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人眼中的中国人:朱熹》不同于其他关于朱熹的传记,一是视角不同,卜道成是英国来华传教士,从外国人的角度描写朱熹生平及其理学成就;二是作者是著名的汉学家,倾尽毕生心血研读朱子理学,小有所成。
卜道成是对近代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著名英国传教士。他在华游历数十年,专心研读中国哲学,尤专朱子理学。《外国人眼中的中国人:朱熹》是卜道成的大成之作,详细叙述了朱熹的生平,对朱熹在仕途上的跌宕起伏、学术上的坚忍不拔多发感概;理顺了北宋理学和南宋理学的关系,站在前辈们的肩膀上,才有了朱熹理学的勃发;从宇宙论、人性论入手,剖析了朱子理学的深刻内涵,让人读起来意味深长,很受启迪。
第四章 朱熹
第三节 师从李延平(1158—1163)
朱熹在从同安县任上离职以后,他申请了一个南岳庙监的闲职。为的是要一生从事学术事业,不管是作为老师,还是作为学生,他内心这种决心就从未改变过。这座南岳庙处于南岳衡山之上,此山靠近潭州(今属湖南长沙)。在任职期间,他遇到了一位除了父亲之外,对他影响最大的老师。朱熹的父亲所教授给他的是孝顺这种感情,在这位老师的指导下,朱熹成功地将求学时所学的佛道观点完全抛弃了。这位对朱熹影响之大的老师就是上文中我们提到的朱熹父亲的同学李侗。
李侗,南宋学者,字愿中。因其家乡福建延平府而被学者号称延平先生。李侗与朱熹的父亲朱松都曾是罗从彦的学生,两人为同学关系。在所有的同学中,他们都认为李侗是罗从彦学生中最出色的一个。朱松还时常在自己的儿子朱熹面前提起别人对李侗的赞美之词。如有一位同学曾经称赞李侗就像是一碗水中闪闪发光的冰晶,就像是满月:明亮而纯洁,没有丝毫缺点。
有了父亲的教诲,朱熹在赶赴同安任职的路上发现了距离不远的父亲的好友家,于是,他很自然地就去拜访了李侗。年轻而学识渊博的朱熹与李侗进行了一次长时间的谈话,他毫不掩饰地、详细地阐述了自己的哲学观点,尤其是对佛道学说的深刻理解。在这第一次谈话中,李侗在朱熹面前确立了自己的知识权威。对于朱熹的论述,他没有直接辩驳,只是说道:“汝恁地悬空理会得许多,而面前事却有理会不得。道也无幽妙,只在日用间著实做工夫处理会,便自见得。”即要求朱熹读圣人的书,教他在具体的实践中体会其道理,不可徒为空泛离事之言词。
听完李侗的一番教导,朱熹感到非常羞愧。由于他聪明而有主见,对于李侗的说法,刚开始也并不很认同,但李侗的这一番话语还是把他给深深地震撼住了。于是,朱熹将佛教书籍全部抛在一边,开始专心地学习儒家经典。在同安县的四年中,朱熹每天都坚持学习儒家经典,并从头至尾一遍遍阅读。最终,李侗的批评还是对他逐渐产生了影响。在长期的探索中,朱熹慢慢地发现了佛道理论存在的错误与荒谬,逐渐从禅学转回儒学。这是一个相当漫长、精神上极具挣扎的过程。尽管朱熹身处同安县,他还是会经常去拜访李侗这位新老师。他们在一起探讨、辩论,但朱熹往往对李侗的观点存在质疑。事后在回家路上或者自己一个人在房间独处的时候,他会把自己和李侗产生争论的观点再次拿出来细细反思、推敲,最终还是意识到自己的观点存在错误,而老师的观点才是正确的。对于自己与老师观点的交锋,朱熹还说过,当他对某些观点所产生的偏见越来越强烈的时候,李侗的思想力量对自己的影响就越来越强,直到完全压制自己的偏见,引导自己树立正确的观点。
