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尔·盖茨夏季书单中,一部深刻揭露社会现象的经典作品!
北师大心理学院许燕院长、金盛华教授推荐!
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哥伦比亚大学专家教授联袂推荐!
美国国家心理健康协会、儿童保护基金会、罗素?赛奇基金会、《美国前景》杂志倾情推荐!
《刻板印象》揭露了一个事实:我们生来戴着有色眼镜,同时又遭受着各种偏见。
《刻板印象》根植于社会规律,凝结了斯蒂尔教授二十年的观察和研究,在最后提示了对抗身份压力、走出思维误区的方法。
无论是阅读价值、还是对我们旧观念的巨大震撼,《刻板印象》都是一部堪比《乌合之众》的经典作品。
跨越民族、宗教、价值观的限制、超越偏见、歧视、有色眼镜的阻碍,正视将我们联系在一起的种种身份,
这种种刻板印象是一种无所不在的社会效应,在不知不觉中对你的人生机遇造成深远的影响——当这种身份的压力加诸你自己时,你会担心别人对你的看法,从而焦虑和分心,表现越来越差!
社会心理学家、哥伦比亚大学教务长克劳德 M.斯蒂尔敏锐地捕捉到了有关社会身份的微妙迹象,并在《刻板印象》中以第一人称的视角带您去回顾这个谜团被解开的过程,探究 “社会身份”如何以出人意料的方式影响着我们,使我们心负重压、焦虑不安;我们还要一起学习一些能够化解刻板印象影响的神奇策略。
现在,我们不必再默默受害了。
我们可以学会如何抛弃歧视、肯定彼此的价值、用学习的态度去接触不同的身份,让女孩子对数学充满信心、贫困的孩子不再低着头行走,让我们的朋友和家人的生活更加美好。
第3章
纵 览:
无所不在的刻板印象威胁
1 媒体对西雅图超音速队的评价是如何大逆转的
1978年我还居住在西雅图,那年西雅图超音速队闯入了NBA总决赛。第二年他们终于夺得了总冠军的头衔。然而在这一段辉煌之后他们却迎来了长时间的沉寂。在1977~1978赛季,超音速队5胜17负的开端实际上并不让人乐观。接着超音速队俱乐部的管理层解雇了当时的教练并且聘用了一名新教练,他就是年纪轻轻的兰尼?威尔肯斯(Lenny Wilkens),几年前他也担任过该队的助理教练。球员阵容没有任何调整,唯一的变化就是威尔肯斯,但是这一变化立刻就为球队带来了胜利的转机。在威尔肯斯的执教下,球队取得了42胜18负的佳绩。超音速队以常规赛47胜35负的战绩打入季后赛。虽然在争夺总冠军头衔的第七场决赛中因最后几秒钟输掉6分而无缘冠军,但是扭转乾坤般的成绩变化还是揭示出:仅仅是一个人员的变动(威尔肯斯的加入)就能让整个队伍重整旗鼓,焕发新的生机。
不过更有趣的是,在球队出现天翻地覆的变化之后,媒体对他们的报道也随之逆转。在球队出现好转之前,当地体育记者用尽了最难听的语言来形容球队队员。控球后卫能够很好地传球,但是无法突破到篮下。大前锋的投篮距离太远,而且会轻易丢掉近在篮下的前场篮板球。体育记者是从观察者的角度进行报道的。他们总是从他们的视角出发去解释场上的情况,他们习惯于从球员自身以及球员的特征入手来寻找原因。但是他们的解释有失偏颇,很明显,他们过于强调球员的缺陷以及负面的特征。
随着教练的更换,超音速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随之,体育记者要对比赛的胜利进行分析,而不再是分析失败的原因。他们关于队员特征的描述也变得不一样了。他们对同一名球员的描述与一个月之前截然不同,现在他们的缺点变成了他们的优势。现在控球后卫突破不到篮下反倒证明了他能够出色地掌控全场局势,而大前锋前场篮板球成功率低的问题摇身一变,成了他出色的外线投篮附带的一个小小代价,中锋跑动不足反倒造就了他的篮下稳定性,使他成为篮下一道坚不可摧的屏障。等到球队打入总决赛的时候,体育记者简直把球队每个位置上的球员都描述成了天才。
为了理解少数族裔学生和女性学生学业表现受抑制的原因,我们可以将其与1977~1978赛季初期的超音速队所受到的束缚来进行类比。无论对于前者还是后者,人们在对其原因进行解释的时候,都采取的是旁观者的角度,而且人们都爱对各种糟糕的表现进行议论,却从来不谈及成功的方面。在这种舆论环境中,只有用学生自身的缺陷来解释他们的学业困境才显得合理,就好像球员的不足是超音速队在赛季初期表现欠佳的唯一合理解释。从这种角度来解释问题其实是大家习以为常的方式。一旦要从心理层面去分析少数群体学生或者女性学生的学业表现欠佳问题,人们就会从学生自身去找原因,这种思维方式就像幽灵一样盘踞在我们的研究之上。
