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毛泽东的坚忍不拔与不惧危险
在陈独秀和李大钊面前,毛泽东是一位青年才俊。这两位中国共产党的创建者并不知道,正是这位青年继承、开创了他们所创政党的全新局面并走向了一次又一次的辉煌。
在斗争精神方面,毛泽东丝毫不逊于陈独秀,敢于反抗权威,是他们自小就有的一种性格特征。毛泽东的父亲是位兼做生意的富农,并不希望儿子读太多的书,希望他多干活挣钱。然而,毛泽东嗜书如命,在与父亲的斗争中,他不但干活更多,让父亲无法驳斥,而且读书也越来越精进。正是他坚忍不拔的意志,支撑起了与父亲的“战斗”。
1910年秋,已经17岁的毛泽东冲破父亲的重重阻拦,毅然出外求学。临行前抄了一首诗留给父亲:“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为了理想,即使埋骨异乡,他也无所畏惧。高远的志向和不惧怕任何困苦的精神使毛泽东迈向了更广阔的外部世界。
1913年,毛泽东考入湖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后并入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毛泽东在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上学时常对人说,“丈夫要为天下奇,即读奇书,交奇友,创奇事,做个奇男子”。于是,同学们用谐音给他起了个外号,叫“毛奇”。1917年6月,“一师”开展人物互选活动,包括德、智、体三个方面近20个项目。全校400多名学生参加,当选者34人,毛泽东得票最高,在德、智、体三方面都有项目得票者,只有他一人。而胆识一项,则为他独有。
1917年年底,在军阀混战中,长沙出现了无政府状态,往往一夕数惊,市民生活在惶恐之中。“一师”准备组织师生到城东避乱,毛泽东却力言不可,他认为离开学校反而危险更大,留在学校才能保证安全。在师生们的推荐下,毛泽东组织起一支学生志愿军来护校。一天,一群数千人的溃兵聚集在离“一师”不远处,想要进城抢劫。乱兵一旦人城,长沙必遭严重的破坏,学校也很难幸免于难,师生们都非常紧张。然而毛泽东却异常稳重,他心生一计,组织学生志愿军数百人,拿上木枪,占领了溃兵驻地周围的几个山头,对其形成包围之势。并联络警察用真枪对溃兵进行射击,学生们则点燃鞭炮佯装万枪齐发的音响效果,并齐声高喊:“你们被包围了,快投降吧!”溃兵又饿又累,在夜幕之下辨别不清真假,以为真的被大军包围,对方的火力还很强大,于是失去了突围的信心,全体缴械投降。
初次与“敌军”对阵就彰显出毛泽东过人的胆识。这种胆识并不是与生俱来,而是后天学识、阅历和强大精神的支撑。
杨开慧是毛泽东的妻子,他们1920年结婚,1922年长子毛岸英出生。1921年中共一大后,毛泽东更加积极地参与各种运动,发展党的组织,经常在外边忙碌,与杨开慧逐渐聚少离多。毛泽东在1923年的一首词中写道:“挥手从兹去,更哪堪凄然相向”,“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
毛泽东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但他的许多朋友并不认同,因此他与先前的很多朋友走向了思想的决裂。这让他非常痛苦,尤其是与他共同创办新民学会的萧子升的分歧。从毛泽东进湖南“一师”后,二人就成为挚友,几乎朝夕与共,在一起有说不完的话。在主义的选择上,毛泽东与萧子升发生了激烈的争论,二人争论过后都很难过,哭哭笑笑,但毛泽东出于对朋友的珍惜,一直尝试说服他赞同自己。在出发去上海参加中共一大的前夜,毛泽东还在劝说萧子升,二人同榻而卧,谈到黎明,仍未说服。毛泽东只好和何叔衡一起去参加中共一大。
为了党的工作和革命理想,情感丰沛的毛泽东经常面临离亲别友的巨大痛苦。这是中共早期党员具备的一种牺牲精神的鲜明体现。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