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禅心·禅缘·禅意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2549012
  • 作      者:
    悟端著
  • 出 版 社 :
    宗教文化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作者简介
  悟端,1969年生于福建省福鼎市。1984年于福鼎市镇西乡乐善寺出家。1986年赴福建佛学院就读。1989年于江苏常州天宁寺受具足戒。1987年至1993年就读于上海佛学院。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本科学历,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宗教学系研究生结业。佛教梵呗亲炙于上海梵呗大师性修法师。书画受教于顾振乐、刘一闻和杨鸿玉等上海著名篆刻、书画名家。1996年在上海玉佛禅寺先后担任知客、监院、寺务处主任等职,2001年兼任松江区西林禅寺监院。2004年任西林禅寺住持。现任上海松江区政协常委,上海市佛教协会副秘书长,上海松江区佛教协会会长,松江西林禅寺寺管会主任,崇恩书画院院长,崇恩基金理事长。主编《崇恩文化丛书》、《西林佛教艺术博览丛书》,主唱并公开出版《中国汉传佛教常用梵呗》简谱集和梵呗《华严字母》CD光盘,出版流通《佛教梵呗唱诵》系列CD光盘等。
展开
内容介绍
  《崇恩文化丛书之7:禅心·禅缘·禅意》是现松江西林禅寺方丈悟端法师所写一些文章的集子,15万字左右,算不上长。全书读来,虽然有些文词和内容尚有可润色之处,但有可贵之处及闪光点,值得一读。
  一是有思想内容,作者能够在教言教,运用积极的语言和佛教知识联系到他所在的佛教寺院和一些社会群体、社会现象,进行劝谕、开导、沟通,起到了一些较好的社会效果。
  二是其在某些内容和形式上花了不少功夫,都是希望达到有利于社会和谐、提高信徒信仰层次的需要上,如“居士佛学会考”等,受到居士、信徒和社会的一定好评。又如以在寺院内举行的讲经方式,举办“企业家一日禅”;三五天的“短期出家体验”等对特定的成人禅修,虽然社会上的褒贬不一,但也不失为一种新的尝试。
  三是这些文章都是他自己动笔,不借于他人,虽有稚嫩之处,但不失本意。读了之后,看得出来,文如其人、人如其文,很少故意拔高、哗众取宠,或对信徒居高临下之意。
展开
精彩书摘
  《崇恩文化丛书之7:禅心·禅缘·禅意》:
  一、中国佛教丛林制度的建立
  1、组织的初创
  佛教传至中国,“三衣一钵,游行乞食,树下一宿”之教制,于我国国情、民俗均未能相应。中国人重视农耕,无法容许乞化生活的普遍存在,而四季温差显著的气候更不适于四处游化、路边一宿的生活,故佛教在中国逐渐形成定居式僧团制,并为使佛教能适存于我国,遂有丛林制与僧官制的产生。
  寺院最早出现的行政组织,始于北魏。三纲之制,自姚秦时代即已存在。之后,逐渐形成寺院管理制度,从事寺务之执事,设立上座、寺主、维那,称为三纲。其中,上座为比丘大众中之长老,寺主负责堂宇的营造、管理等,维那则按寺规指挥日常诸事。唐代以后,禅宗寺院职位繁多,主管一寺者,即表持法永住之意,称为住持,或称方丈、堂头和尚等。住持以下为诸执事,从事寺务而随侍于住持身边者,称为侍者。根据《敕修百丈清规》卷四两序章载,于大禅宗寺院设有东序六知事(都寺、监寺、副寺、维那、典座、直岁等六种职位)和西序六头首(首座、书记、藏主、知客、知浴、知殿等六种职位)等。序列于法堂东侧之职位,总称为知事;而序列于法堂西侧之职位,则总称为头首。《唐六典》和《唐律疏仪》中,规定上座、寺主、维那为三纲。后世三纲的名称稍微有异,例如《佛祖统纪》卷四十一以寺主、知事、维那为三纲;《翻译名义集》卷一则以上座、维那、典座为三纲。
  2、制度的建立
  东晋初期,当时的出家人仅依循经西域传译来的部分经律,过着离开家庭、完全禁欲的出家人生活,并无一套完整制度可循,而我国最早制定僧团生活规范者,首推东晋之道安。据《梁高僧传》卷五(道安传)所载,在道安领导下的僧团,制定的僧尼轨范大概可分作三项:(一)行香、定座、上经、上讲之法。(二)常日六时行道、饮食唱食法。(三)布萨、差使、悔过法。然此一轨范,仅属我国僧制之雏形,仍不足显现出中国佛教丛林制度的特色。直至唐代马祖道一确立丛林制度,及其弟子百丈怀海制订清规后,中国的丛林寺院制度才逐渐形成具体完备之规制。
  怀海受马祖道一印可后,于江西百丈山大智寿圣禅寺举扬禅风,又糅合大小乘律,制定禅门仪规,后世称为《百丈古清规》,可谓怀海禅师对中国佛教最大的贡献。然百丈古清规于唐宋之间即散佚不存,虽有元代东阳德辉奉敕重编《敕修百丈清规》,惟规约内容已不复原本之面貌。后世欲窥知古清规之体制大要者,则必赖宋代官吏杨亿之《古清规序》及宋代僧宗赜所编《禅苑清规》之记载。自《古清规序》中,可了解古清规之创立旨意,古清规中作为僧团管理基础之长老制度观念与组织,注重劳动生产之农禅生活,乃至僧侣服制自印度式改为中国化唐朝衣冠等。
  ……
展开
目录

前言
一、禅露篇
浅谈都市寺院的现代管理模式
寺院丛林制度与现代管理之契合
——“一日禅”与企业者探讨管理之道
圆瑛大师抗战思想之初探
——闽东“圆瑛在抗战期间学术研讨会”论文
佛教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
试论宗教内涵与邪教本质的新探索
对儒学价值体系的理解与看法
从“究竟不二,一切法皆为方便”谈不二法门
——“一日禅”与企业家谈
试论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试述佛教的生态伦理思想
佛教的临终关怀与安乐死之论
灵魂学说之佛教观
——以佛教的缘起论为例
公共关系与诚信和谐
——从圣元奶粉事件谈起
略述佛教的修道制度
浅谈佛教伦理道德与生命观
分析孟子性善论与荀子性恶论之区别

二、禅学篇
上堂法语(十六则)
偈语感言数首
朗诵词“浴佛祈愿、西林传音”
性修法师墓塔铭
西林修学信念碑
为诸殿堂拟楹联
略述《寻求智慧人生》居士佛学会考
为“寻求智慧人生·居士佛学会考”拟制的初、中、高级
考卷考题

三、禅缘篇
弘扬佛教文化、促进和谐松江
以出世精神、做人世事业
——谈谈人间佛教与“三个代表”思想的融合
……
四、禅修篇
编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