2 被钉在脑门上的名声
在思想史学家达丽尔?斯科特(Daryl Scott)的著作《轻蔑与怜悯》(Contempt and Pity)中,她从非洲裔美国人的经历入手,深刻透视了这种用于解释问题的由来已久的思维模式。与前面提到的体育记者们类似,社会学家在整个20世纪都在观察并努力解释黑人的各种负面经历(无论是经济方面、社会方面、教育方面还是医疗方面)。斯科特指出,这些社会学家与体育记者相似,他们总倾向于关注个人的短处,似乎一个缺点就足以解释一切,这种思维方式被斯科特称为“精神诋毁”(psychic damage)。
其实这种观点并不陌生,20世纪中期伟大的社会心理学家戈登?阿尔伯特(Gordon Allport)也提出过类似的观点,而且他的观点简明扼要,“一个人的名声(无论这种名声客观与否)总要被别人强行钉在他的脑门上,而且这名声总要跟性格扯上点关系”。所以说,社会投射给黑人群体的意象(比如黑人具有攻击性、黑人缺乏智慧等)深深地伤害了黑人的心灵。当黑人反复暴露在这样的环境中,这种意象就会被“内化”,也就是说,黑人会暗自接受这种社会强加给自己群体的意象,更糟的是,他们会认为这种意象不单适用于群体、也适用于他们自身。这种内化过程会引发对个人特质的破坏性作用,比如引发低自尊、低期待、动机不足、自我怀疑以及诸多类似的特质。而这些不好的特质又会进一步导致一系列不良后果,比如:高失业率、婚姻失败、学业不佳甚至是犯罪。
正如斯科特所说,这种观点不仅仅是一个科学观点,它还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观点,它是一种真实存在的刻板印象,正是这种观点、这种刻板印象导致受到负面评价的群体最终的失败。按照这种观点来说,如果黑人学生(或者女性学生)的学业表现没有达到预期(比如依据学习能力对大学学业表现所作的预估),那么只能从他们个人心理层面的缺陷去寻找原因(比如缺乏自信、缺乏期待、自我设障等)。这种观点来源于旁观者视角,而且这种观点日复一日地得到人们的习惯和社会传统的支持。在我努力构想下一步研究计划的时候,我总是难以逃脱这种观点的影响。
3 刻板印象威胁只对女性有效吗?
1978年西雅图的体育记者们终于突破了他们固有的报道模式。他们开始变得实事求是,不过导致这种转变的原因并非是体育记者们的洞察力,而是因为超音速队以同样的球员阵容开始赢得胜利了。这样一来事情就很明了,球员的缺陷并不是导致球队前期失利的唯一原因。当然了,体育记者们的报道也不是完全错误的。球员的确是各有其不足,而这种不足也确实对球队的失利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不过回过头来说,这些不足并不是失败的唯一原因。一定还有其他原因,这正是威尔肯斯所找到的症结。
西雅图的体育记者们在见证了球队的成功后产生了巨大的转变,我也一样,我对少数族裔大学生和女性大学生的学业表现的观察和解释也总是随事实而不断发生变化。我并不是说这些学生自身没有缺陷。我们社会中的教育向来不是平等的,无论是从获取教育的机会,还是从教育的质量上来说都存在不平等。社会经济层面的劣势、社会实践的隔离、文化背景的限制都可以导致某些特定的群体缺乏教育机会。过去是这样,如今仍然是这样。这种差异很可能导致特定的群体缺乏某种相应的技能,这就足以影响该群体在大学中的表现,这也应该引起研究者们的注意。尽管如此,我在研究过程中发现的各种事实都说明这些缺陷和不足绝不是唯一的原因。
有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那就是我们选取实验被试的标准很高。被试的教育背景都很好,不存在能力不足的情况,也没有动机不足的情况。无论从哪种标准来看,他们没有明显的心理方面的或者能力方面的缺陷。他们是经过严格选拔才进入国内一流院校的学生,他们在全国范围内都可以算得上是出类拔萃。不过,我们还是看到,在密歇根大学的课堂中,无论是能力更强的学生还是能力稍弱的学生都存在学业表现欠佳的问题,而且正如很多研究论文所提到的,绝大多数高校都存在这一现象。这些事实都在与缺陷论抗衡,缺陷并不足以解释我的所见所闻以及我的研究结论。
