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日本政府的行政环境
一、自然地理环境
日本国( JApAn)意为“日出之国”,又称樱花之国、火山地震之国。日本国旗为太阳旗,国徽即日本皇室徽章,为圆形,绘有 16瓣
黄色的菊花瓣,国鸟为绿雉,国家象征为天皇明仁( Akihito),首都为东京( Tokyo)。
日本是一个位于亚洲大陆东端、太平洋西岸的狭长弧状岛国,纵贯 3000千米,位于东经约 123o到 154o、北纬约 21o到 45.5o,西隔
黄海、日本海与朝鲜半岛、中国为邻,北隔宗谷海峡与俄罗斯的西伯利亚、萨哈林岛隔海相望,南边隔太平洋,有菲律宾、印度尼西
亚等国。特殊的地理位置使日本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日本领土由北海道、本洲、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和许多小岛屿组成,通称为日本列岛,面积约 37.7万多平方千米,占世界陆地面积的
1/400,约为中国面积的 1/26。日本列岛的地形、地貌有四大特点:第一,日本是个多山国家,山地和丘陵约占日本总面积的 80%;
第二,日本是个多火山的国家,全境有大小火山 200多座,其中 67座活火山,集中了全世界活火山的 1/10,昀著名的就是海拔 3776
米的富士山;第三,日本是个多地震的国家,由于处在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接处,日本地震频繁,全国平均每天约有 4次地震
发生;第四,日本的河流、湖泊众多,海岸线长而曲折,约 3万千米。
“日本的这种自然环境在日本国民的性格中留下了深刻的印痕。有限的土地,贫乏的资源使大和民族成为世界上昀勤劳俭朴的民族之
一;频繁的台风、地震、火山爆发,不仅使日本人有着强烈的,甚至有些神经质的危机感,而且锻炼了日本人面对变局泰然处之的适
应能力;岛国的孤立则使整个日本形成了一种同舟共济、患难与共的集团意识,同时还使日本人对外来文化惊人地敏感,一方面大量
地‘拿来’,另一方面又严格地区分什么是‘自己的’,什么是‘别人的’。所有这一切,无疑都是日本人性格中昀重要的特征。”
1
日本总人口约为 1.26亿,约占世界人口的 3%,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超过 300人,相当于世界人口平均密度的 10倍(41人/平方千米
),是世界上人口密度较高
1陆磊,吴有昌,胡若卿 . 日本富国之谜 . 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1994:72-73
的国家。日本的人口构成比较单纯,几乎都是“大和族”人,少数民族只有阿依努人(虾夷人)及一部分侨民。日本的人口分布主要
集中在以东京、横滨为中心的京滨地区,以大阪为中心的京阪神地区,以及以名古屋为中心的中京地区、濑户内海沿岸及九州工业区
。日本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 8%,日本百万人口以上的十大城市,几乎都集中在上述地区,有的地区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竟达 1100人
以上。高度的人口密度在各方面给日本的社会经济带来了影响:一方面农业的劳动力与土地的比率之高使农业与工业之间产生了悬殊
的生产率差距;另一方面由于人们彼此间的高频率接触,从而自然形成了紧密的信息网络,这种状况对形成国民统一的认识及普及农
业技术起到很大的作用。由于日本人口出生率逐年下降,死亡率也逐年下降,老年人口的增加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日本官方预测,
日本将出现青少年劳动力减少、劳动人口逐渐老化、老年人口对社会造成的负担越来越重现象1。
二、历史环境
日本拥有自己独特的历史进程。对日本历史的分期多种多样,日本教科书中
一般采用如下分期:原始社会为绳纹时代(新石器时代);古代社会包括小国林立
的弥生时代、形成古代国家的古坟时代、飞鸟时代、确立律令制国家的奈良时代,
以及以摄关政治、院政为特点的平安时代;中世社会包括实行幕府执政统治的镰
仓时代、形成守护大名的室町时代、完成全国统一的安土桃山时代;近世社会,
即确立了幕藩体制的江户时代;近代资本主义社会,即从明治维新至今。
古代社会的日本,于公元 4世纪建立了统一的国家“大和国”,并在 5世纪初
达到鼎盛时期。在“大和国”建立后的 200多年间,天皇氏族的统治权一直不稳
固,6世纪大权落入苏我氏族手中,推古天皇的外甥圣德太子为摄政。圣德太子
试图学习中国,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国家,为此他实行了一系列改革。
公元 604年,他制定了《十七条宪法》。宪法的内容多出自儒、法、道等诸子百家
以及佛教思想,采取道德训诫的形式,向官吏提出行为准则,目的是确立以天皇
为君主的国家秩序、君臣关系。
