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对台经贸政策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0825194
  • 作      者:
    张春英,肖冬华,蒋宗伟著
  • 出 版 社 :
    九州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作者简介

  张春英,1982年于湖北财经学院(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政治系毕业留校任教,2000年获评教授职称,主要从事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共党史专业研究生的培养及研究工作。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主要致力于国共两党关系和海峡两岸关系的研究,是国内关于该研究领域较早的研究者之一。在《中共党史研究》、《党的文献》、《台湾研究》、《军事历史》等学术刊物发表专业学术论文近百篇,独著、主编和主笔学术专著10多部,其中多项论著获得各种奖励。曾出版专著《海峡两岸关系史》。


  肖冬华,女,湖北孝感人,1980年4月出生,毕业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博士,现为南昌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主要从事经济史研究。


  蒋宗伟,男,河南南阳人,1973年出生,毕业于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为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台湾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研究。

展开
内容介绍

  《对台经贸政策研究》主要研究中共对台经贸政策的变迁。在框架结构上,本书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梳理中共对台经贸政策发生发展的历史进程和阶段划分,阐述中共对台经贸政策的实践。第二部分分别从两岸“三通”、战略、策略,以及新决策新举措等方面,进行专题研究。第三部分探讨了中共对台经贸政策制定实施的影响作用和经验。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对台经贸政策的提出及发展
  台湾和祖国大陆本属一体。但是由于种种原因。1949 年后两岸长期处于对立对峙状态。经济上的联系也不幸中断。这对双方的发展都造成一定损失。 1978 年12 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祖国大陆进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随之。解决台湾问题、实现海峡两岸的和平统一提上了议事日程。 在推进两岸关系发展的过程中。祖国大陆始终把两岸经贸交流放在重要地位。制定一系列方针政策。努力推进。 30 年来。大陆对台经贸政策大致经历了三个大的发展阶段。其间又有两个小的过渡阶段:提出两岸经贸交流思想主张及政策阶段?对台经贸政策向法制化建设的过渡?对台经贸政策的法制化建设阶段?开创政党交流模式及向和平发展阶段的过渡?和平发展———开创两岸经贸大交流大合作的新阶段。 在中共“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指引下。对台经贸政策不断发展。两岸经贸交流与合作不断深化。造福了两岸人民。为两岸的和平发展及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提出两岸经贸交流思想主张及政策阶段(1979 年~ )
  20 世纪70 年代后期。祖国大陆结束了十年“文革”的“左”倾错误。各方面工作走上正轨。并取得一定成绩。 在国际上。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国内工作和国际事务都取得重大成就。这就为解决台湾问题、争取祖国的和平统一创造了有利条件。 80 年代前后。中国共产党在提出“和平统一”祖国方针的同时。提出了关于两岸经贸交流的思想主张。相关部门制定配
  套措施。促进两岸经贸交流的实现。
  (一)两岸经贸交流思想主张提出的历史背景
  两岸经贸交流思想主张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提出的。
  首先。从两岸的内部环境看。
  祖国大陆方面。20 世纪70 年代后期。祖国大陆经历了结束过去、开创未来的历史性转变。 1976 年10 月。随着“四人帮”被粉碎。十年“文革”结束。纠正“左”倾错误、拨乱反正的工作逐步展开。 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是1978 年12月18 日至22 日。中共中央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 全会坚决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重新确立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这次会议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以来的“左”倾错误。“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① 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不仅需要一个和平、安定的内外环境。而且急需引进国外、境外的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及资金等。以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这就为中共对台政策的调整以及两岸经贸交流的实施。提供了基础和前提条件。
  在岛内方面。台湾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也有赖于大陆的新兴市场。 国民党退踞台湾后。在美国的支持与援助下。经过3 年的乱中求治。经济走出困境。基本恢复。 在其后的20 年中。台湾当局抓住了世界经济繁荣发展的时机。制定了较为适合本地区实际的经济发展战略。经济增长率以两位数字高速增长。促进了台湾经济的发展和起飞。到70 年代。台湾已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 进入80 年代。台湾经济进入转型升级阶段。即由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产业向资本密集型的高科技产业转变。并将机械工业、电子与资讯工业等作为策略性工业重点发展。 然而。由于台湾是一岛型经济。自身地域狭小。市场有限。对外依赖性较大。 而大陆正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且土地、人力资源丰厚。成为台湾产业转移、产品出口的腹地。
  两岸经济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两岸经贸交流。造福两岸人民。这是祖国大陆适时制定对台经贸政策以及两岸经贸交流实现和发展的实际基础。
  其次。从国际的外部环境看。中美关系改善并正式建交。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和两岸交往交流提供了外部条件。
  1949 年。中国国内战争的结果是国民党败退台湾及新中国的成立。 中国政治格局的改变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然而。美国出于战后冷战的需要。拒不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正当性。对中国实行遏制、围堵政策。特别是美国趁朝鲜战争爆发之机。派其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并对台湾采取一系列分离政策。 完成中国的统一大业纯属中国内政。美国的粗暴干涉。造成了台湾海峡地区长期的紧张和对峙局面。
  20 世纪70 年代前后。世界形势风云变幻。各种政治力量重新分化组合。出现新的格局。 由于美国在美苏争霸中。优势有所下降。而中苏交恶也为美国试图采取“联华制苏”的战略提供了时机。这就迫使美国调整与中国的关系。从中寻找出路。 中美关系的根本问题是台湾问题。 1972 年2 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28 日。中美两国在上海发表?中美联合公报?(即“上海公报”)。 公报中。美国承认一个中国的原则、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以及确认从台湾撤军的目标等。成为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基础。
  20 世纪70 年代后期。中美之间经过较为充分的磋商和磨合。双方正式建交的时机已经成熟。 1978 年12 月16 日(纽约时间12 月15 日)。中美双方同时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即“建交公报”)。宣布中美两国自1979 年1 月1 日起互相承认并建立外交关系。“建交公报”重申了“上海公报”中双方一致同意的各项原则。并明确宣布:“美利坚合众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在此范围内。美国人民将同台湾人民保持文化、商务和其他非官方关系。”①“建交公报”的发表。标志着美国正式接受了中国提出的建交三原则:美国与台湾当局“断交”、废除与台湾当局签订的“共同防御条约”、从台湾撤军。 虽然美国并不想完全撒手台湾。但中美关系正常化为海峡两岸关系的缓和、发展以及台海地区的和平营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第三。从祖国大陆对台政策的发展来看。既一以贯之。又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呈阶段性的发展。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对台经贸政策的提出及发展
一、提出两岸经贸交流思想主张及政策阶段(1979 年~ )
(一)两岸经贸交流思想主张提出的历史背景
(二)两岸经贸交流思想主张的提出
(三)促进两岸经贸交流的实现
二、对台经贸政策向法制化建设阶段过渡(1988 年~ )
(一)两岸经贸关系发展的有利条件
(二)国务院关于鼓励台湾同胞投资的规定的颁布
三、对台经贸政策走向法制化建设的发展阶段(1994 年~ )
(一)90 年代中共关于发展两岸经贸关系的思想主张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的颁布
(三)全国对台经济工作会议的召开
(四)发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实施细则
(五)两岸加入WTO 后对台经贸政策法规的完善和调整
四、开创政党交流平台模式向和平发展阶段过渡(2005 年~ )
(一)世纪之交的台海局势及祖国大陆对台政策的发展
(二)开创国共交流平台模式推进两岸互利双赢局面
五、和平发展———开创两岸经贸大交流大合作的新局面(2008 年~ )
(一)祖国大陆对台新的政策思维
(二)台湾政局发生重大积极变化
(三)国共两党高层领导人的会见
(四)努力开创两岸大交流、大合作的新局面
(五)推进两岸经贸交流合作的大发展


