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释迦佛陀的不同认知,是小乘佛教和大乘佛教的根本区别之一。部派佛教的一些派别,认为释迦佛陀是一个阿罗汉,只不过是第一个阿罗汉而已。而大乘佛教却认为,佛不仅仅是阿罗汉的果位水准。大乘佛教建立了大乘的佛陀观(菩提观),相应也建立了系统的菩萨——“菩提萨埵”观。①
从早期佛教到部派佛教再到后来大乘佛教的流行,不同历史时期佛教主流对“佛陀”的论述是不一样的。从相关经典我们可以看出,早期佛教特别是佛陀住世时,佛陀是作为“导师”的形象出现的;部派佛教时期则认为佛不在僧数,超越了僧伽的范畴,佛陀是一位阿罗汉先行者;而大乘佛教透过般若经典及《大智度论》中对佛陀概念的全面概括和声明,佛教的教主概念不断地清晰化。②
《阿含经》中的菩萨,多指代释迦佛的前生,直到他坐在菩提树下成佛,都叫菩萨。另有《中阿含经》中,佛陀授记弥勒菩萨:“汝于未来……当得作佛,号弥勒如来。”⑧佛陀常对他的弟子说他自己前生的事迹。佛陀前生的故事就是本生谈。
在上述佛教文献中,佛陀的形象是非常清晰的,他本是一个人,不论其天赋多么优秀。作为一个导师,他自称通过思维和修行得到对真理的觉悟。作为僧团的自然的领袖,他是大众学习的榜样。他本身就是一个沙门,是反对麓天崇拜的沙门思潮的诸多派别的领袖之一。
佛陀“当仁不让”,自称获得独有的真理,非任何其他派系的思想所有。传说佛陀如他所言,有超人的神通,但他即使经常夜间答复天神的前来就教,自己却自视为释氏民族的子孙。根据《阿含经》等佛教文献,佛陀自认为自己的学说是终极真理,他自视为发现真理和传播知识的老师。他反对婆罗门神学,他自己也是一个人,而不是神或者神的化身。佛陀虽然也主张弟子“念天”,作为人天乘的教义,但绝不允许他们“皈依天神”,只能皈依“佛、法、僧三宝”。他赞美自己的学说,他树自己的行为为榜样。传说他也经常显现超人的神通,但他毕竟不自我标榜为神,相反,更愿意体现亲切的导师身份,而且他也告诫阿罗汉不得轻易飞行,要尽可能鼓励世人肯定自身的人的潜力,而反对阿罗汉经常显示神通惊世骇俗。他在“般涅槃”之际告诫弟子众:要依“法”不依“人”,人是无常生灭的,“法”才是永恒的。
龙树生活的时代,距佛陀灭度大约已有六百余年时间。按照经典的记载,释迦牟尼出家后面对印度次大陆多达九十六种不同的宗教哲学思想,起而自立学说,对各种“外道”思想予以驳斥,传播自己的思想和修行理念,成功地使佛教思想得以传世。释迦牟尼“双林入灭”后不久,僧团内部发生了分裂。声闻佛教,由于对于教义和比丘戒律的不同记录与传承,已分化为众多的部派,互不肯定,形成不同的派系并形成传播地理区域的不同影响力。与此同时,大乘佛教的兴盛呈现了佛教另一种繁荣发展的态势。同时,所谓“九十六种外道”思想的其中一部分,也并不是绝无传承,从此销声匿迹,婆罗门教等宗教也持续不断地得以延续。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