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考验:证严法师面对挑战的智慧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9101638
  • 出 版 社 :
    复旦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编辑推荐
  《证严上人著作·静思法脉丛书·考验:证严法师面对挑战的智慧》讲述证严法师如何面对复杂的环境与人性挑战,冲破层层难关。证严法师的睿智决策与清明处置,不仅为慈济开凿活水,延续慧命,更为经营管理者立下永续经营的典范。
展开
作者简介
  贺国庆,慈济基金会加拿大分会执行长,资深慈济人。曾参与策划《静思语》的出版。主要著作有《大爱无国界》等。
展开
内容介绍
  《证严上人著作·静思法脉丛书·考验:证严法师面对挑战的智慧》讲述证严法师如何面对复杂的环境与人性挑战,从内心智慧的本源,焕发出清明的判断与果决的力量,冲破层层难关。证严法师的睿智决策与清明处置,不仅为慈济开凿活水,延续慧命,更为经营管理者立下永续经营的典范。
展开
精彩书摘
  背景
  现在,许多人对慈济的印象多半是“资源丰富、人脉广阔”;法师的信众遍布世界各地。但人们可能不知道,这位四十多年前在花莲普明寺后一座小木屋内修行的比丘尼,当时几乎是一无所有,矢志“不收弟子、不化缘、不做法会”。
  日后另有一段因缘,法师才开始收弟子(有关这一因缘,下节将会谈到)。不过不做法会、不化缘的原则,至今未曾打破。
  其实,出家人化缘、接受供养,仿佛自古以来就是天经地义的事,但法师深受百丈禅师的化育及影响,坚守“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生活准则,绝对力行自力更生,不受供养。
  只不过这样的坚持,却让这位当时身无分文又没有特殊技能的修行者,尝尽了苦头。
  考验
  当原则与现实的生存问题相抵触——面临三餐不继、一穷二白时,仍能坚持下去吗?答案往往是否定的。可是在如此艰困的处境,法师非但没有丝毫退缩的念头,反而不断地探求生存本领,作为因应变通。
  最早,法师用的是从慈云寺学来的本事——种田。一九六五年,他和当时追随的几位弟子,一块儿开垦了花莲普明寺后荒芜的旱田,种植花生等作物维持生计,日常除了诵经修道,便是辛勤种田。法师的大弟子德慈师父尤其坚毅,遇到农忙时借不到牛,甚至自个儿拖着奇重无比的犁,下田耕作。如此勤奋工作,却仍不足以糊口。农作的收成,经常不够支付买肥料的钱。
  忆起当年的困境,德慈师父告诉我们:“有时候,上人和我们三位弟子一天的菜色,只有一块豆腐,没办法,只得把豆腐切成四小块大家分,再沾些盐巴配饭吃。晚上,四个人挤在两个榻榻米大的床上,以卧如弓般的睡姿入眠。”
  光靠种田显然难以维生,法师亟思开源,于是师徒几个人开始织毛衣、将水泥袋改成小饲料袋、缝制婴儿鞋、织棉纱手套、为成衣做加工、做婴儿尿布、手拉胚、种菊花、捏塑胶花……举凡想得到的生财方法,几乎都曾尝试去做。现在各位如有机会到花莲的静思精舍参访,将发现历经四十多年,师父们依然奉行“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生活清规,未曾改变。他们仍旧保有自己耕作的田亩,只不过当年的饲料袋、婴儿鞋,已经由蜡烛、豆粉,以及出版社的版税取代了。影响与省思
  四十余年来,上人坚持自食其力,最深远的影响是:慈济的会员们深信,在当年那样艰辛的环境下,法师和他的弟子们都能咬着牙渡过难关,自谋生路、不受供养,今天各界捐给慈济基金会的钱,也绝对不会挪用到精舍师父们身上。
  更令人敬佩的是,精舍师父们不仅不会动用基金会的钱,还义务为基金会工作。就是这种无私无我的精神,让每位投入慈济慈善工作的会员真心诚意地付出金钱、智慧与时间。而以回馈与服务为目标的“志工”系统,也在这种信心与共识下建立起来。
  人生的途程很长,多少人一旦遭遇挫折,便倒下了、放弃了或妥协了。法师一路坚定地走来,让我们深深地体认到,只要坚信自己的选择与原则是对的,再苦再难也得坚持到底,不能轻言放弃。
  历史上有多少伟大的思想家、科学家、宗教家或社会改革者,无论在怎样的颠沛流离或困顿失败之中,都能不改其志,无忧无惧,甚至还乐在其中。
  终于,他们突破了重重障碍,而能走过暗夜、烛照千秋。
  文明的进展,人性的光辉,几乎都是这样书写下来的。
  ……
展开
目录
作者序我的慈济之旅
楔子证严法师面对挑战的智慧
第一篇
艰难的起步
1 三餐不继,还能坚持“三不”吗?
2 一时的感动,能否付出终身的代价?
3 救人反而酿成悲剧,问题出在哪里?
4 人力、物力、经验都没有,怎么救灾?
5 做好事,就可以要求别人都来配合吗?
6 半夜,心绞痛发作,昏倒在寮房里……

第二篇
巨大的挑战
7 建医院?里里外外都是反对声
8 募款太难,凭什么拒绝两亿美元?
9 终于开工了,土地又被军方收回。争?不争?
10 医院盖不成,募来的善款该不该退还?
11 一块钱的租金,实在太好了!谁会说“不’’?
12 终于又开工啰,工程款还差百分之九十五?
13 出家人,如何经营专业的医院?
14 工程提前建好,人事还未完备,要不要等?
15 两百床?还是五百床?医院规模的争议
16 不是来医“病”,而是医“病人”的;这样的医院做得到吗?
17 下半身被压烂的原住民少年

第三篇
教育的拓垦
18 兴办护专,如何培养“菩萨精神”?
19 这么美的大学用地,谁舍得放弃?
20 面对兴奋的弟子,“祥瑞”二字要怎么说?
21 当政治的利益或压力来临时
22 在宗教界的质疑声中
23 吃饭穿衣也要管?

第四篇
不断地提升
24 滋润苍生的大智慧,从哪里来?
25 面对国内外的各种荣誉,该怎么拿捏?
26 专款专用,还是投资生财?
27 为了落实社区服务,可以拆散原有的组织吗?
28 志业庞大,又需人才,还要严格挑选、磨练出家弟子?
29 一天只有二十四小时,如何处理“四大志业”和种种难题?

第五篇
世界的经纬
30 说得容易,做得难。如何培育大爱实践者?
31 “慈济”是个人的事业吗?
32 究竟能不能、该不该去大陆赈灾呢?
33 灾区那么大,灾民那么多,从何处着手?
34 怎么与大陆政府打交道?
35 “千岛湖事件”后,大陆赈灾的挑战
36 史无前例的国际救援,这个重担如何挑?
37 从零到世界第五大的骨髓库
38 海外分会如何“自力更生”?
39 信众的质疑:我们也要建一座“寺庙”吗?
40 不爱上镜头,怎样去弘法?

第六篇
希望的明天
41 花费那么大,还需要自己的电视台吗?
42 九二一浩劫发生了!
43 给无助的灾民一个“家”吧1
44 灾区教育不能等,如何分担这分重任?
45 怎样来圆一个孩子的梦?
46 开创生趣盎然的学习空间
47 再造人间新希望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