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态蓝皮书: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2014)》:
(七)市场化促进了人们对契约观念的认同
随着中国社会城镇化的推进,熟人社会成为陌生人社会,与之相适应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应该发生相应的改变,从熟人之间以经验和关系联结的社会向信任和契约维系的社会转变。法律、制度是现代社会、市场经济良性运行的系统性保障,而这种运行系统的建立和培育的关键是社会的主体人的推动和适应。从价值观的层面就是每个人对于契约的尊重和遵从,这要依靠社会契约观念的逐步培育和形成。
社会契约的测量采用社会心态研究课题组的自变问卷,共20个题目,主要考察经济、商业和公共事务中人们对于规则和地位的态度。记分采用5点量表,得分越大表示契约观念越强。结果显示,黑龙江980名被调查者在契约观念上的平均得分为3.81分,898名深圳被调查者在契约观念上的平均得分为3.88分,高于黑龙江被调查者,统计分析发现两地在契约观念上的差异极其显著。进一步分析黑龙江被调查者中哈尔滨市和垦区的样本发现,哈尔滨市样本的平均得分为3.81分,垦区样本的平均得分为3.82分,非常接近,且经过统计检验两样本之间没有显著差异。从这一结果看,被调查对象契约观念的得分处于比较赞成水平,市场化程度更高的深圳被调查者在契约观念上得分更高,说明在市场化进程中人们对于契约观念的认同程度在逐渐提高。
(八)人类中心主义的环境价值观较低
环境问题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并从最初的具有可视性的区域性公害,日益演变为全球性的不具可视性的环境危机,对整个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构成了越来越大的威胁。如果没有价值范式上的转移,即从“人类例外范式”转移到“新生态范式”,解决环境问题的前景是非常不乐观的。所谓“人类例外范式”的价值观,它并不看重环境因素对于人类社会的影响和制约。该范式的大致观点是:人类不同于其他动物,它是独一无二的,因为它有文化;文化的积累意味着进步可以无限制继续下去,并使所有的社会问题(包括环境问题)最终可以得到解决。“新生态范式”的价值观非常强调环境因素对于人类社会的影响和制约。它的基本预设是:社会生活是由许多相互依存的生物群落构成的,人类只是众多物种中的一种;世界是有限度的,因此,经济增长、社会进步以及其他社会现象,都存在自然的和生物学上的潜在限制(吴建平等,2012)。
环境保护工作最为要紧的是树立全民的环保意识,而人们的环保意识又是由民众内在的环境价值观念决定的,而要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就要了解民众的环境价值观念,从而有的放矢地进行环保宣传和动员。
在对北京市西城区510名居民进行随机抽样的问卷调查中,采用新生态范式量表进行测量。结果显示,在新生态范式量表所测量的五个方面中,居民对“生态危机”的关注最高(为5点量表的3.92分),居民比较认同我们正面临由滥用和破坏环境带来的生态危机的严重性,并为之担忧;被调查居民对“自然平衡”方面的关注度也较高(3.88分),被调查者认为自然界有着脆弱的生态平衡,需要保护,不应随意破坏;“增长极限”也得到了居民的认同和关注(3.68分),人们认同地球有一个承载极限,人口的膨胀和资源肆意开采都会导致地球濒临崩溃的边缘;此外,人们对“非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也较为认同(3.67分),认为人类与自然界的其他生物拥有同等的生存的权利,不能为满足自身的欲望而随意改变自然环境;“人类例外主义”价值观的得分较低(2.54分),说明人们并不认为人类能完全控制自然,人类活动需要遵循自然规律。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