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产化的社会建设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0072826
  • 作      者:
    颜烨著
  • 出 版 社 :
    世界图书出版广东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作者简介
  颜烨,男,1969年生,湖南衡南人,(国家安监总局)华北科技学院教授。2008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社会学专业博士毕业。主要从事社会结构与社会建设、安全社会学研究。中国社会学会劳动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理事、社会建设研究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农村社会学研究会理事。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社会结构研究”课题组主要成员。
  已先后发表专业论文70余篇,出版专著2部,参著3部。已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5项,参与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项、其他项目10余项。获得省部级研究成果一等奖3项(主持完成1项)、二等奖2项(独立完成1项)、三等奖1项(参与)。
  2012年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3年荣获省级社会科学优秀青年专家称号。
展开
内容介绍
  《中产化的社会建设》的文章和报告均是在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前完成,很多思想观点与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基本吻合,体现了学术研究的超前性和探索性;但愿本书在宣贯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方面起到很好的作用。
展开
精彩书摘
  (二)民生思想的演进及其社会建设意蕴
  民生政策主张具有不同时期的政治历史演进。早在1905年8月,孙中山在中国同盟会创立之初就提出“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思想,并指出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一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便是。”①同年11月,在同盟会《民报》发刊词里,他撰文指出,“民生”就是“平均地权”,要“核定低价,涨价归公”。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学说表明了中国早期资产阶级的土地革命主张,并作为“民族”(夺取政权)、“民权”(建立政权)两者的重要补充和发展(巩固政权),反映了当时资产阶级革命家对世界潮流的敏锐反应和力图维护人民利益的良好愿望。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通过的《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重新阐述了他的“三民主义”思想即“新三民主义”,提出“平均地权”、实现“耕者有其田”的思想,主张“节制资本”、关注国计民生,反映了当时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新思考和新发展。
  中国共产党在历次革命战争中,始终坚持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先后通过“土地革命”、“土地改革”作为民主革命的中心任务,“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调动广大农民参与革命的热情,最后取得革命成功。中共七大代表会上,毛泽东口头上提出要关注“国民生计”问题。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中共通过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极大地促进了工业、农业、商业的社会变革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大大解放和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开辟了广阔前景。中共作为执政党,在刘少奇所作的八大政治报告中认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明确提出要关注“国计民生”,把“民生”等同于“国家大计”。
  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等中共中央领导一直强调要把“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检验和判断党和政府各方面工作得失成败的“三个标准”之一,实行“三步走”的战略步骤,从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开始,着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自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执政党始终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人民生活质量作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针对就业、收入分配、消费、社会保障、住房、交通等问题日益突出,先后在十六大报告中提出“就业是民生之本”,十七大报告首次以专门篇章提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提出“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
  总体看,中共自立党以来,从革命时期重点关注土地这个“命根子”,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重点关注人民安居乐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始终没有放弃民生事业的建设和发展,而且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进入新世纪以来,所针对的民生事业建设的内容越来越具体,思路越来越明晰。但毋庸讳言,民生事业发展走过一些弯路,出现了一些失误。时至今日,民生问题再次提上重要日程,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反映了时代的发展、人民需求的提升,体现了民生的重要性和时代内涵,其目的就是要使得全民业有所就、劳有所得、学有所教、住有所居、病有所医、老有所养、行有所载、信有所通。这对当前加强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从社会建设的资源性交集看
  同社会管理、社会组织、社区、社会体制、社会结构等方面不同,民生事业与社会事业一样,承载着主体行动的基本资源和机会,因而在社会建设中具有基础性的功能意义。也因此,其他各方面都与民生息息相关,比如,同样涉及民生事业体制的改革和完善,涉及民生的社会结构,涉及民生事业的社会管理(如吃住穿的,是否安全健康放心>等。
  2.从社会建设的主体和对象看
  社会建设的主体是人民群众,推进社会建设的基本力量同样是人民群众尤其是社会中产阶级这股中坚力量;社会建设的基本对象也是人民群众,其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广大人民群众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达到社会和谐。因此说,基本主体、对象的物质性需求的满足,是社会建设的基础;没有丰衣足食、幸福安康的广大中产阶级,社会现代化建设是不可能完成和实现的。政府只是社会建设的主导性力量。
  3.从当前中国社会建设难题看
  改革开放30多年来,社会物质极大丰富,人民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普遍提高和改善,全社会总体达到小康,但是也出现一时难以解决的就业难、创收难、住房难、物价涨、消费高、交通烦、社保低等诸多民生问题,民生资源和机会处于“被给予”、“被剥夺”的状态,所有这些都持续困扰着广大社会中下层人们。这些基本生活问题如果长期得不到解决,社会中下层就无法上升到真正意义的中产阶级,也就形成不了现代社会结构;所谓“阶级”与“社会”共生,①在今天中国看来,其实就是要发展强大中产阶层,以推进社会建设、社会现代化,否则就是一句空话。因而,全社会着手从民生这一基础工作抓起,就像当年经济建设从农业农村人手一样,等于找到了社会建设的“突破口”。也因此,中共十七大提出“推进和改善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
展开
目录
社会建设总论
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的战略思考
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的比较及其启示
中产主义:“罗斯福新政”及其启示
中产主义:社会建设突围政经市场的核心议题

社会建设分论
当代中国人口结构变迁
当代中国居民收入分配结构变迁
当代中国民生事业建设
当代中国社会力量兴办公益事业
转型中国社会资本的类型及其生成条件与机制
转型期干群关系的阶层透视
国有企业劳动关系的阶层化转型
和谐社会呼唤良性精英循环
当今中国大学内部的结构性反思

地方社会建设
北京市居民收入分配结构变迁
北京市文化结构变迁与趋势
成都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建设的经验和展望
北碚区社区建设调查断想
晋江政府管理现代化变迁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