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原道.第24辑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6077934
  • 作      者:
    陈明,朱汉民主编
  • 出 版 社 :
    东方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编辑推荐

  陈明、朱汉民主编之《原道》辑刊,自1994年创刊以来,专注阐扬华夏治理大智慧20年,专注求解中国治理真问题20年。20年来,《原道》辑刊秉持儒家立场情怀,兼收社会科学新知,关切公共领域议题,参赞治理秩序生发,日益成为当代儒家思想创发之首要平台和华夏治理正道发明之核心力量。

相关阅读:

《原道.第21辑》

《原道.第22辑》

《原道·第23辑》


展开
作者简介
   陈明,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副教授,哲学博士,《原道》主编, “原道文丛”主编,“原道”网站站长。著有《儒学的历史文化功能》、《儒者之维》、《浮生论学》(与李泽厚合著)等。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副教授,哲学博士,《原道》主编, “原道文丛”主编,“原道”网站站长。著有《儒学的历史文化功能》、《儒者之维》、《浮生论学》(与李泽厚合著)等。
展开
内容介绍
  《原道 第24辑》的主题是“国家建构与国族建构”,这也是《原道》持续多年关注的主题。最近有两件事进一步促使我对这一主题的深入思考。理论的清理、功能的定位、活动的组织都已经大大深化。其标志就是新康有为主义的出现。新康有为主义大有深意存焉。这表明大陆新儒家不再把五四的问题作为思考的起点,更不要说作为叙事对框架了。牟宗三他们的儒学是反五四的体系,而我们以国家建构国族建构为主题直接承接康有为。再就是对儒教的理论建构,则是对康的发展超越。如果说十年方克立的批评促进了儒学发展,今天他的批判已经意义不大了。干春松唐文明曾亦陈壁生等都已经成为大陆儒学的中坚力量。方克立之流无论在知识结构思维能力还是道德水准,都存在代差。这正是,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数重山。
展开
精彩书摘
  本辑的主题是“国家建构与国族建构”,这也是《原道》持续多年关注的主题。最近有两件事进一步促使我对这一主题的深入思考。7月30日,方克立团队在《中国社会科学报》发表《大陆新儒学思潮评议》一文。文章以“儒马关系”为中心,给大陆新儒学扣上“为儒家争夺文化领导权”、“以儒学、儒教取代马克思主义的主导意识形态地位”的大帽子,可谓完全失焦,更遑论文风之恶劣。事实上,近年来大陆儒学论述的趋势,不仅已超越对西方回应的被动,也已超越反马批右拒耶的否定性思考。这一切都被统摄在国家民族建构这个攸关中华民族复兴的主题之中。理论的清理、功能的定位、活动的组织都已经大大深化。其标志就是新康有为主义的出现。新康有为主义大有深意存焉。这表明大陆新儒家不再把五四的问题作为思考的起点,更不要说作为叙事对框架了。牟宗三他们的儒学是反五四的体系,而我们以国家建构国族建构为主题直接承接康有为。再就是对儒教的理论建构,则是对康的发展超越。如果说十年方克立的批评促进了儒学发展,今天他的批判已经意义不大了。干春松唐文明曾亦陈壁生等都已经成为大陆儒学的中坚力量。方克立之流无论在知识结构思维能力还是道德水准,都存在代差。这正是,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数重山。
