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农民工的代际分化、行为选择与市民化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30393968
  • 作      者:
    刘传江,董延芳著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内容介绍
  《中国经济和谐发展论丛:农民工的代际分化、行为选择与市民化》基于中国乡城劳动力“二阶段转移理论”和农民工问卷调查数据,重点探讨两代农民工在市民化进程中,受制度性因素、市民化意愿、市民化能力的影响,在劳动供给行为方面出现的不同,及其和迁移流动行为、身份定位行为交互影响进而对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产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构建测量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的数理模型和指标体系,测量和比较两代农民工的市民化进程,以此提出促进其市民化进程的政策框架、制度安排和具有可行性与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
  《中国经济和谐发展论丛:农民工的代际分化、行为选择与市民化》可供关注中国“三农问题”、人口流动与城镇化及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相关政府部门、学术界人士和研究生阅读与参考。
展开
精彩书摘
  企业实际存在两种劳动市场:一种是内部劳动市场,它具有首属劳动市场的性质,工资高、工作条件好、就业稳定、职业有保障、权利平等,在工作制度的行政管理上有适当的程序和规则,并有较多的晋升机会,其工资并不是由工人的边际劳动生产率决定,而是由职位本身决定,但由于历史和制度的原因,只有经过正规招聘的人员才能进入内部劳动市场;另一种是与内部劳动市场相对的外部劳动市场,它具有次属劳动市场的性质,工作条件差、就业变化大、要求苛刻、随意给予纪律处分以及晋升机会较小等。曾有研究论证了内部劳动市场对员工和公司都有利:对员工来说,他们可以取得工作安全、晋升的机会、股票收益和内部劳动市场提供的正当所得(刘传江和徐建玲,2006);对公司而言,他们可以降低劳动力周转率,提高招收和培训的效果,稳定熟练的企业团队,以有效推动企业的发展。与此同时,内部市场劳动力形成稳定强大的利益集团,与外部劳动市场形成以学历、技能等为主的严格界限,二者之间无法顺利流通,为实现企业或内部市场劳动力的集体利益,他们会共同对外部市场劳动力形成的利润进行瓜分,如采用低价工资、无福利待遇、临时工等方式进行劳动力雇佣。通过这些方式,企业实现低成本扩张、增强凝聚力、提高管理效率,但同时也加深了员工之间的不平等。统计结果表明,国有企业中正式职工内部和临时工内部的资源分配差距与企业的经济效益呈负相关,总体资源分配中,用于平等性的资源越多,企业经济效益越好,私有企业则呈现相反的趋势(张其仔,2000)。因此在企业内部,由于一开始所进入的市场不同,即使面临相同的工作,劳动者也不一定能取得相同的报酬。
  此外,内部劳动市场理论还解释了农民工为何得到企业培训的机会很少。诚然,劳动力教育和技能水平的提高可以改善企业绩效,而企业原则上可以依靠绩效的提高付给劳动者更多的薪金,经济利润的增加也使企业有更大的能力建立起用于培训、研发方面的基金,这样的投资会增加企业在未来市场的支配力,从而增加其未来利润以实现良性循环。但是,在完全流动的竞争劳动市场中,企业不愿意资助一般的培训,因为任何提供这种培训的企业都将处于经济劣势,企业更倾向于对内部市场劳动力进行专门的培训,因为他们拥有正规教育的背景,学习能力强,并且能够在企业中长期稳定地发展。除此以外,培训既可以使劳动力素质提高,也可以使企业产生超额利润,因此,最佳的选择是劳动者和企业共同承担培训费用和分享收益,但前提条件是二者存在长期的契约关系,并且受训者有能力承担部分培训费用,而这一特点仅在内部劳动市场具有。
  ……
展开
目录
总序
第1章 绪论
1.1 现实背景与理论研究
1.2 本书的选题价值、主要内容与研究思路

第2章 乡城劳动力转移“中国路径”上的农民工
2.1 乡城劳动力转移的“中国路径
2.2 “中国路径”转移中的农民工代际分化

第3章 不同代际农民工的行为选择:劳动供给
3.1 农民工的过度教育与收入效应
3.2 就业困境原因与市场三方分析
3.3 农民工的劳动供给及市场效应

第4章 不同代际农民工的行为选择:迁移流动
4.1 改革开放以来乡城劳动力转移格局的巨变
4.2 两代农民工不同的流向决策与隐性户籍墙
4.3 隐性户籍墙再探析:基于行为经济学视角

第5章 不同代际农民工的行为选择:身份定位
5.1 农民工的“被边缘化”与“自边缘化”
5.2 农民工身份定位的数理分析
5.3 农民工身份定位的实证研究
5.4 农民工的生存职业困境、空间地域流动与社会阶层固化
本章附录:推导过程与数学证明

第6章 对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的评价与分析
6.1 农民工市民化进程评价的基本问题
6.2 农民工市民化进程评价的基本框架
6.3 农民工市民化进程评价的实例

第7章 推进新时期农民工有序市民化的政策建议
7.1 农民工有序市民化是中国农民工问题的终结
7.2 打破循环陷阱应重点突破的制度性障碍
7.3 新时期农民工有序市民化促进工作的目标、重点和原则
7.4 促进新时期农民工有序市民化的政策措施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