由于李侗持之以恒地指导,到后来朱熹完全折服于他的理论。朱熹在从同安县离职一年以后,曾再次去拜访了李侗。在深山中一个废弃的小屋里,朱熹与李侗共同生活了好几个月。他一边照顾老师的起居,一边跟着老师学习。在那里,朱熹遇见了一个有着强烈求知渴望的人,他就是胡璋。两人相识以后,每天结伴一起读书,每到傍晚和早晨,他们都要互相核对一下笔记,对相互记录的材料进行纠正和讨论。这段时间的学习对于朱熹来说,收获非常多。在给朋友的信中,他用热情洋溢的文字表达着心中的喜悦,他说:“虽然我在这里物质上很贫乏,但我们却得到了精神上的充实,我觉得非常富足。”
对于朱熹这个弟子,虽然李延平总是对他心中的佛道思想进行批判、斥责,但同时他也并不否认朱熹身上所具有的非凡才能,甚至对他的评价颇高。在李侗看来,不管是面对什么问题,朱熹总是具有常人无法比拟的思维分析能力和抓重点的能力,两者结合起来,任何问题在朱熹面前,都能被他探个究竟,这让李侗非常惊讶和佩服。有时候,虽然李侗觉得自己有幸师从罗从彦学习,得到了这样出色的哲学家的指导,但面对朱熹这个聪明敏捷的学生,他自己觉得很难招架和应付。
这次小住之后,朱熹离开了一段时间。两年后,他又回到李侗的住所拜访,这次,他居住在李侗的一位僧人朋友主持的“西林院”里。他与老师一同待了几个月。在这个具有浓厚佛道思想的寺院里,他与老师一起学习、切磋,最终使自己内心对老师仅存的质疑也消除了,他彻底认识到自己以前所认为的理论其实都是“空虚和不适合人用”的东西,可以说,这次学习让朱熹彻底从佛学转回到儒学上来。回忆起这段时间的学习,李延平哲学的中心论点“理一分殊”是留给朱熹印象最深的。在朱熹后来的哲学论述中,作为自身的一个重要思想,也常常被提及到。
1162年早些时候,相隔上次的拜访又过去了两年,朱熹再次去拜访了这位自己敬爱的老师。当时的李延平与他在建安任主簿的儿子李信甫在一起。朱熹至此拜访时,李侗带他一起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延平。这一次,他们同样在“西林院”居住了几个月。面对此时在学术上取得显著进步的朱熹,李侗内心深感欣慰,因为他看到了自己的这个学生将来在学术上的光明前景。次年李侗永远地离开了人世,享年70岁。对朱熹来说,在“西林院”与老师的见面是最后一次。在他一生的记忆中,他与对他慈父般关怀的老师在一起居住的这最后几个月是他人生最神圣的时期。1164年,朱熹再次前去祭拜了这位可亲可敬的老师。
第四节 学术研究(1164—1178)
在恩师李延平去世之后,朱熹任职南康。在此期间,朱熹着手开展了在年轻时就开始准备的学术研究工作。通过夜以继日的研究,朱熹完成了许多最重要的著作,在学术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这段时间在朱熹的一生中可谓是黄金时期。在这期间,朱熹的研究工作也偶尔被中断过,不过,好在1158年他有幸担任了差监南岳庙的职务,随着任职时间的一再延长,直到1176年之前,有了许多可和来从事研究的闲暇时光。
其实,在李侗去世之前,朱熹就已经开始了他的学者生涯。1159年,他完成了自己的第一部著作《上蔡语录》的编著。1163年,朱熹又出版了《论语要义》和《论语训蒙口义》两本著作。同时,他还编写了一部论文集,他自己将其命名为《困学恐闻》。其中,“困学”一词具有两层暗示意思,第一,它是朱熹以前书斋的名字;第二,《论语》中说过:“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意为子路在听到一条道理但没有能亲自实行的时候,唯恐又听到新的道理。