  另一件事就是我退出了一个读书会的微群。在该群中,有人将政府在新疆的反恐行动以日军“三光政策”作比,还自认高贵。我斥其无知可笑反被骂暴徒。当年施琅事件中我被骂汉奸法西斯,前几天则有皇汉攻击我不维护汉族主体性。我认为,中国首先是一个地域概念,为居住在这块土地上的各民族所共有。国家建构国族建构是头等大事,其他都以此为基础前提。我们必须承认,儒家近年来在与自由主义的互动中做出的调整也是非常重要的成果。这是儒家对现代社会之适应性调整。当然,这也必然与原教旨主义儒家拉开距离。这是一个重要现象,表明的是儒家文化的丰富性与生命力。儒学应该追求对社会广泛深入的参与,而不是慕容复式的抱残守缺自我陶醉。
  有鉴于上述事实和理由,本辑首先推出了10篇主题论文。张龑从中国传统“家哲学”出发,反思了近代中国民族国家建构过程中秉承的个人本位律法,进而认为,中国传统家本位的“家律法”可以提供精神自由和社会秩序更少紧张的法治框架。韩伟以中共陕甘宁边区的实践为例,提出了“文化宪制”在民族融合中的意义与方向。张成以梁漱溟对近代中国三条建国道路、三种建国纲领的评述为依据,进一步反思了近代中国民族国家建构的道路问题。徐辰同样将视野放在近代史,通过民初宪法秩序危机之根源的深层次追问,反思和检讨了德国“制宪权”理论在近代中国限制转型中的命运与限度。我的老朋友朱汉民先生,同样贡献了近代湖湘士大夫重建中国文化主体性的努力及其启示。这组文章尽管视野各异,但都指向了国族建构中的文化主体性这一根本性问题。
  主题论文中的另一组,则将目光投向了更远处,同时也是更近处。常安检讨了中亚诸国国族建构中的政教关系问题,宋大琦则将目光聚焦在世界宗教革新史视野中的新疆问题,其问题意识不言而喻。另外3篇关于居民身份证记载“民族”信息的短文,更加贴近我们的主题。在肖雪和刘显忠分别介绍了卢旺达身份证“民族”一栏变迁和前苏联地区关于恢复身份证“民族”一栏的争论之后,王奇昌把话题拉回到当下,论证了在我国居民身份证上取消“民族”一栏的必要性。
  本辑刊载的其他论文也或多或少对“国家建构与国族建构”的主题有所关切。邬蕾对“孝”的原则与政治忠诚之关系的论述,吴欢对传统中国“理藩化夷”宪制的梳理,田飞龙对高全喜教授政治宪法学思想的诠释,陈彦军超越救亡与启蒙的话语对胡适与新儒家之关系进行的新探讨,以及刘国鹏以“新野蛮主义”对当代中国社会精神进行的诊断分析,都潜含着对“如何认识旧中国,如何构建新中国”这个梁漱溟之问的部分回应。
  此外,本辑还选刊了曾小明对魏晋名士身心之学思想意蕴的探究,杨虎对儒家情感论的再省察,杨浩对《北溪字义》与《孟子字义疏证》核心概念诠释的比较研究,刘振从人性的角度对宗教起源的重构,孔英民对《诗经》后稷形象政治意涵的阐发等。这些论题,也都是对儒学进行现代性“重述”的基础性工作。最后,本辑还发布了李菲辛劳整理的熊十力先生新发现书札,从中或许可以洞见这位新儒学大师的日常生活与内心世界。
  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
  《原道》将秉持学术公器之心,竭诚为同道学人服务。
  ……
展开
目录
“国家建构与国族建构”专题
张 龑 家的“律法”:祖国与主权国家之辨
韩 伟 文化宪制与民族融合:以陕甘宁为例
张 城 中国向何处去:梁漱溟对诸建国纲领之辨析
徐 辰 制宪权理论的反思:论民国初年宪法秩序危机的根源
朱汉民 近代湖湘士大夫重建中国文化主体性的启示
宋大琦 世界宗教革新史视野下的新疆问题思考
常 安 中亚诸国国族建构中的政教关系问题
肖 雪 卢旺达身份证“民族”一栏变迁
刘显忠 前苏联地区关于恢复身份证“民族”一栏的争论
王奇昌 在身份证上取消“民族”一栏必要性刍议
思想与学术
邬 蕾 论孝的原则与政治忠诚
曾小明 魏晋名士身心之学的思想意蕴
杨 虎 情性论:儒家情感论再省察
杨 浩 天理与义理:《北溪字义》与《孟子字义疏证》核心概念诠释之比较
刘国鹏 新野蛮主义:当代中国社会精神分析报告
吴 欢 传统中国“理藩化夷”宪制的基本规范与基本精神
刘 振 论宗教的人性起源和重新起源——从《礼物》到佛教中国化
孔英民 论《诗经》中后稷形象的政治意蕴
读书与评论
陈彦军 启蒙与救亡之外:胡适与儒家关系新探索
田飞龙 宪制发生学的思想史进路——高全喜教授政治宪法学思想的一个诠释
李 菲 熊十力新发现书札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