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近代公民课程的孕育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3171897
  • 作      者:
    陈华著
  • 出 版 社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内容介绍
  进入21世纪后,随着现代化、民主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公民社会的逐渐崛起,我国教育界进入了对公民教育课程研究与实践的初期探索阶段,这一主题的理论与历史研究是教育学研究近十年来的热点之一。对公民教育的学术研究正经历一个逐步开放和加深拓展的过程,从课程史的角度还原我国公民教育在一个世纪前面对现代化进程的开启、民主制度的初次建立、公民社会有所萌芽时所经历的孕育和生长过程,既可以为公民教育的理论研究提供历史背景,又可以为中小学公民教育的探索提供历史经验。而且,《京师教师教育·教师新视点丛书:中国近代公民课程的孕育》不只梳理了公民教育发展的历史脉络,而且以“国家与社会的博弈”这一假设对我国公民教育发展的动力结构进行了考察,提出了具有说服力和解释力的假设和结论。
展开
精彩书摘
  《京师教师教育·教师新视点丛书:中国近代公民课程的孕育》:
  梁启超在这两种公民教育上都有所贡献。他的“新史学”和“新小说”等“学术”活动,是对“形式公民权”的建构与宣传;他的时事评论文章、担任政府官员及其他“政客”活动,是对“实质公民权”的建构与宣传。但梁启超更看重的是政治意义上的国民,用他的话说,“有国家思想,能自布政治者谓之国民。”①
  梁启超对理想国民的设想反映在他发表于1902年的《新民说一一少年中国的国民性改造方案》中。“新民”代表具备了公德、国家思想、权利思想、自由、自治、进步、自尊、合群、义务思想和政治能力等品质的近代市民的理想形象。同年发表的《论教育当定宗旨》-文,则反映了梁启超对于以教育培养“新民”的期待。梁启超认为,没有宗旨的教育有可能培养“汉奸”“奴隶”,所以应当在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借鉴世界各国的文明成果来确定今日教育的宗旨。他所期待的教育包括“品行、智识、体力”三个基本要素,目标是使受教育者能“备有资格,享有人权”,具有自动、自主、自治、自立的品质,以“为本国之民”“为现今之民”“为世界之民”。②
  梁启超对超越于“种族”之上的“国家主义”和“国民主义”的建构与宣传对于正处在“排满”危机下的清廷来说,“实不啻空谷之足音、荒漠之甘霖;其亟欲宣扬、铺陈此说,藉以改善满蒙人等在中国国内族群结构中的弱势地位,自亦为事理之所必至”。③于是,在一些满汉知识分子前喁后吁的唱和之下,这种新起的国族论述和“国家”“国民”等词语成为晚清对抗排满革命最为有力的说辞,梁启超做了一回顺应时局的“红人”。不过,真的要预备立宪之时,清廷搞出一个“皇族内阁”,使得舆论大哗,人心尽去。
  而实际上梁启超并非有意帮助某一派。他在这一阶段,尤其是在《新民说》中体现出的启蒙思想,具有一种“混沌”的“气象和格局”。“破坏主义与保守主义、权利与义务、功利与义理、知识与德性、民权与国权、君子与公民、共和主义与自由主义、法律共同体与道德共同体……现代中国各种各样对立的思潮,都可以从梁启超那里寻找到最初的源头,五四的思想家在接受了梁任公的思想启蒙之后,各种循着其思想中的一条路径,走向偏锋,最终发生不可调和之分化。”④
  (三)公民教育思想的文化底色
  从开民智的角度来接近教育的维新派人士旨在培养大批拥护变法维新的社会力量,以造就新国民,改变人文环境,为革新事业奠定基础。在这种大众的普通教育观下,改变维新派一方面致力于扩展学堂的普及率;另一方面在课程上注重西政教育,旨在培养健全国民和政务变法的维新之才。①
  现代意义上的国民教育本身包含上述两种含义,一是普及教育、强迫教育,后来兴起的平民教育运动就是这种思路。这也可以称为是教育制度意义上的公民教育,即一种旨在培养公民的教育制度;另一个是“新民德”的教育,后来兴起的公民教育运动属于这种思路,这是课程与教学意义上的公民教育,即旨在养成现代国民品格的学校课程与科目。
  维新派抬举西政的地位对公民教育的课程意义即在于,它促成了一个完整意义的学校课程框架结构,这个框架主要包括“西艺”(自然科学)和“西政”(政治哲学与社会科学)。这个框架的开启不仅使公民教育课程有了存在的空间,而且使之一出现就有“统摄全局”的威力,即具有培养“新民”的课程目标的意义。
  ……
展开
目录
导论 公民教育课程研究的审思
一、公民教育课程研究的价值
(一)公民教育课程与人的现代化
(二)公民教育课程与公民社会的崛起
二、公民教育课程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公民教育课程问题的已有争论
(二)追溯中国近代公民教育课程的孕育历程
三、学校科目社会史的课程史视角
(一)学校科目社会史研究的方法
(二)寻找“结构”与“行动者”