公元 645年,改革派中大兄皇子发动宫廷政变,剿灭了苏我虾夷和苏我入鹿(当时苏我氏族首领),拥立孝德天皇即位,改元大化。
第二年颁布诏书,实施改
革。诏书规定:废除部民制,变私地、私民为公地、公民;划定行政区划;整顿
军事、交通;实行中央集权制;废除氏姓制度,设国、郡、里等行政机构,制定
户籍,合理分配土地,实行班田收授法;实行租庸调制,建立新的征税制度。通
1王承云,郭鑫 . 日本城市旅游地理.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13:3,35
过大化革新,日本建立起了类似唐帝国那样的以天皇为绝对君主的中央集权制国家体制。到 8世纪的奈良时代(710~794年),以天
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达致鼎盛。平安时代( 794~1191年)开始出现与发展起许多独立的庄园,导致了政治上的封建割据,并随之
出现了新兴的武士势力。庄园的产生动摇了律令制的基础,大化革新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开始瓦解。
从 12世纪末至 1868年,日本处于中世纪的封建制度发展阶段,其特点是幕府统治的建立,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幕府逐渐成为公开的
、实际的政府,天皇则成为一个象征性的政府。江户幕府( 1603~1867年)是日本历史上昀后一个幕府,直到明治维新为止延续了
260多年。江户时代是日本古典文明的框架、社会的结构和体制、模式的“定型”时期,类似于中世纪的西欧文明。典型的封建制必须
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分封制度(类似公、侯、伯、子、男爵);二是领主 -农奴型庄园制,且有人身依附关系和契约关系。日本封建
制采用了自上而下,以土地私有、世袭制和“庇护与帮佣原则”为基础的等级分封制。在这个金字塔形的等级中,幕府将军是实际的
昀高统治者,将军将土地分给直属的大名,与他们形成封建的主从关系。大名之下有家臣藩士或武士,家臣之下又有家臣,直至士卒
。江户时代保留了天皇,只是天皇虽保持传统的权威,却失去了政治上和经济上的权力。江户时代还制定并强化了一个有一定弹性(
可流动)的社会等级制度,即“士农工商”四民的身份制度。日本中世纪的这种社会体制对日本的近代化及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9世纪中叶,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大举入侵日本。从 1854年美国迫使幕府签订《日美亲善条约》后,日本先后与英、俄、荷等国签订了
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至此,日本结束了 200多年的锁国政策。由于开国是被迫的,伤害了民族自尊心,许多藩士、浪人谴责幕府,主
张尊王攘夷,不久发展为轰轰烈烈的倒幕维新运动。 1868年,德川幕府被推翻,日本成立了以明治天皇为首的维新政府,史称“明治
维新”,它是日本从封建社会过渡到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转折点。
明治元年( 1868年)3月,天皇发布《五条誓文》,表明了新政府的基本方针。翌年,明治天皇迁都东京。为了富国强兵,新政府在
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实施了一系列维新改革。在政治方面,争取恢复中央集权;废藩置县,由中央任命府、县知事;士
农工商四民平等,平民可以拥有姓氏;彻底消灭武士阶层。在军事方面,建立军校,建立近代警察制度。在文化方面,倡导政教合一
,宣布神道为国教,建立以伊势神宫为昀高神社的神社制度,使神道成为国家的精神支柱。在教育方面,设立文部省(教育部),普
及义务教育和科学精神。 1877年创设了东京大学。在经济方面,实行土地改革,解除农民与地主的依附关系;实施殖产兴业政策,从
1870年到 1885年大约 15年时间,设立工部省、内务省,大办国有企业,扶植私营企业,引进技术,培养人才,大力发展资本主义经
济,使日本从一个封建国家迅速成为一个近代资本主义国家。
19世纪 70年代中期,日本发生了反对专制政治,争取资产阶级自由民主
权利的自由民主运动。明治政权迫于压力向君主立宪政体演变。 1885年废除太
政官制,实行内阁制。 1890年开设国会,日本式的君主立宪体制——近代天皇
制从此确立。但此时的日本政治和法制体制仍十分落后,国会控制不了内阁和
首相,文官政府很难控制军队的行为。同时在经济上存在严重的双重结构,并
导致了社会的双重结构。日本近代化造成的结构失衡即传统的武士精神、狭窄
的土地、贫乏的资源,导致强国以后的日本在 19世纪末到 20世纪中叶,连续
对邻国发动侵略战争。 1894年发动侵略中国的甲午战争, 1904年发动日俄战
争。甲午战争促进了日本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的过渡,日俄战争则促成这一过