我决定不要过于关注缺陷论,我需要先解答一个更基本的问题。我需要知道,我和斯蒂文在研究中发现的关于女性数学表现受污名效应抑制的结论是否能够推广到其他群体。如果还有其他群体的能力受到广泛的负面评价,那么污名效应压力是否会影响他们的表现?比如说,它是否会影响非洲裔美国人在高难度测验中的表现?别忘了,正是这一群体在学业中遇到的困境触发了我们的整个研究。
4 黑人群体面临的身份压力也浮出水面
在1991年的这个时候,我再一次举家搬迁。我从坐落在安娜堡市的密歇根大学搬到了斯坦福大学,这次我们搬回了全家挚爱的西海岸。跟我一起来到斯坦福大学的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同事,他叫约书亚?阿伦森(Joshua Aronson),那时刚刚从普林斯顿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现在他已经成为纽约大学的一名杰出教授)。他来斯坦福进修博士后,研究方向是自我肯定理论,也就是我和我的学生在几年前一起建构的那个理论。在来到斯坦福之前,他刚刚完成了一篇关于自我肯定理论的颇具见解的博士论文。对于社会心理学以及如何进行社会心理学研究,他有着敏锐的直觉。不过就像之前的斯蒂文一样,约书亚发现他的导师完全沉浸在一些其他的研究问题中,比如学业表现受抑制问题、女性的数学表现问题、污名效应对智力表现的影响、污名效应对人们在特定领域的去留的影响等。这是摆在桌面上的一片片凌乱的拼图。约书亚对它们充满好奇、满怀想法,他参与到了我的游戏中,来回挪动这些拼图,想要找到完成拼图的线索和方法。我觉得非常幸运,毕竟有人能跟我合作,这样就能更快地解开这个谜题。
我们首先对各种摆在面前的事实进行思考,这些事实包括:学业表现受抑制的现象、对女性学生和黑人学生的访谈以及我和斯蒂文在密歇根大学所做的实验。我们罗列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其中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关于结果推广的问题。我和斯蒂文的确观察到了污名效应压力对女性数学表现的影响,但是这个结果是否能够推广到其他智力水平受到质疑的群体(比如非洲裔美国人)中呢?如果能推广,我们就有理由相信污名效应压力对智力的影响是具有普遍性的,也就是说,只要社会大环境对某一群体的智力抱有负面的评价,那么这个群体中的部分人甚至所有人都会受到这种污名效应的影响。如果该结论不能得到推广,那么我们就得重新考虑这个问题,会不会有可能是女性群体对这种污名效应压力格外敏感呢?
第二个问题是:如果污名效应压力对黑人学生有影响,那么它是否能够对能力很强的黑人学生起作用。我和斯蒂文在研究中发现污名效应对能力很强的数学专业女性学生可以产生负面影响,那么这种影响是否也存在于能力很强的黑人学生中?我们有理由对此表示怀疑。事实上,在我为这一研究申请基金的时候,所有的评审委员都对此表示怀疑。他们很难相信我所描述的这种污名效应压力真的会对国内顶尖大学里的学习能力一流且学习动机充足的黑人学生产生干扰作用。他们认为这些学生如此优秀、如此跃跃欲试,不可能因为这样的一个压力就被淘汰出局。我能理解他们的疑虑,毕竟这个研究假设和大家的直觉不太相符。但是这种假设并不是信手拈来,我们也是基于我们所收集到的各种事实依据才得出这种结论的。至此,我们明白我们需要面对两项挑战:一是需要验证我和斯蒂文在女性学生身上发现的污名效应对数学表现的影响是否同样适用于黑人学生,二是如果适用于黑人学生,那么是否对最优秀的黑人学生同样奏效?想要验证这两个问题,我们可谓拥有天时地利,我们所在的斯坦福大学可是全美对生源最为挑剔的学校了。
……
对本书的赞誉
推荐序 刻板印象就在我们身边
译者序
致谢
第1章 起源:从身份认同说起
1 社会身份,限制和威胁着我们
2 用口哨吹出维瓦尔第乐曲的黑人小伙
3 刻板印象让人承受更多的压力,从而失败
4 这是一种普遍而又强大的阻碍
第2章 发现:为失败寻找原因
1 旁观者的误区:忽视当事人面临的环境
2 少数群体为何取得的成绩不佳?
