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大乘般若智:《大智度论》菩萨思想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3331375
  • 作      者:
    杨航著
  • 出 版 社 :
    齐鲁书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作者简介
  杨航,字尚远,男,1974年1月生,陕西礼泉人。现供职于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主要研究佛学义理、佛教社会学以及儒学。先后获得西北工业大学电子通讯工学学士、西北大学世界宗教文化专业历史学博士等学位。在《宗教学研究》、《中国宗教》、《五台山研究》等期刊及学术会议论文集发表学术论文多篇。曾整理出版简体字古籍《宗镜录》、《瑜伽师地论》、《新华严经论》等多部。
展开
内容介绍
  笔者杨航主要采用宗教学、历史学、哲学、文化学、诠释学的方法,《大乘般若智:<大智度论>菩萨思想研究》从佛学的哲学概念自陈,到经验论的禅观方法解释,及其终极宗教价值观介绍,从概念的分析入手,使用现代人熟识的概念术语,来阐释《大智度论》中相关的范畴,从定义内涵,到概念的外延,按照《大智度论》菩萨概念相关联的几个重要方面,展开阐释。
展开
精彩书摘
  对于释迦佛陀的不同认知,是小乘佛教和大乘佛教的根本区别之一。部派佛教的一些派别,认为释迦佛陀是一个阿罗汉,只不过是第一个阿罗汉而已。而大乘佛教却认为,佛不仅仅是阿罗汉的果位水准。大乘佛教建立了大乘的佛陀观(菩提观),相应也建立了系统的菩萨——“菩提萨埵”观。①
  从早期佛教到部派佛教再到后来大乘佛教的流行,不同历史时期佛教主流对“佛陀”的论述是不一样的。从相关经典我们可以看出,早期佛教特别是佛陀住世时,佛陀是作为“导师”的形象出现的;部派佛教时期则认为佛不在僧数,超越了僧伽的范畴,佛陀是一位阿罗汉先行者;而大乘佛教透过般若经典及《大智度论》中对佛陀概念的全面概括和声明,佛教的教主概念不断地清晰化。②
  《阿含经》中的菩萨,多指代释迦佛的前生,直到他坐在菩提树下成佛,都叫菩萨。另有《中阿含经》中,佛陀授记弥勒菩萨:“汝于未来……当得作佛,号弥勒如来。”⑧佛陀常对他的弟子说他自己前生的事迹。佛陀前生的故事就是本生谈。
  在上述佛教文献中,佛陀的形象是非常清晰的,他本是一个人,不论其天赋多么优秀。作为一个导师,他自称通过思维和修行得到对真理的觉悟。作为僧团的自然的领袖,他是大众学习的榜样。他本身就是一个沙门,是反对麓天崇拜的沙门思潮的诸多派别的领袖之一。
  佛陀“当仁不让”,自称获得独有的真理,非任何其他派系的思想所有。传说佛陀如他所言,有超人的神通,但他即使经常夜间答复天神的前来就教,自己却自视为释氏民族的子孙。根据《阿含经》等佛教文献,佛陀自认为自己的学说是终极真理,他自视为发现真理和传播知识的老师。他反对婆罗门神学,他自己也是一个人,而不是神或者神的化身。佛陀虽然也主张弟子“念天”,作为人天乘的教义,但绝不允许他们“皈依天神”,只能皈依“佛、法、僧三宝”。他赞美自己的学说,他树自己的行为为榜样。传说他也经常显现超人的神通,但他毕竟不自我标榜为神,相反,更愿意体现亲切的导师身份,而且他也告诫阿罗汉不得轻易飞行,要尽可能鼓励世人肯定自身的人的潜力,而反对阿罗汉经常显示神通惊世骇俗。他在“般涅槃”之际告诫弟子众:要依“法”不依“人”,人是无常生灭的,“法”才是永恒的。
  龙树生活的时代,距佛陀灭度大约已有六百余年时间。按照经典的记载,释迦牟尼出家后面对印度次大陆多达九十六种不同的宗教哲学思想,起而自立学说,对各种“外道”思想予以驳斥,传播自己的思想和修行理念,成功地使佛教思想得以传世。释迦牟尼“双林入灭”后不久,僧团内部发生了分裂。声闻佛教,由于对于教义和比丘戒律的不同记录与传承,已分化为众多的部派,互不肯定,形成不同的派系并形成传播地理区域的不同影响力。与此同时,大乘佛教的兴盛呈现了佛教另一种繁荣发展的态势。同时,所谓“九十六种外道”思想的其中一部分,也并不是绝无传承,从此销声匿迹,婆罗门教等宗教也持续不断地得以延续。
  ……
展开
目录
东方传统宗教文化的非宗教性与宗教性(代序)
第一章 绪论
一、《大智度论》的内容和历史地位
二、《大智度论》的研究现状
三、本书研究资料和研究方法
四、本书的写作架构