渡的完成。 1910年,日本正式吞并朝鲜。 1931年制造“九·一八事变”,占领
中国东北三省。 1937年挑起“卢沟桥事变”,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 1941年发
动太平洋战争。 1945年 8月 15日,日本在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联合打击下,
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无条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日本利用“美援”,
迅速恢复了经济。 1972年 9月 25日,日本首相田中角荣首相访华,中日双方
发表联合声明,正式恢复邻交。
三、经济环境
(一)经济发展阶段
日本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世界中经济发展昀快的国家,成为仅次于
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其经济规模占世界的 1/7左右。大体而言,第二次世界
大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五个主要阶段: 1945~1955年的经济恢复阶段;
1956~1973年的高速增长阶段;1974~1982年的稳定增长阶段; 1983~1994年
的经济调整阶段;1995年至今的经济低迷到复苏阶段。
在经济复兴的开始,日本在美国占领当局的“间接统治”下,实行了战后改革,
包括改革初期实施非军事化,制定《和平宪法》,同时实施解散财阀、农地改革、劳
动立法三大民主改革。战后改革使日本在外力的推动下确立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和
平发展道路,并使市场竞争原理在除金融业外的大多数产业领域得以发挥作用,为整
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日本经济、社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为了恢复经济,日本政府
采取了一系列经济改革和政策措施。在抓农业生产的同时,重点发展轻工业和纺织工
业,对煤炭、钢铁等工业实行“倾斜生产方式”,并对重点产业部门实施价格补贴,
即对官定价格低于生产费用的差额部分实施补贴。到 1953年,日本的实际国民生产
总值( GNP)超过 1944年的水平;到 1955年,各项经济指标已经超过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从 1946年到 1955年的 10年间,国民生
产总值平均增长率达到 9.2%。
从 1956年开始,日本经济进入了高速增长期。从 1955年到 1973年将近 20年期间,平均年增长率保持在 10%以上。在将近 1/5世纪
的时间里,日本经济的增长率一直保持着世界昀高水平。国民生产总值 1967年超过英国和法国, 1968年超过联邦德国,1970年前后
,日本已经基本上实现了经济现代化。 1973年,日本实际国民生产总值达到 1946年的 11倍,达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 1934~1936
年)的 7.7倍。在整个经济高速增长时期,日本政府所推行的积极的干预政策发挥了巨大作用,共制订了 36个长期计划,影响昀大的
是《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它提出了“极大地提高国民生活水平和充分就业,为此必须极大地谋求经济的稳定增长”“十年后我国按
人口平均计算的国民收入为 20.8万日元,约达到现在两倍的水平”的目标。《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极大地鼓舞了日本国民的斗志,并
且为此后的政府政策确立了基本的框架。
1974年后,日本经济发展速度有所减慢,进入稳定增长期。 1973年 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石油生产国削减了石油产量,提高
了石油价格。从 11月份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陷入战后昀严重的经济危机,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期也宣布结束,并开始呈钝化趋势。
1975~1987年的实际平均增长率只有 4%,但仍高于美国、英国、法国等主要发达国家。为启动日本经济的发展,摆脱经济危机带来的
困境,日本政府从 1975年开始,连续多次采取“反萧条政策”。通过增加财政开支,扩大公共投资,对垄断资本减税,松动银根,发
行赤字公债,制定、修订种种法律等措施,刺激日本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1987年后,日本经济经历了内需主导型增长阶段及其后的泡沫经济萧条阶段。在 1985年 9月西方 5国财政部长会议之后,日元被迫大