第二章 对台经贸政策的实践
一、两岸经贸实践的初步展开
(一)祖国大陆改革开放的新形势是两岸经贸交流开展的有利条件
(二)两岸间接贸易的开展
(三)台商投资大陆的起步
二、两岸经贸交流的发展
(一)祖国大陆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形势对两岸经贸交流的推动
(二)两岸经贸交流的发展
(三)“汪辜会谈”促进两岸交往交流
(四)两岸经贸交流的阻力
三、两岸经济领域全方位交流发展态势
(一)两岸贸易的发展
(二)台商投资大陆的新发展
(三)两岸农业合作
(四)两岸金融合作


第三章 推动两岸“三通”的方针政策
一、两岸“三通”主张及方针政策
(一)“三通”主张的提出
(二)推动实现两岸“三通”的方针政策
二、“三通”政策的实施及间接“三通”的实现
(一)两岸从相互隔绝到向间接“三通”的转变
(二)两岸间接“三通”的实现
三、两岸直接“三通”的障碍
(一)李登辉的分裂主义对两岸直接“三通”的阻挠
(二)陈水扁当局对两岸直接“三通”设置障碍
四、推动两岸直接“三通”的实现
(一)直接“三通”势在必行
(二)实现两岸直接“三通”的客观有利条件
(三)实现两岸直接“三通”的主观有利条件
(四)两岸直接“三通”的基本实现
(五)两岸直接“三通”的重大意义和影响


