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研究内容与分析框架
随着中国社会转型的不断深入,农村基层社会组织将在农村社会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新形势下农村基层社会组织发展的复杂性要求学者放弃单一的学科视野与孤立的理论范式,增强研究的科学性与系统性。
首先,笔者认为不能孤立地在各自学科领域内研究某一类型的农村基层社会组织,而应该将农村基层社会组织发展置于整个农村社会的背景之中,分析现实中存在哪些农村基层社会组织的类型及其占有的资源状况,并梳理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及影响,即要从总体上全面地了解农村基层社会组织的“组织格局”①,从而促进农村基层社会组织和谐、健康地发展。当前研究中较少将村委会、农民经济合作组织与其他农村民间组织综合起来考虑,更没有思考过这些不同类型的农村基层社会组织如何协同发展。这种状况不利于学界对农村基层社会组织的知识积累,也无益于推动农村基层社会组织的发展实践,因而必须加以改变。“要按经验本身的逻辑展开研究,而不要因为学科的限制,人为地将经验分割在不同的技术化的学科领域内”②。考虑到农村基层社会组织的建立、农民参与农村基层社会组织活动的实质就是农民合作,因此,可以从农民合作切入研究各类农村基层社会组织的培育与发展。目前,学界很少有人将农民合作与农村基层社会组织联系起来作一个系统的研究。只有部分学者如孙亚范、黄祖辉等人在分析农民经济合作组织时明确地提到农民合作,但明显不够全面。所以,本课题就尝试在农民合作的视野下,综合地考察农村各类基层社会组织的发展,以期达到研究整合的效果。
其次,为了避免单一理论视角中存在的巨大“解释漏洞”,有必要建构一个综合性的理论分析框架。“单纯从某一视角出发往往并不能关照到个案的全部面貌,反而会使现象简单化、片面化。在比较性的经验研究中,使用不同的理论视角往往能给我们带来更为深入和全面的认识。尤其是对于处在大转变之中的中国社会,无论使用哪一种理论视角都有其局限性。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