幅度地升值。日本经济一度陷入了内外交困、前景暗淡的日元升值萧条之中。日本及时地进行了经济结构的调整,由外需主导型经济
向内需主导型经济转变,在继续保持外贸出超的同时,个人消费和设备投资等内需旺盛,经济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国民生产总值在世
界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由 20世纪 70年代的 8%上升为 90年代的 14%,其增长速度仍高于其他发达国家。1990年,日本继续保持了
两个世界第一:世界头号债权国(3280亿美元)和世界昀大贸易出超国( 635亿美元)。
内需主导型新增长阶段的发展过程,也是日本泡沫经济发展的过程。由于泡沫经济的结构性矛盾的继续发展,加之受世界经济衰退的
影响,从 1991年第二季度开始的日本经济进入了衰退阶段,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慢,产品库存增加,企业利润减少,企业倒闭剧增,
日本经济陷入了石油危机以来昀严重的经济危机之中。但日本经济基础较雄厚,并及时调整经济结构,至 1994年 10月停止倒退,进
入复苏阶段。 1997年下半年始,受金融危机的冲击,经济又陷入倒退、停滞状态。小渊惠三上台后,政府采取强烈的经济刺激政策,
日本经济自 1999年 4月开始回升,但好景不长, 2000年 8月开始走下坡路。自 2001
年以来,情况急剧恶化,森喜朗内阁宣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第一次处于“温
和的通货紧缩”(deflAtion)状态。
自 1995年以来,日本政府连续出台了三期《科学技术基本计划》并加以实施,在加速了日本科技快速发展的同时有力地带动了日本经
济的复苏,其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 2004年度恢复至 2.3%,2005年上升至 2.8%,经济增长迹象明显。
在世界各国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新形势下,“低碳经济”应运而生。
近年来日本将低碳经济视为一场经济和社会发展方式的深刻变革。 2007年 5
月,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提出将构筑低碳社会作为日本今后发展的方向。同年 6
月日本内阁通过了《 21世纪环境立国战略》,正式将实现低碳社会作为 2050年的
发展目标。
日本经济的起伏都是有原因可找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经济持续增长
的原因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点:1美国的援助和有利的国际条件;2相对稳定
的国内政局;3重视教育和人才、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4重视科学技术的发
展和国外先进科学技术的引进;5实行严格的科学管理。而日本经济陷入萧条
和迟迟难以复苏的原因,如从经济上看有以下几点:1未能适应世界经济全球
化的变化;2泡沫经济的后遗症难以治理;3间接金融难以向直接金融过渡;
4重视硬件技术,而忽视软件技术;5日元高汇率使日本变成寄生性国家。但实际上除了经济上的原因,还可能有更为严重的政治、
社会上的原因:1政府政策失衡(在“内需不足”的情况下采取增税、减少公共投资等紧缩财政的政策);2生活富裕,危机意识淡
漠;3战后教育使人的素质下降;4高龄化社会使社会负担大为加重;5行政制度改革使决策机制暂时失去效率;6政局动荡,缺乏
强有力的政治家 1。
(二)产业结构和工农业
日本把产业划分为三种:农、林、渔业等为第一产业,矿业、建筑业、制造业等为第二产业,商业、金融、保险、运输、医疗保健、
文化教育、公务及其他服务业为第三产业。日本产业的兴衰变化极其剧烈,同时使得各产业的就业者人数比例变化显著。1950年日本
第三产业就业者人数比例为 29.8%,到 1988年,第三产业人数比例已高达 58.5%。这就意味着,全体日本就业人员有一大半已不再从
事“物品的生产”,而是加入到“服务生产”即第三产业行列中去了。尤其是金融、保险、通信等部门备受择业青年的青睐。由于第
三产业人口的剧减,日本变
1曹书杰 . 日本国概况 . 大连:大连出版社, 2001:197-208;王承云,郭鑫,等 . 日本城市旅游地理 .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
出版社,2013:18-22;冯昭奎,林昶. 当代日本报告.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90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