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现在,许多人对慈济的印象多半是“资源丰富、人脉广阔”;法师的信众遍布世界各地。但人们可能不知道,这位四十多年前在花莲普明寺后一座小木屋内修行的比丘尼,当时几乎是一无所有,矢志“不收弟子、不化缘、不做法会”。
日后另有一段因缘,法师才开始收弟子(有关这一因缘,下节将会谈到)。不过不做法会、不化缘的原则,至今未曾打破。
其实,出家人化缘、接受供养,仿佛自古以来就是天经地义的事,但法师深受百丈禅师的化育及影响,坚守“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生活准则,绝对力行自力更生,不受供养。
只不过这样的坚持,却让这位当时身无分文又没有特殊技能的修行者,尝尽了苦头。
考验
当原则与现实的生存问题相抵触——面临三餐不继、一穷二白时,仍能坚持下去吗?答案往往是否定的。可是在如此艰困的处境,法师非但没有丝毫退缩的念头,反而不断地探求生存本领,作为因应变通。
最早,法师用的是从慈云寺学来的本事——种田。一九六五年,他和当时追随的几位弟子,一块儿开垦了花莲普明寺后荒芜的旱田,种植花生等作物维持生计,日常除了诵经修道,便是辛勤种田。法师的大弟子德慈师父尤其坚毅,遇到农忙时借不到牛,甚至自个儿拖着奇重无比的犁,下田耕作。如此勤奋工作,却仍不足以糊口。农作的收成,经常不够支付买肥料的钱。
忆起当年的困境,德慈师父告诉我们:“有时候,上人和我们三位弟子一天的菜色,只有一块豆腐,没办法,只得把豆腐切成四小块大家分,再沾些盐巴配饭吃。晚上,四个人挤在两个榻榻米大的床上,以卧如弓般的睡姿入眠。”
光靠种田显然难以维生,法师亟思开源,于是师徒几个人开始织毛衣、将水泥袋改成小饲料袋、缝制婴儿鞋、织棉纱手套、为成衣做加工、做婴儿尿布、手拉胚、种菊花、捏塑胶花……举凡想得到的生财方法,几乎都曾尝试去做。现在各位如有机会到花莲的静思精舍参访,将发现历经四十多年,师父们依然奉行“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生活清规,未曾改变。他们仍旧保有自己耕作的田亩,只不过当年的饲料袋、婴儿鞋,已经由蜡烛、豆粉,以及出版社的版税取代了。影响与省思
四十余年来,上人坚持自食其力,最深远的影响是:慈济的会员们深信,在当年那样艰辛的环境下,法师和他的弟子们都能咬着牙渡过难关,自谋生路、不受供养,今天各界捐给慈济基金会的钱,也绝对不会挪用到精舍师父们身上。
更令人敬佩的是,精舍师父们不仅不会动用基金会的钱,还义务为基金会工作。就是这种无私无我的精神,让每位投入慈济慈善工作的会员真心诚意地付出金钱、智慧与时间。而以回馈与服务为目标的“志工”系统,也在这种信心与共识下建立起来。
人生的途程很长,多少人一旦遭遇挫折,便倒下了、放弃了或妥协了。法师一路坚定地走来,让我们深深地体认到,只要坚信自己的选择与原则是对的,再苦再难也得坚持到底,不能轻言放弃。
历史上有多少伟大的思想家、科学家、宗教家或社会改革者,无论在怎样的颠沛流离或困顿失败之中,都能不改其志,无忧无惧,甚至还乐在其中。
终于,他们突破了重重障碍,而能走过暗夜、烛照千秋。
文明的进展,人性的光辉,几乎都是这样书写下来的。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