不过,朱熹的这种“困学”状态并没有维持很长时间。六年以来,虽然朝廷同意朱熹处于离职状态,但仍时不时地催促他出来继续为国家服务。1159年秋天,朱熹刚从同安县离职,那段时间正是他和李侗居住在一起探讨学术的时期,朝廷传召让他回去。但他拒绝了。因为他不想放弃自认为的学术上的“快乐”。后来,朝廷坚持不懈,又传召两次,直至最后,朱熹才接受了。1163年,他入宫觐见,当朝皇帝在垂拱殿接见他。朱熹给皇帝呈上了三个奏折。在李延平去世前夕,朱熹曾与他进行过简短的探讨,并交流了意见。其中,第一个奏折强调的是学习儒家经典的重要性,第二个奏折则对执政大臣的外交政策予以了批评,而第三个奏折指出皇帝务必“亲贤臣,远小人”,并阐述了其必要性。可想而知,当皇帝看见这些奏折时会怎样。正如朱熹给一个朋友写信时提到的那样,在看第一个奏折的时候,皇帝尚且心平气和,不过,当皇帝看到第二个和第三个奏折时,就沉默不语了。
随后,天如人愿,朱熹又回去继续研究自己的学问,写自己的书了。不知道是因为皇帝看了这些奏折而心生意见,还是因为朱熹自身拒绝任职。就这样又过了四年,1167年,与朱熹出生的尤溪县相邻的县发生了大水灾。由于灾情严重,粮食无收,地方官员不认真救济,到次年青黄不接之时,闹起了严重的饥荒,因此发生了饥民暴动。天灾的降临使朱熹不得不中断了自己的学术研究。出于自身的同情心,朱熹全心全意地投入解决天灾带来的灾难。这时,朱熹与知县诸葛廷瑞共同发起,要求地方豪富用藏粟赈救饥民,自己购买大米给那些饥饿的百姓。他又请求朝廷以“六百斛赈济”,这才平息了饥民的暴动。由于所购买的大米在饥荒过后还有许多剩余,他就另谋方法,将这些米以放贷的形式先给百姓,等到他们收成好的时候再连本带利地归还。由此,朱熹便想出了建立“社仓”的办法,并建议朝廷广为推行,作为解决农民在青黄不接之时口粮问题的机构。他规定“社仓”的功用,是在青黄不接之时贷谷给农民,一般取息20%,这就可以不向豪民高利贷粮,若发生小饥,息利可以减半,若发生大饥,则可免除利息。当然,设立社仓的最大好处是可以防止农民暴动。这种类似慈善的方式一直持续到了1172年,不仅拯救了民众的生命,更是将救助的人们从贫困中解放了出来。
在学术事业上面,朱熹与宋代理学的前辈们的不同之处在于学术上的友谊。张载、程颢、程颐、司马光四位都是北宋的哲学家,他们身处同一个时代,且经常和其他一些思想家如邵雍这个隐士聚在一起。他们各抒己见、高谈阔论,可谓是知识的盛宴。这种场面我们可以通过“安乐窝”这幅图画来感受到,它给人无比巨大的吸引力,让人心生羡慕。不过,相对朱熹来说,虽然他也有很多学生和一些文人朋友,可所有的这些人中间,唯有他的老师李延平和他有相仿的智力,也只有他才能和朱熹在哲学上产生共鸣。因此,像北宋哲学家所享受的这种快乐,朱熹从来没有过。可是,在朱熹的一生中,有一段特别的友谊。那时,他正担任监管南岳庙的职务,常年居住在衡山。在潭州岳麓山下居住着一位暂时与官场脱离的学者。此人叫做张栻,是南宋中兴名相张浚的儿子,字敬夫,又字乐斋,号南轩,世称南轩先生。他师从胡安国的儿子、湖湘学派的创始人胡宏,潜心理学。在哲学思想上,张栻反对程朱学派,可谓是反对派的一个著名代表。虽然和朱熹在思想上有所不同,但两人还是成为了亲密无间的朋友。1167年的秋天,朱熹第一次拜访张栻,三个月后,又再次登门,这一次,他们围绕《中庸》讨论了三天三夜,最终还是没有达成共识。或许是两人都想让对方相信自己的观点,于是,他们又一起去爬衡山,甚至一起去了几里之外的衡州。最后,他们在那里才分开,朱熹又回到了他自己所监管的寺院。从此时开始,一直到1811年南轩先生去世,两人之间始终保持着密切的友谊,从没中断过。