第四章 发展两岸经贸关系的战略
一、设立台商投资园区战略
(一)各类台商投资园区的设立
(二)台商投资园区的优势
(三)台商投资园区各具特色
(四)台商投资园区的联动集聚效应
二、全面推动惠台措施战略
(一)惠台措施的首次提出
(二)惠台措施的集中推出
(三)特殊情况下推出的惠台措施
三、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战略
(一)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战略的提出
(二)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
(三)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战略的实施
(四)构筑两岸交流合作的前沿平台
(五)打造两岸民间交流的大平台


第五章 发展两岸经贸关系的策略
一、“不以政治分歧去影响、干扰两岸经济合作”
(一)策略方针提出的背景
(二)祖国大陆首倡“不以政治分歧去影响、干扰两岸经济合作”
二、成立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的特殊政策
(一)成立台资企业协会特殊政策的出台
(二)各地台资企业协会的成立
(三)台资企业协会的特殊作用
三、“同等优先适当放宽”
(一)“同等优先适当放宽”原则的提出及实施
(二)两岸加入WTO 后继续实施“同等优先适当放宽”的原则
四、“搁置争议”
(一)“搁置争议”策略原则的提出
(二)“搁置争议”的内涵及实施
五、“先经后政”
(一)“先经后政”思路的提出及内涵
(二)“先经后政”实施的成效


第六章 扩大和深化两岸经贸交流合作的新决策新举措
一、制定实施反分裂国家法
(一)胡锦涛就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提出四点意见
(二)反分裂国家法的出台
二、中共邀请台湾“泛蓝”三党访大陆
(一)历史背景
(二)中共与台湾“泛蓝”三党共谋两岸和平发展
三、两岸携手共克全球金融危机
(一)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对两岸经济的影响
(二)两岸积极合作共同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决策
(三)将大陆台资企业纳入大陆扩大内需的政策范围
(四)对中小台资企业实施帮扶政策
(五)扩大和深化两岸旅游合作的举措
(六)扩大对台湾产品政策性采购的举措
四、推进两岸经济合作制度化
(一)两岸经济合作制度化是两岸经贸关系发展的必然结果
(二)建立两岸经济合作机制的提出与共识
(三)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协商
(四)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
(五)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签署的重大意义


第七章 两岸经贸交流合作的影响作用
一、两岸关系发展的主流
(一)两岸关系的僵局首先从经贸交流中突破
(二)在两岸政治关系停滞不前的情况下经贸交流合作成为两岸关系发展的主流
(三)和平发展阶段两岸经贸交流合作仍是两岸关系发展的重点
二、两岸经济共同发展的动力
(一)促进台湾经济转型升级给大陆经济发展注入活力
(二)加速两岸四地区域经济的整合
三、两岸人员往来和文化交流的纽带
(一)两岸人员往来联系的纽带
(二)带动两岸经贸与文化的连接和交融
四、做好台湾人民工作的重要途径
(一)台湾同胞从两岸经贸交流中获益是做好台湾人民工作的基础
(二)解决台湾基层民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是做好台湾人民工作的具体体现


第八章 对台经贸政策制定和实施的经验
一、科学决策适应形势发展不断制定积极的对台经贸政策措施
(一)两岸关系经贸先行
(二)适应内外形势的发展对台经贸政策纳入法制化轨道
(三)在克服全球金融危机中对台实施特殊的经贸政策和措施
二、突破障碍实施务实灵活的政策措施
(一)突破“台独”在两岸经贸交流上所设置的障碍
(二)实施务实灵活的政策措施
三、以人为本特别照顾台湾同胞的切身利益
(一)适时制定优惠政策照顾台湾同胞最直接和最现实的利益
(二)对台湾农民特别关怀的政策措施
四、服务台商促进台商大陆事业蓬勃发展
(一)从设立台商投资园区到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
(二)建立台商投诉协调机制依法维护台湾同胞的一切正当权益
五、互利双赢两岸经贸交流合作的动因和目的
(一)互利双赢对台经贸政策的出发点和目的
(二)两岸经贸交流合作的30 年也是两岸互利双赢的30 年
后 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