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海沧跨越:在共同缔造中提升社会治理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6150597
  • 作      者:
    徐勇主编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内容介绍
  厦门市海沧区是一个充满着活力的新兴城区,不仅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跨越,位居全国前列,而且通过共同缔造促使社会治理创新也有了大跨越,并领先于全国。我国的社会治理是逐级提升的。管理是1.0版,目的是建构秩序;服务是2.0版,目的是促进和谐。这两个版本的共同特征是政府主导。厦门海沧在共同缔造中创造的“互动共治”模式则是社会治理的3.0版,特点是在政府与社会良性互动中实现活而有序。《智库书系·海沧跨越:在共同缔造中提升社会治理》对海沧模式进行了详细的解读。
展开
精彩书摘
  (三)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要求
  政府角色及其治理方式的变化与转型,是现代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国家治理体系建构的核心问题。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概念首次被提出。同时,还提出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提高社会治理水平的新要求。
  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一字之差,却体现了政府治国理政观念和行为方式的一种深刻转变。当前中国社会管理的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传统的社会管理面临着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如大量的“单位人”转变为“社会人”、人口流动性极强、社会成员的价值取向多元化、群众的权利意识极度膨胀、地方重经济发展轻社会问题依然存在,等等。面对新情况,过去行之有效的管理理念、管理制度、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如今已经难以奏效。现存的许多体制机制也严重制约社会发展。因此,中国需要通过深化改革,建立现代化的国家治理体系,提高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实现从社会管理转向社会治理创新。形象地说,从“管理”到“治理”的跨越就是从“政府独唱,群众看戏”到“政府与群众大合唱”的转变。
  三应对挑战的地方实践与无奈
  面对严峻的挑战,‘中国政府一贯坚持改革,鼓励各地积极探索,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综观中国地方治理实践,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运动式治理、维稳式治理、给予式治理和参与式治理。
  (一)运动式治理
  运动式治理是中国社会治理的常见方式。当社会出现突发事件、社会问题、社会危机,抑或是要进行社会改革时,中央或地方政府往往会采取“运动式治理”的方式来解决。“集中整治”、“专项治理”、“严打”等词语经常见诸报端,这种以发起运动的方式来治理社会可以说是“中国特色”。运动式治理可以在短时间内充分调动资源,“集中力量办大事”。从这一方面来说,运动式治理可谓是一项高效的社会治理方式。但这种方式的弱点也显而易见,其强势、固化,甚至可能武断的方式,因为缺少民主的根基,犹如空中楼阁,终究是不能持久的。一些地方官员,“新官上任三把火”,为了展示自己的施政理念,往往以运动的方式推动工作落实。在运动中产生的很多制度也因为缺乏充分的前期调研和论证,不过昙花一现。前几年重庆的“唱红打黑”运动就是运动式治理的一个例子。
  (二)维稳式治理
  当前社会处于矛盾凸显期,在“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下,许多地方政府将“不出事”作为社会治理的最高目标。维稳是实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手段,而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是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然而,有些地方政府片面地将“社会治理”理解为“社会问题管理”和“社会危机管理”,过分追求“社会治安、社会稳定”,强调社会治理的维稳功能,结果将社会治理变为政治控制,基层政府习惯采用拦、堵、阻的方式,而不是通过调动社会组织和人民群众的积极性,运用疏导、培育、谈判和协商这种基层自治和政府管理互动的模式来实现基层社会治理。特别是在珠三角、长三角和沿海地区等流动人日多、人口异质性大、社会矛盾集中的地区,维稳的成本巨大,但仍然面临“越维越不稳”的怪圈。
  ……
展开
目录
导论
理论篇
第一章 全面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
一 快速发展中的“厦门困境”
二 突破困境的“艰难探索”
三 适应转型的整体方略:共同缔造
第二章 搭建系统的基层社会治理框架
一 转变观念,凝聚创新治理的大共识
二 强化领导,搭建系统治理的强班子
三 先行先试,寻找新型治理的新路子
四 全面铺开,重构社会治理的新体系
第三章 努力实现基层政府的自我革新
一 革新:从任务型政府到服务型政府
二 整合:从碎片化管理到综合性服务
三 互动:从单向度管控到双向性联动
第四章 扎实推动官民共谋尊重民意
一 由“政府配餐”到“群众点单”
二 以民意为导向实现规划共谋
三 以民心为目标促进服务共谋
四 以民本为核心推动管理共谋
第五章 积极探索微治理借助民力
一 从包揽式管理到微治理
二 以微组织扩大微治参与
三 以微行动落实微治内容
四 以微机制保障微治运转
第六章 深入开展群众共评倾听民声
一 从“政核官定”到“众议民评”
二 焦点评议,撬动治理乏力僵局
三 过程评判,确立治理行动规范
四 典型评选,提升基层治理品质
第七章 切实促进成果共享惠及民生
一 安居乐业新气象,生活品质共提高
二 健康生态新空间,自然环境共受益
三 和谐共融新氛围,参与文化共成长
四 平安有序新保障,法治文明共分享

个案篇
村落自治:探索村民自治的有效模式——基于对西山社“美丽厦门·共同缔造”活动的实地调查
自治落地:村落自治的有效运作——基于温厝社区山后社缔造工作的调研
微自治,让居民自治落地——基于兴旺社区“共同缔造”实践的调查
自治进城:城镇化进程中的渔民上岸与社区融合——基于海沧绿苑小区渔民安置户的调查
业主自治:老旧小区自治落地的路径探索——基于海发社区文圃花园的调查与研究
小场所大服务:外来人口治理路径的新探索——基于海沧新阳街道新厦门人综合体的个案调查

经验篇
互动共治:重构基层社会治理新体系——厦门海沧“共同缔造”实践的思考与启示
激活社会,让自治运转起来——厦门市海沧区“美丽厦门·共同缔造”试点项目的调查与思考
微自治:创新社会治理的微观内容——厦门海沧兴旺社区“共同缔造”实践的思考与启示
以微治理推动社区治理创新——厦门市海沧区的改革与探索
以公民精神培育助推社会有序参与——基于厦门市海沧街道“引导型参与”的调查与研究
共同缔造法:群众路线的创新型实践——厦门海沧推动群众参与治理的经验与启示
把群众组织起来实现“共同缔造”——东孚镇寨后村西山社“农民组织化”的探索
结论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