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改革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4149142
  • 作      者:
    黄梅波,陈燕鸿著
  • 出 版 社 :
    经济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作者简介
  黄梅波,女,经济学博士,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厦门大学世界经济国家重点学科学科带头人。主要研究领域:国际货币体系与国际货币合作,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国际发展援助。曾先后赴美国康奈尔大学、英国牛津大学、瑞士高等国际发展研究院,德国杜伊斯堡埃森大学访学或从事合作研究。现为联合国贸发会议“负责任的主权借贷行为”专家组成员、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副秘书长、中国美国经济学会副秘书长、中国商务部国际投资专家委员会特邀专家、厦门大学世界经济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黄梅波教授是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1)入选人员,福建省“百千万人才”(2008),福建省优秀青年社会科学专家(2009),厦门市拔尖人才(2013)。到目前为止已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著作十余部,主持或作为第一合作者参与了多项国家及省部级课题。
  
  陈燕鸿,女,经济学博±,厦门理工学院国际商务系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国际货币体系与国际货币合作、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近年主要致力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及其改革的研究,已在国内知名期刊发表该领域的学术论文多篇,多次参与国家级及省部级课题的研究。
展开
内容介绍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改革研究》界定了国际货币合作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围,并为之后的研究设计了一个研究框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改革研究》是我们长期关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并在此次美国金融危机后重新全面审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改革问题的研究总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改革研究》研究了在全球层面主要关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改革以及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机制等问题;在区域层面则主要关注的是东亚货币合作、亚洲债券市场以及相关的人民币国际化问题。
展开
精彩书摘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改革研究》:
  二、对IMF监督职能改革的政策建议
  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凸显了IMF履行监督职能的不足,除了推动IMF内部机制的完善之外,还应推动IMF确立专门行使监督职能的机构,就监督职能而言,应促进IMF扩展监督业务的范围,加强与其他国际金融机构的合作。IMF的改革应该在兼顾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利益的基础上展开,只有这样才能找到一个为各方所接受的改革方案。因此,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IMF监督职能的改革问题。
  (一)确立IMF监督职能的行使机构
  解决IMF不能有效履行监督职能最关键的解决方案就是改革加权投票制,改变当前发达国家控制IMF的局面。但是,改变加权投票制在当前必然会受到发达国家的反对而无法实施,因为发达国家不会轻易放弃几十年来形成的既得利益,而且加权投票制是当前发达国家推行经济霸权的一种工具。改革加权投票制需要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内部间的共识,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目前可行的方案是建立一个专门的委员会负责行使监督职责。该委员会必须是中立的,其法律地位是IMF内专门负责监督的机构,不隶属于执董会,只对理事会负责,并赋予其监督权利和义务,其内部的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符合世界各国的整体利益,在实施双边监督中应切实遵循取得广泛共识的重要原则,考虑各成员方的具体情况,不增加成员方的义务,实现公平监督。
  (二)建立按国别分类的监督框架
  为加强IMF监督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在遵循公平监督的基础上,建立按国别分类的监督框架。并非按传统的经济发展水平标准分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发达经济体与新兴经济体等,而是按对系统重要性的程度分为系统重要性国家与非系统重要性国家。系统重要性国家是指其宏观经济政策、货币政策、汇率政策等政策行为对全球金融系统稳定有重要影响的国家,对系统重要性国家应重点监督其宏观经济政策的稳定性和外部溢出效应,对可能出现的政策骤变更迭发出预警,对其经济衰退溢出效应的两面性进行全方位评估。对非系统重要性国家,重点监督其宏观经政策的有效性和经济金融稳定性。非系统重要性国家一般来说都是非发达经济体,其宏观经济政策不如系统重要性国家成熟,尚处于探索修正阶段,适时为该类成员方提供培训应是IMF能力建设的一部分,如帮助其提高分析宏观经济发展、制定并实施有效的宏观经济政策的能力等;另一方面,非系统重要性国家的金融市场自由化程度不高,规模较小,溢出效应有限,因此稳定其国内金融市场尤为重要。
  (三)扩展监督业务的范围
  首先是加强对国际流动资本的监督。包括:(1)对于国际流动资本监督的重点是对热钱的监督,IMF应利用设在各国的办事处监测热钱的流动方向和规模及时向有关国家通报。(2)IMF应该支持成员方制定法律法规规范热钱的流动,在资本项目的管制上尊重发展中国家的利益。(3)IMF应促进成员方在监督热钱方面加强合作以实现信息的共享。
  其次是加强对国际金融体系稳定性的监督。历次国际金融危机均表明,除了外部因素,金融法制建设滞后和监管体制不健全是导致危机产生的重要原因。因此,完善金融市场法制建设、加强金融监管是防范金融风险和危机的一个重要环节。(1)理事会应制定监督细则并由执行董事会制定监督的规章,用以指导监督部门和成员方进行监管工作。(2)发挥“金融部门评估”项目的作用,提醒成员方金融部门可能存在的脆弱性风险,运用金融稳健指标和宏观压力测试对成员方流动性安排、危机管理和贷款回收的体制和法律框架、透明度、问责机制等进行分析,并指导成员方采取减轻脆弱性的措施;将年度脆弱性分析扩展到发达经济体。
  再次是加强IMF的内部监督。包括:(1)修改《协定》,增加IMF内部监督制度、管理人员的问责机制和审计机制等条款,并规定实施问责的机构,问责的条件是IMF职员的活动违反《协定》的宗旨,规定调查取证程序,内部人员的处分制度和当事人申诉程序。设立专门机关负责实施《工作人员行为守则》,监督管理人员的工作。(2)在IMF内部建立约束和激励机制,制裁工作人员的违法行为。(3)加强内部工作的透明度管理,将执董会选举、人员任免和内部会议等及时向外界公布。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导论IMF改革:动因及方向
第一节 IMF改革的动因
第二节 《协定》修订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 IMF的总体改革方向
第四节 本书的研究框架和主要内容