第一章 现代化进程开启公民教育课程
第一节 政教界的思想争锋与公民教育设计
一、君主立宪派的公民教育思想
(一)严复的公民教育译述
(二)梁启超对国族的建构
(三)公民教育思想的文化底色
二、君主专制派的臣民教育课程
(一)中体西用的兴学主张
(二)政艺兼修的通才教育
(三)读经讲经课与修身科
三、民主共和派的公民教育策略
(一)先建国后公民教育的方针
(二)激进的公民教育活动
(三)争夺修身教科书的阵地
第二节 公民教育课程的社会文化基础
一、下层社会群体与公共空间的生长
(一)市政建设催生市民意识
(二)工业化解构传统价值系统
(三)公共空间联结日常生活与国家政治
二、中等社会群体与公共领域的发育
(一)民间话语权初开
(二)民间社团及教育组织初兴
(三)学校及社会教育作为公共领域之一
三、学生群体社会参与意识的觉醒
(一)学生群体的形成
(二)学生群体的民主追求
第三节 共和政体对公民教育课程的需求
一、民国初年的公民道德教育
(一)以公民道德教育为中心的教育宗旨
(二)旧修身科中的新道德
二、国家政治权力的重建及国民教育思潮
(一)新共和的权力合法性危机及权力重建困境
(二)国家主义的公民教育思潮初兴
三、政教精英对国民素质的反思与聚焦
(一)梁启超的《国民浅训》
(二)孙中山的《民权初步》

第二章 社会自下而上争取公民教育课程
第一节 新课程呼唤公民科
一、双新运动与个人主义公民教育理念
(一)追求科学与民主的双新运动
(二)指向公民素养的教育宗旨提案
(三)杜威访华促进公民教育理论的发展
二、走向世界主义的公民教育理念
(一)罗素带来世界主义
(二)知识分子的政治主张
三、民间教育组织落实公民教育课程
(一)促成七条教育标准
(二)编订公民教材
(三)设立公民科
第二节 公民科的初体验
一、课程组织形式
(一)初小与初中的社会科
(二)高小与高中的公民科
二、课程内容与教科书
(一)以团体生活为中心的课程内容
(二)以儿童为中心的同心圆式教材
三、公民科的荣耀与落寞
(一)学校开设公民科的实况
(二)公民科受到的漠视与误认
(三)影响公民科制度化的因素
第三节 让学生在学校中练习自治
一、学生自治的原理与意义
(一)杜威对中国学生自治的建议
(二)教育界对学生自治的期待
二、学生自治的两种类型
(一)群体生活学生自治的说法与做法
(二)个体生活学生自治的说法与做法
三、学生自治的渊源及误区
(一)从高等教育向基础教育阶段下放的不足
(二)过度追求政治价值的危险

第三章 国家权力干预公民教育课程
第一节 训政下的保养
一、党化教育开始一统天下
(一)中央集权式教育体制的确立
(二)国家主义公民教育思摁的复兴
二、当公民科遭遇党义科
(一)新增三民主义与党义科
(二)公民科的知识化处理
三、知识分子对公共文教空间的争取
(一)“新月”派的人权论战
(二)从识字抓起的乡村公民教育
第二节 身与心的规训
一、公民科的回归
(一)中小学公民科课程标准
(二)亲历公民科的记忆
二、公民训练的实施
(一)中小学公民训练标准
(二)公民训练实施个案
第三节 新生活的理想
一、新生活运动的发动
(一)身体美学与公共意识的改造
(二)新生活运动的实施策略与效果
二、新生活运动的提示
(一)人的思想行为的现代化是最深层的现代化
(二)对生活方式的规范不是通往现代公民之路
(三)可持续的公民教育是由国家办社会的教育
结论 推动中国公民教育课程诞生的结构与主体
第一节 现代化与教育的双重逻辑
一、公民科的外部认同
二、公民科的内部困境
第二节 中等社会与政治国家的博弈
一、中等群体的社会建构
二、政治国家的双赢努力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