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普京的国家理念与俄罗斯转型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1241820
  • 作      者:
    刘莹著
  • 出 版 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编辑推荐
  《普京的国家理念与俄罗斯转型》结合历史文化研究和政治学理论工具解读当代俄罗斯政治问题,此种论述方式和视角在相关领域的研究中别具一格;同时全书采取的史料丰富,且具有最新的俄罗斯政治发展动态追踪和中国研究视角,因此对非专业领域读者也具备一定的可读性。
展开
作者简介
  刘莹,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俄罗斯语言文学系毕业,后进入新华通讯社国际部工作,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政治学理论专业博士后,现任教于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作者—直从事俄罗斯历史、文化和政治问题研究,有数篇论文在专业核心期刊发表,目前的研究重点是俄罗斯现当代政治、中俄转型比较和中俄关系。
展开
内容介绍
  《普京的国家理念与俄罗斯转型》以三度当选俄罗斯总统的传奇人物普京的政治思想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俄罗斯传统政治文化特点,剖析普京国家理念形成的历史文化原因及与当代俄罗斯转型之间的关系,兼及论述中国和俄罗斯传统政治文化的差异及转型深化问题。《普京的国家理念与俄罗斯转型》结合历史文化研究和政治学理论工具解读当代俄罗斯政治问题,此种论述方式和视角在相关领域的研究中别具一格;全书采用丰富的研究史料,追踪最新的俄罗斯政治发展动态,兼顾中国问题研究的视角,对非专业领域读者也具有一定可读性。
展开
精彩书摘
  总的来说,叶利钦的国家理念就是借助权威主义的执政模式,先彻底推翻原有的苏维埃政治体制,再向西方借鉴国家发展模式,试图在俄罗斯快速、有效地发展资本主义政治和经济。但当时包括叶利钦本人和其他上层领导者在内,俄罗斯社会并不清楚俄罗斯应该向何处去,而广大民众对资本主义也存在一种本能的抵制情绪。走资本主义道路,还是社会主义道路,抑或是走不是非此即彼的第三条道路,这在俄罗斯上至政府、议会,下至党派、老百姓之中引发了激烈的争论,最终以1993年10月的炮打白宫事件作为了结。俄罗斯在叶利钦的带领下选择了走西化的道路,但却缺乏明确的、切实可行的政治和经济体制转型计划,只好以“休克”的方式一步跨进资本主义。这段改革最显著的结果是,叶利钦主导的权威主义国家理念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以总统为代表的权威势力得到空前加强。<br>  可以说,在历史发展的特殊阶段,叶利钦成功地利用了时势的转机和社会民众渴望变革的心理,争取到了最佳的时机和位置,不仅使自己的政治生涯走向辉煌,也彻底改变了俄罗斯民族和国家的命运以及世界形势的格局。表面看来,叶利钦主导的国家发展道路与俄国传统的政治文化及苏联坚守的政治思想完全背离,由于实行了西方的政治、经济政策,俄罗斯国家体制发生了质的变化。但在这场资本主义私有化和民主化的改革背后,实际的操纵力量却是与俄传统政治文化基因相一致的权威主义国家理念,俄转型期社会政治结构和政治文化特质也都反映了传统力量的强大惯性。但是,也正因为民族文化传统的存在,突然的西方文化侵袭搅乱了社会原有的文化整合力量,导致俄罗斯社会从叶利钦执政开始便陷入一种混乱的文化危机状态。虽然有国家和总统权威的存在,却不能使转型中的社会形成一种文化心理认同,价值观的沦丧、民心的混乱也就不可避免。<br>  如果将苏联建成后几位领导人和转型期叶利钦的国家理念做一总结,可以看到,从斯大林到勃列日涅夫的国家领导层都在国家建设中强调政权和领导人的权威地位,同时错误地估计本国实力,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导致对国家定位不清、决策失误。更严重的是,因为有俄罗斯民族传统文化心理中“救世主义”的思想作怪,这些领导人都主张加强总体经济实力和武装力量以实现称霸世界的野心,从而将苏联卷入核争霸和冷战的漩涡中,国内人民生活却没有得到切实的关注。戈尔巴乔夫时期苏联的国家理念已经发生了一些变化,受世界大环境改变的影响,领导层意识到了极权主义和大国沙文主义的致命错误,开始着手先从政治领域进行体制革新。但由于国家内部矛盾和社会畸形发展积重难返,这些努力都没有能挽回苏联的颓势,解体不可避免。叶利钦改写了国家的历史,彻底推翻了苏联延续70年的政治、经济模式,引入西方的民主制和市场经济体制,与西方交好,与世界接轨。但是,从叶利钦实行的权威主义“超级总统制”来看,他并不是一个完全的“西方主义者”,传统政治文化中的个人崇拜和集权因素仍旧影响着新时期的俄罗斯社会。即便是在自由主义泛滥并受到热捧的年代,俄罗斯人仍旧不能摆脱传统上对权威、集体和国家的崇尚思想,这也是叶利钦实行权威主义“超级总统制”的基础条件。<br>  ……
展开
目录
序<br>序二<br>第一章 绪论<br>第一节 研究主题和主要内容<br>第二节 研究方法概述<br>第三节 基本概念体系<br><br>第二章 俄罗斯传统政治文化概述<br>第一节 俄罗斯传统政治文化成因及特点<br>第二节 俄罗斯专制主义政治传统<br>第三节 俄罗斯传统政治文化中的权力思想和权威意识<br><br>第三章 普京国家理念概述<br>第一节 普京国家理念产生的背景<br>第二节 普京的“可控民主”<br>第三节 普京的“主权民主”<br>第四节 普京国家理念中的政治文化因素<br><br>第四章 普京的国家理念与俄罗斯民族国家认同<br>第一节 俄罗斯现代化进程中的民族国家认同<br>第二节 普京的国家理念与民族国家认同重建<br><br>第五章 普京的国家理念与俄罗斯转型<br>第一节 “普京主义”的路径依赖与国家自主性<br>第二节 “普京主义”与“梅德韦杰夫主义”<br>第三节 普京执政的基础与危机<br>第四节 “新普京主义<br><br>第六章 中国和俄罗斯比较视角下的转型深化<br>第一节 中国和俄罗斯传统政治文化比较<br>第二节 中国和俄罗斯政治文化异同与转型特点<br>第三节 共有观念与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br>参考文献<br>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