衡量,即把特定时期内相关联的收入和费用相配比,如果收入大于费用为收益,反之则为亏损。在“收人一费用观”下,收益计算的关键就转化为收入和费用的确认、计量及配比。“收入一费用观”的提出使利润计算的精确性在技术层面上大大提高了,但同时应计、递延等计量程序的引入和运用扩大了会计的估计范围,管理者获得了更大的利润操纵空间,因此,从制度层面上,利润计算的可靠性受到了威胁。“收入一费用观”下虽然扩充了会计收益的内涵,但也为管理层的机会主义提供了更大的空间,为了尽量抑制管理层作出有损于股东利益的选择,用于制约管理层弄虚作假的稳健性会计原则和技术,仍然受到股东的重视,并成为其利益保护的有效机制。
  债权人作为股份公司出资人另一主体之一,他的出现和发展不断强化会计稳健性的内涵和作用机制。在债务契约中,债权人和债务人面临着非对称收益和损失,债权人在企业经营状况好时也最多只能获得本金和利息,而一旦企业经营恶化,贝0面临血本无归的风险。债务人则不同,如果债务人利用债权人的资金投资高风险项目,获得的“超额收益”除了支付固定的成本外全部归属于自己,而一旦投资失败,损失的是债权人的资金。债务在公司治理中的重要作用体现在对经理的约束和监督,而债权人的这种监督往往不是通过直接监督、观察经理人的行为来实现的,而是通过企业是否违反契约中重要的会计指标实现间接监督,债权人关心的通常是企业的盈利能力和还本能力,因此企业利润与净资产是债权人重点关注的指标。而企业选择何种会计政策、会计稳健程度将直接影响上述会计指标,会计稳健性的这种非对称的确认计量方法与债权人非对称的收益与风险相匹配,更能够保护债权人的权益。正是由于债务人对稳健性的这种内生性需求,导致了实务中会计稳健性的运行早在正式准则制定之前就已经开始。因此,一方面,资本市场和股份公司的出现和发展加强了出资人对公司公共信息的需求;另一方面,两权分离和会计计量观的纵深发展,使得稳健主义转变成出资者用于对抗管理者(部分出资者也可能是管理者)的机会主义行为的有效治理机制。
  (二)会计稳健性与会计目标
  会计目标是关于会计系统所应达到境地的抽象范畴,它是沟通会计系统与会计环境的桥梁,是连接会计理论与会计实践的纽带。会计系统围绕会计目标发挥作用,会计目标引导会计系统运行。在不同历史阶段,会计的具体目标是不同的,会计目标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随环境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都是在不同环境下提出的具体会计目标,它们都是以一定的环境为前提的。1971年4月,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成立了特鲁布拉德负责领导的“财务报表目标研究小组”,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研究会计目标理论时提出以下几个课题:(1)谁需要财务报表?(2)他们需要什么信息?(3)在他们所需要的信息中,有多少能够由会计师提供?(4)为了提供所需要的信息,要求有一个怎样的结构?从上述四个问题中,我们不难看出会计的目标其实就是满足报表使用者的会计信息需求,节约各产权主体交易费用,这是财务会计的出发点和归宿。从图3一l中可以看出,各利益相关者的信息供给来自两个部分:一是公共信息;二是补充信息。如果所有利益相关者的信息需求都是相同的,那么完全可以通过公共信息来满足各方需求。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三、研究思路与内容
四、特色与创新
第二章  文献回顾
一、会计稳健性的概念
二、会计稳健性产生的原因
三、会计稳健性计量模型
四、会计稳健性的经验研究证据
第三章  会计稳健性经济后果理论分析
一、会计稳健性基本理论
二、会计稳健性经济后果的内涵
三、会计稳健性经济后果作用机制
第四章  会计稳健性与企业筹资
一、制度背景与研究假说
二、研究设计
三、实证结果与分析
四、研究结论
第五章  会计稳健性与企业投资
一、制度背景与研究假说
二、研究设计
三、实证结果与分析
四、研究结论
第六章  会计稳健性与营运资本管理
一、制度背景与研究假说
二、研究设计
三、实证结果与分析
四、研究结论
第七章  会计稳健性与企业股利分配
一、制度背景与研究假说
二、研究设计
三、实证结果与分析
四、研究结论
第八章  会计稳健性与企业价值
一、理论分析
二、研究设计
三、实证结果与分析
四、研究结论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与启示
二、可能的贡献
三、研究不足与展望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