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长波以美国的工业发展为首,除五大湖制造带以外,以纽约为中心的制造区域相继兴起,为美国成为重工业制造强国奠定产业基础。在强大集聚经济作用下,纽约发展成为世界性金融、贸易、航运与制造中心。欧洲经济虽然在战乱影响下每况愈下,但德国重工业制造中心在战时需求拉动下仍然发展迅猛。亚非拉等殖民地国相继陷入民族独立战争,国民经济遭受重创,民族工商业在休战间隙继续发展,中国上海、青岛、济南等成为纺织制造中心,买办资本仍在其中占据主导地位。<br> 虽然产业间分工发展阶段经历三次经济长波,先后兴起英国、德国、美国等工业国家,以及伦敦、法兰克福、纽约等世界城市,并且后发国家和城市相继实现超越,中心一外围产业分工先后经历轻纺工业与农业分工向重工业与轻工业分工的转变,但此阶段具有一系列决定世界城市发展的共同因素:①交通运输和生产技术并不发达;②产业集聚的范围和规模都相对有限;③在殖民统治基础上,垂直分工体系被强化;④殖民体系内集聚分工显著,殖民体系间相对封闭;⑤经济发展规模和水平尚能支撑不同产品间产业集聚,形成产业间分工。<br> 因此,产业间分工发展阶段世界城市发展的特点是:第一,因制造业集聚能力较弱,而贸易航运联结国际经济关系的能力相对较强,早期世界城市一般以贸易航运为基础,集聚制造、金融及其他服务业;随着人口聚集及对消费品及工业产品需求的上升,新产业衍生,制造业集聚加强,世界城市渐以制造业为基础,集聚金融等服务业,但贸易航运仍占据重要地位,世界城市显著地表现为国际贸易和航运中心。第二,后进国家正是通过中心城市自主的分工扩张和产业演进,实现对先进国家的超越,后进国家的中心城市成为新兴世界城市;第三,该阶段各国经济发展的规模与水平尚不足以使服务于资本运作的、以金融为核心的生产性服务业实现产业集聚,也就未形成专业的金融及生产性服务型世界城市。笫四,由于殖民体系间的相对独立,没有形成全球意义的世界城市。第五,世界城市体系的中心一外围等级结构显著,受殖民统治影响,外围世界城市往往也是依附于宗主国的从属型世界城市。<br> (三)产业内分工主导时期世界城市发展<br> 二战以后,殖民地国纷纷实现民族独立,随着苏联、东欧、中国等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世界在美苏争霸格局下划分为两个平行市场。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市场间仅保留了有限的物物交换通道,社会主义国家因实行计划经济而相对封闭。在资本主义体系内,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资本持谨慎态度,纷纷选择进口替代战略、出口替代战略等促进国内工业发展,国际市场新贸易保护主义盛行。<br>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兴起,美国继续引领科技产业革命,东西部制造带成为汽车、电子、宇航等新型工业集聚中心。由于两个平行市场的存在和发展中国家的市场保护,发达国家在发展水平相似、彼此开放程度较高,、交通运输技术取得较大进展的前提下,开始相互之间差异产品的专业化分工,在规模经济效应下,发达国家间产业内分工与相互贸易迅猛发展,成为国际经济发展主流。纽约在国内制造业发展的基础上,日益成为资本及金融服务中心,贸易航运和制造业比重相对下降。<br> 在欧洲,欧洲复兴计划的实施、石油美元的激增、美国严格的金融监管等因素促使欧洲美元市场兴起,伦敦作为古老的金融贸易中心,进一步演化为国际离岸金融中心。在欧洲工业资本继续发展和欧洲一体化不断推进的背景下,伦敦竭力拓展欧洲经济腹地,其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在英国经济相对衰落的背景下仍得到巩固和发展,伦敦成为世界联通欧洲的通道。<br> 日本在加速工业化过程中抓住国际产业内分工发展机遇,实现经济赶超,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东部制造带集聚汽车、电子、重化工等产业的过程中,东京成为生产制造、金融服务与贸易航运中心。<br> 产业内分工从本质上说实现了规模经济基础上的差异化集聚,即双方分别开拓对方的消费市场,彼此进行分工拓展,使分工双方均实现规模经济和发展水平的提高。这一时期,发达国家的差异化产业集聚使双方经济都得到加强,并使产业内分工上升为国际分工的主流。在发达国家,新兴产业集聚带来的拥挤问题使更多传统产业相继转移到欠发达地区,形成新的集聚,发达国家的分工支撑体系得以扩张。在东亚地区,在以日本为首引领雁形分工格局展开的过程中,香港、台湾、韩国、新加坡等地抓住国际产业转移的机遇,在促使产业集聚的过程中推动了工业化进程。虽然发达国家与欠发达地区间的垂直分工并不占据世界经济主导地位,但欠发达地区通过一定国际范围的产业间分工也成为不同程度的“世界性”城市。<br>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