第二章 IMF的决策机制改革
第一节 IMF的决策机制
第二节 IMF决策机制改革及其方向
小结

第三章 IMF份额及投票权改革
第一节 IMF份额及投票权总量及分配改革
第二节 IMF份额公式改革
第三节 各方对改革的立场
小结

第四章 IMF的组织构架及其改革
第一节 IMF的组织构架
第二节 IMF的总裁制度及其改革
第三节 IMF执董会及其改革
第四节 IMF“部长级决策委员会”及其改革
小结

第五章 欧盟在IMF治理结构改革中的博弈分析
第一节 2010年改革前欧盟/欧元区在IMF中的地位
第二节 2010年IMF改革及其对欧盟的影响
第三节 欧盟对IMF改革的应对策略
小结

第六章 IMF的监督职能及其演变
第一节 IMF的监督范围与监督领域
第二节 IMF监督职能的评估
第三节 IMF监督职能改革的前景
小结

第七章 IMF的金融监督职能及其改革
第一节 IMF金融监督及其监督工具
第二节 IMF金融监督成效与建议
第三节 IMF金融监督改革及其成效
小结

第八章 IMF的贷款职能及其改革
第一节 文献述评
第二节 IMF贷款工具及贷款情况
第三节 IMF贷款条件性
第四节 IMF贷款职能的影响因素及其项目效果评估
小结

第九章 IMF作为最后贷款人职能研究
第一节 文献述评
第二节 国际最后贷款人主体的选择
第三节 IMF作为最后贷款人的资金来源与实力分析
第四节 各方对IMF贷款职能的立场
小结

第十章 IMF与其他国际组织的协作
第一节 IMF与WB的合作
第二节 IMF与GATT(WTO)的合作
第三节 IMF与G10、G7和G20等非正式国家集团的合作
第四节 IMF与BIS的合作
小结
英文缩略语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