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党校科研精品文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党校版)》:
(四)厚德载物、尚中贵和的价值取向
与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进取精神并存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厚德载物、尚中贵和的价值取向。《周易》坤卦以大地承载万物的包容阐释了厚德载物的内涵。在乾卦以龙喻人,告诉我们君子要效天之后,坤卦在我们面前展示了一幅大地顺承天道、承载万物、生长万物的图画:君子还应该法地,以深厚的德行承担自己的责任。有了容载万物的气度和虚怀若谷的胸襟,才能达到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理想的中和之境。
在几千年的生存过程中,内乱外患此起彼伏,但中华民族仍屹立不倒,传承了不息的文化传统,延续了坚韧的民族生命,保持了如一的独立品格,就是因为有大爱精神。这种大爱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之根,它提倡一种真正无私的爱,一种超越性的爱——从爱自己到爱他人、爱社会、爱民族、爱国家、爱世界、爱整个人类生存的环境。人类只有树立大爱精神,才能与天地共同履行相应的责任,并列为三才,即荀子讲的“与天地参”的三才之道,从而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厚德载物的思想最先在《周易·坤·象传》中提出:“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君子观察到地势平缓厚重之象,就应该厚德法地,效法大地的坤道精神。《周易·坤·彖》日:“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坤道具有“含弘光大”四种精神,所以才能够成就顺承天的功业,万物才得以亨通顺利。所谓“含弘光大”,《伊川易传》解释为“含,包容也;弘,宽裕也;光,昭明也;大,博厚也”,也就是说,含是无所不包,弘是无所不有,光是无所不著,大是无所不被。“厚德载物”的本质就是喻指人们应该效法大地坤道的这种大爱精神,使自己的德行像大地一样深厚,像大地那样虚怀若谷,载育万物,容纳万物。
中国文化中也有追求中和的传统。中和是一种理想之境,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分而言之,“中”指思想方法,而“和”则指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的行为效果。《中庸》说:“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可知“中”本身并非喜怒哀乐,而是指对喜怒哀乐的持中状态,就是说对喜怒哀乐等情欲要有一个适度的控制,过度的喜不叫喜,过度的乐也不叫乐。朱熹注释说:“喜怒哀乐,情也;其未发,则性也。无所偏倚,故谓之中。”性即本性本来的状态。对喜怒哀乐能按应有状态掌握,无所偏倚,这就叫“中”,平时能持中,一旦表现出来,就能中节,这就叫和。因为效果的“和”决定于方法的“中”,所以程颐解释中庸一词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不易说的是不可更易,不是别的不可更改,而是“中”的原则不可更易。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