3 被边缘化的少数群体
4 在校园里制造“少数派”:对孩子过于可怕的压力
5 在实验室制造“少数派”:污名效应
6 为女性的数学能力平反:学界的轩然大波和实验证明
第3章 纵览:无所不在的刻板印象威胁
1 媒体对西雅图超音速队的评价是如何大逆转的
2 被钉在脑门上的名声
3 刻板印象威胁只对女性有效吗?
4 黑人群体面临的身份压力也浮出水面
5 优秀的诅咒:平庸者对身份压力熟视无睹
6 一种现象,多个名字
7 我们每个人,都在与社会身份斗争
第4章 生活:从社会的角度看待身份认同
1 从黑人变成白人的《纽约时报》作家
2 改变身份,就能改变环境,从而改变人生
3 身份的压力占据了我们的思想,挥之不去
4 身份的影响力为何如此强大?——因为它带来了威胁感
5 你和我之间最无关紧要的不同,也可以制造出身份、群体和偏见
6 “希望工程女孩”的故事
第5章 体验:我们都是“少数派”
1 当从多数群体变成了少数群体的时候
2 没有人永远都是多数群体,刻板印象威胁总会
找到你
第6章 误区:努力的结果未必都是好的
1 孤独奋斗的结果是恶性循环
2 为了对抗偏见而钻进了牛角尖
3 “过度努力”现象让结果适得其反
第7章 负担:刻板印象威胁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1 我们连爱情的感觉都会搞错
2 面对刻板印象威胁时的情绪反应:焦虑
3 面对刻板印象威胁时的生理反应:血压升高
4 面对刻板印象威胁时的思维反应:胡思乱想
5 约翰•亨利的启示:少数群体成功的压力,以及更高的高血压发病率
6 关乎身份,追求卓越需要付出更沉重的代价
第8章 线索:造成威胁感的真正原因
1 女性大法官的困境
2 提醒你是“少数派”的种种线索——把威胁感塞入你的头脑
3 对线索的理解,是可以被改变的
第9章 教育:发生在课堂里的博弈
1 即使没有歧视,依然存在压力
2 身份威胁的影响统治着全美大学
3 一位导师带来的转变
4 夸奖无效,强调高标准要求有效
5 换个角度看环境
6 有没有方法改善孩子的表现?
7 几次练习的效果就能持续两年之久
8 有帮助的教学方式大集合
9 营造安全感的效果:只对自强者有效
10 入学考试低估了落后孩子的成绩
第10章 距离:身份威胁让我们彼此分离
1 “西南航空专供头等舱”现象
2 并非歧视,而是害怕被当成歧视
3 靠着学习的心态放下包袱
第11章 总结:身份是人与人之间的桥梁
“我们急需这样一本书来帮助我们了解刻板印象的危害。更重要的是,这本书能够帮助我们从单纯贬损刻板印象的视角中解放出来。”
——霍米·巴巴(Homi Bhabha)哈佛大学安妮 F.罗森博格(Anne F.Rothenberg)人类学教授
“《刻板印象》一书展示了身份威胁能够以各种形式对个人心理和集体心理造成巨大束缚,这让我震惊、让我着迷、也挑战了我的观念。斯蒂尔的叙事风格既深刻又乐观,仿佛在我的脑海中奏响了维瓦尔第的旋律一般。”
——拉尼·吉尼尔(Lani Guinier)哈佛大学班尼特·博斯基(Bennett Boskey)法学教授
“这本文笔流畅的著作讲述了刻板印象如何渗透进每个人的身心,阐明了刻板印象如何对人生及人生机遇造成深远影响。斯蒂尔是这一领域的领军人物。通过介绍他所做的这些精妙的实验研究,斯蒂尔告诉我们减少偏见的方法就在我们的身边。他的研究还让我们学习到如何通过系统的社会研究来探究最复杂的社会问题。”
——艾拉·卡茨纳尔逊(Ira Katznelson)哥伦比亚大学拉格尔斯(Ruggles)政治学和历史学教授
“这本颇具启发性的著作告诉我们:往往是那些孩子们默默吸纳的有关自身的信息,塑造了他们的行为模式。斯蒂尔告诉我们,既然我们已经明白了刻板印象威胁对我们不利,我们就可以学着去对抗这种负面的力量。”
——玛丽安·赖特·埃德尔曼(Marian Wright Edelman)儿童保护基金会主席
“克劳德·斯蒂尔是少有的几位在社会文化方面具有巨大影响力的社会心理学家之一。他对‘身份应急事件’进行了旁征博引的深度剖析,这让我们意识到在寻找民主实践的过程中绝不能忽视种族身份的重要意义。不要错过这本具有时代意义的著作!”
——康奈尔·威斯特(Cornel West)普林斯顿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