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状元,北大学霸,业界精英,圈内翘楚,丰富阅历,国际视野,成功经验,失败教训,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为我们全面了解新西兰打开了一扇窗。
离开大陆土豪金,奔向天堂寂静美的人们首先精神上需备好“维生素”,这是我读此书最强烈的的感受。一切不适皆因此而生。
只有在新西兰,你才有心思品味这种生活中的细节,其实挺ENJOY的。在国内,我们煞有介事地以为考虑的都是大事,可生活中真的有那么多所谓的大事吗?
作为一个在奥克兰生活了16年的移民,我在这个城市经历了最普通的移民经历的一切艰辛痛苦甚至无限的纠结和艰难的选择。一个城市因为文化、种族、习惯和各种复杂的原因,我们各自表达着自己的感觉,只要这样的感觉是真实的,就绝对值得记录和分享。
本书是一个在新西兰待了二十几个月的宅男的闲来随笔。作者从最初因言语不通而倍感困惑与不便,因初来乍到而倍感不适与凄惘,因举目无亲而倍感孤独与无助,因期望过高而倍感失落与恼怒,到踏实下来开始每天的日常生活,却又惊异地发现,这里的基础生活成本居然离谱地高。再往后,当作者越来越深地接触当地社会,发现了更多值得思考和讨论的话题以及某些潜在的风险或危机……
写在前面
仙居海外,长知识看横峰侧岭;胸怀天地,理思路是指路明灯
今天是2012年9月30日,中秋节。来到新西兰的奥克兰市转眼已经有半年多了,平心而论,虽说对新西兰的了解还不是很深,但要说人间真有天堂,那肯定非新西兰莫属——至少在我们看来,新西兰是最相似于或者说最接近于天堂的地方。半年多以来,我们就仙居其中,却为什么一直是度日如年的心情呢?
说起时间,正常人大多会说:“哦,时间嘛,日子过得飞快啊!”有点儿文化底蕴的,马上就会联想到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之类。至于文人骚客,那更是要夸张一些,像陈子昂会“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了。
和他们相比,我们很不幸。对于我们,时间就像停止了,让我们深感寸阴若岁、度日如年!
造成这种怪异局面的原因是我们在蹲“移民监”。在过去的两百多个日日夜夜里,我们左煎右熬、上蹿下跳、东奔西跑、日思夜盼,就是想早点摆脱这非人的生活。有感于这段刻骨铭心的蹲“移民监”的岁月, 我们常以“熬客”自称兼自嘲——我叫太太“熬客女”,太太叫我“熬客男”。为此,我还作了一首打油诗:
熬客女携熬客男,万里寄居奥克兰。
是非爱恨理还乱,奥克兰城熬客难。
写到这里,突然想就“奥克兰”这三个字品评一番。“奥克兰”本是由Auckland音译而来,最初的译者已经无考。按说此翻译也算中规中矩,无可挑剔,但在现在的我们看来,如果从传统的翻译理论出发,考虑到翻译时要音意兼顾的话,把Auckland翻译成“熬客来”似乎更好;而当我们把音意兼顾的原则稍稍向意译方向倾斜一点点时,则可把Auckland翻译成“熬客难”,这是最贴切、最应景的写照了。当然,翻译成“熬客男”也行,毕竟我是个男人嘛!
言归正传。随着在奥克兰待的时间越来越长,我们逐渐认识了不少朋友,也逐渐了解到了奥克兰的更多方面。有趣的是,在我们所认识的朋友里,虽然喜爱奥克兰且乐不思蜀的人不少,但类似我们这样的熬客男女居然也有很多;来到这里时间很短的熬客固然很多,住了几年甚至十几年的熬客居然也不乏其人!虽说“横看成岭侧成峰”,即使面对相同的事物,不同的人带着不同的心情、站在不同的角度也会得出不同甚至是迥异的结论或看法,但对于上述情况,说实话,我也很好奇:是什么因素让这么多人感觉是熬在奥克兰?又是什么因素,让这些人明知在熬,却不肯或不能离开这处水深火热的地方?
思路需要整理,疑问需要澄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