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古代廉政文化集粹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7400486
  • 作      者:
    林岩编著
  • 出 版 社 :
    中国方正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内容介绍
  一般说来,廉政是为政者(多指官员)廉洁从政的意思,也有廉洁政治的含义。前者是对为政者普遍的行为准则、行事规范和道德要求,后者则是社会追求的基本目标,两者相辅相成,互为因果。至于文化,我们通常是指非物质形态的或者以物质形态为载体的精神产物,包括思想意识、价值观念、道德规范、习俗传统、宗教信仰等等,具有普遍认同、共同遵守、因因相袭、稳定传延的特征。
  《中国古代廉政文化集粹》包括思想篇、措施篇、事迹篇、惩戒篇、格言篇、对联篇、成语篇等内容,全面介绍了我国古代廉政文化的精髓。
展开
精彩书摘
  4.孔子:“节用爱人”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卫灵公》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年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始祖,被尊称为“圣人”和“万世师表”。
  孔子自幼家境贫寒,3岁丧父,是母亲颜氏将他抚养长大。后做小官,官职最高到主管鲁国的司法,此后便周游列国,晚年回到鲁国,进行讲学授徒,整理典籍,他的言论被其弟子收集于《论语》中。
  孔子的思想精华在于“仁政”和“德治”即“节用爱人”。在《论语.述而》中记载:“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集中体现了其廉政思想。
  孔子在《论语.学而》中说:“温、良、恭、俭、让”,把“俭”作为自己的人生态度之一。“节用”,即不奢侈,是指生活上革奢务俭,经济上节约财政开支,宽厚民力,使民以时,不掠夺农民,奖励生产等广‘节用”的经济思想也是治国施政的根本基础,因为为政奢侈,必导致伤财,伤财必害民,故爱民必先节用。节用之后,实施仁政才会有丰厚的经济基础。“节用”是薄敛的前提,孔子反对官府对民众过多的压榨,要求他们“惠民”、“敛以从薄”,这样百姓才能“近者悦,远者来”,国家也才能“足食、足民、民信之”。
  孔子认为,“君子不可以小知而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孔子指出,做官的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爱人”二字也是孔子以德治天下廉政思想的高度浓缩。“仁者爱人”、“为政以德”,直接把“仁:’与“爱”结合,反映了孔子要求执政者从自身做起的思想,“政者正也,子帅不正,孰敢不正”。孔子还具体指出了做官者应当具备的五种美德:一是施民以实惠而自己不贪求;二是使民劳作有度而不生怨言;三是行仁政;四是安泰白若而不傲慢;五是容貌威严但不让人生畏。同时应该摒弃的四种恶政是:“虐、暴、贼、有习(小气)”。
  孔子的“节用爱人”思想是我国古代廉政思想中的宝贵财富,我国历代廉吏无不以此为其廉政的基本出发点,极大地丰富了我国古代廉政思想的内涵,如“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曾激励了许多从政者廉洁白励,拒贿反贪,对后代臣民都产生了很大影响。
  ……
展开
目录
思想篇
措施篇
事迹篇
惩戒篇
格言篇
对联篇
成语篇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