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论语》成书
《论语》是儒家最重要的经典著作,但是关于《论语》书名的含义是什么?成书于什么时候?编作者是谁?书名与成书是否同时?《论语》一书是零散的语录,还是有其自身的主旨脉络?由于历史文献的不足与缺失以及正伪混杂难考,这些问题至今依然没有得到较为统一的结论。笔者根据历史文献与前人的考辨,从字义和逻辑角度,给出自己的看法。
一、《论语》书名的含义
《论语》的书名,不同于其他先秦诸子之书,使后世注家学者颇费周折,至今莫衷一是。但是孔子又特别重视“正名”,因为“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论语。子路》),所以“正名”当是研究《论语》的首要工作。就目前来看,对于《论语》书名的解读大致有这样几个比较重要的说法:
刘向:“《鲁论语》二十篇,皆孔子弟子记诸善言也。”(《别录》)
班固:接受并承袭刘向之子刘歆的说法:“《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夭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汉书.艺文志》)
郑玄:关于“论”字之意,北宋邢员受诏为三国魏人何晏的《论语集注》作疏,他在序中引郑玄之说:“论者,纶也,轮也,理也,次也,撰也。以此书可以经纶世务,故曰纶也;圆转无穷,故曰轮也;蕴含万理,故曰理也;篇章有序,故曰次也;群贤集定,故曰撰也。”关于“语”字之意,郑玄在注《周礼》时谈及《论语》的名称,自说:“答述曰‘语’。以此书所载皆仲尼应答弟子及时人之辞,故曰‘语’。而在‘论’下者,必经论撰,然后载之,以示非妄谬也。以其口相传授,故经焚书而独存也。”
刘勰:“论者,伦也。伦理无爽,则圣意不坠。昔仲尼微言,门人追记,故抑其经目,称为《论语》。”(《文心雕龙。论说》)
邢莴:“直言曰言,答述曰语,散则言语可通,故此论夫子主语而谓之善言也。”(《论语注疏》)
杨伯俊:“论”是“论纂”的意思,“语”是“语言”的意思,“论语”就是把“接闻于夫子之语”“论纂”起来的意思。(《论语译注》)
钱穆:“语,谈说义,如国语、家语、新语之类。……论者,讨论编次义。经七十子后学之讨论编次,集成此书,故称论语。”(《论语新解》)
由上可见,即使在两汉之时,《论语》的书名也被认为是个很怪的名字,因为在孔子之前的文献记载中几乎没有出现过“论”字,在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先秦经典的通行本中,《论语》中仅出现两处,在同期的《春秋左传》中也只出现过一处,在之后的《孟子》全书中仅只出现过一处,在《尚书》全书也只出现过一处,唯有《庄子》全书中出现“论”字较多,达二十八处,但出现在《内七篇》里仅在《齐物论》一篇中有两处。而且在古汉语中,“论”与“语”作为两个独立的词,被开创性地组合在一起作为书名,这也就难怪包括两汉在内的后世注家学者一直苦心孤诣,进行诸般注疏解释,以明其义。但要真正明白《论语》书名的含义,显然必须首先要明白“论”和“语”这两个字在当时的字义。这两个字的字义弄清楚了,再结合《论语》成书的主旨、目的、体例、脉络逻辑等进行分析,就可以清晰地得出《论语》书名的含义。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