第二章 轮回、涅槊与大乘“顶堕”
一、佛教的“无始”轮回观与涅槃理想
1.六道轮回的“恐怖”
2.涅槃的价值与意义
二、大乘菩萨的出生人死与大乘的“顶堕”

第三章 “释迦菩萨”本生信仰、法身释迦佛与诸佛崇拜
一、龙树时代的种种佛陀观
二、《大智度论》的佛陀观与“佛法”观
1.《大品般若经》等大乘经典本身的佛陀观
2.《大智度论》的佛陀崇拜
3.十大名号与佛陀自宣的功德境界
4.“佛法”功德的几个方面
三、《大智度论》的诸佛观
1.三世佛与佛恩观
2.佛寿观、佛身观与十方佛

第四章 《大智度论》菩萨的法印观与语言观
一、大乘的不可说与菩萨概念说明之间的紧张
二、三法印
三、四悉檀
四、大乘第一义
五、语言观

第五章 菩萨、声闻阿罗汉与独觉乘的概念
一、俗谛——非第一义中的佛教文字及语言
二、三种菩提、五种菩提与声闻阿罗汉
1.三种菩提、五种菩提说及其关系
2.《大智度论》中阿罗汉的思想个性
三、《大智度论》菩萨的基本概念
1.在与佛、阿罗汉概念的分野中呈现出来的菩萨观念
2.《大智度论》菩萨思想的人本趋向
3.《大智度论》菩萨概念的基本特征
四、菩萨的发愿与发心
1.发菩提心
2.发四弘誓愿
3.修四无量心
4.四摄法
五、《大智度论》所谓摩诃萨
六、著名伪经《地藏菩萨本愿经》中“菩萨不愿早成佛”逻辑的矛盾
1.伪经《地藏菩萨本愿经》中怪诞的所谓“地藏菩萨誓愿”
2.玄奘译《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中发愿于此秽土成佛的地藏菩萨形象

第六章 菩萨的众生观与无我观
一、众生的轮回
1.五众(蕴)与众生
2.轮回的“主体”
3.外道的“神魂”论
二、众生空、菩萨空与如来

第七章 菩萨的实相观
一、《大智度论》的中观内涵
1.八不中道
2.二谛圆融
二、《大智度论》菩萨的般若法空观
1.龙树的缘起性空论
2.缘起与般若实相
3.色空
4.诸法假名
三、菩萨的“无始”观、三世时空观
1.时间
2.空间

第八章 菩萨的波罗蜜思想
一、世间、涅粲与波罗蜜
1.世间、出世与涅槃
2.般若与波罗蜜
二、菩萨福德门的实践
1.檀波罗蜜、法布施与爱语
2.尸罗波罗蜜与忏悔业障
3.羼提波罗蜜与法忍
三、菩萨智慧门的修证
1.毗梨耶波罗蜜
2.禅那波罗蜜
3.般若实证与方便波罗蜜
四、大乘独特的随喜、赞叹与功德回向
五、菩萨的念佛与请法

第九章 菩萨的地阶思想与成佛观
一、龙树时代大乘经典空性观念中的菩萨地阶
二、《大智度论》的菩萨地阶思想
1.共十地与大乘不共十地
2.龙树的调和
三、菩萨的成佛信念

第十章 《大智度论》菩萨思想的特征与在中印佛教史
上的影响
一、《大智度论》菩萨思想的特{2
1.空性观与宗教价值的调和
2.大小乘关系的调和与继承
3.对菩萨宗教精神的渲染
二、《大智度论》菩萨思想对其后佛教思想的基本影响
1.对印度佛学的贡献和影响
2.对印度思想信仰的影响
三、从“文明交往”看《大智度论》菩萨思想在中国的影响
1.对早期“格义”佛学的修正
2.对中国佛教诸宗派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