在和张栻分开回到自己监管的寺院以后,朱熹比以前更加勤奋,他的学术工作也发展得相当迅速。在随后的几年中,他编写了大量的哲学著作。1168年,他完成了《二程遗书》25卷本的编著工作;1172年,他又先后完成了《论孟精义》、《通鉴纲目》、《八朝名臣言行录》和《西铭解义》这四部作品的编著;1173年,他的成就更为显著。他先是完成了对周子著作《太极图说》和《通书》的注释工作。又对二程的学生们做的讲课笔记进行了编辑,撰写了名为《二程外书》的著作;期间,他还编写了《古今家祭礼》一书。
继张栻之后,朱熹又建立了一份新的友谊,可以说,这份友谊在朱熹的学术创作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那是1175年的初夏,一位名叫吕祖谦,字伯恭,号东莱的学者从东阳远道而来,为的就是要拜访朱熹这位大哲学家。他与朱熹一同居住了大约十天的时间,期间两人一起研习了周子、张子和二程的著作。一番详谈之后,朱熹发现两人有着极其相似的学习经历,他们在学生时代都曾没有线索地在大量繁杂的书籍中学习,他们都为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而发出感叹。随后,两人便挑选了一些相同主题或者是在日常实践行为上有着密切联系的论述进行整理,他们将这些内容分为632节,再组成14章。直到吕祖谦离开之前,两人一直坚持这项工作,并完成了他们共同编辑的第一份名为《近思录》的草稿。在吕祖谦返乡之后,朱熹则继续工作,但每一阶段他都会用书信的方式与吕祖谦联系,最终,朱熹自己又重新写作了几个部分,并调整了一两章的顺序,而吕祖谦也对其中的内容进行了一两节的补充。
吕祖谦在返乡之时一再邀请朱熹陪同他到信州,无奈之下,朱熹只好答应。在鹅湖寺,吕祖谦邀请了徽州婺源的陆子寿(九龄)、陆子静(九渊)兄弟以及一些学者们与朱熹一同讨论哲学。在这次简短的见面中,他们进行了激烈的争论,尤其是陆氏两兄弟和朱熹之间的辩论,更是各抒己见。毕竟他们是南宋时期唯心主义理学内部的两个不同学派,双方在治学目标上基本一致,而思想方法和认识途径却大不相同,为此,两家在学术问题上进行了长期争辩。朱熹的“理一元论”把自然界和封建社会中的一切社会关系以及一切思想、行为准则都归结为“理”的体现。在治学方法上,他主张通过多读书,“泛观博览”去达到对“理”的认识。而陆学是从“心即理”的宗旨出发的,陆氏兄弟把他们的为学之法标榜为“易简功夫”,由于朱熹的这种方法十分复杂繁难,必须下最大功夫才能达到目的,因此,陆九渊觉得它太支离繁琐。按照他的“心即理”观点,他主张求理不必向外用功,只须“自存本心”、“保吾心之良”就可以达到对“理”的把握,从而讥笑朱熹的治学之道是“支离事业”。朱熹听了陆氏兄弟的话,很不高兴。会议进行了三天,双方各持己见,直到结束也没有达成一致意见,呈现出一种谁也不能说服谁的局面,最后只好不欢而散。但是,后来陆子寿慢慢地倾向于朱熹的观点,态度上发生了转变,可陆子静却始终坚持自己的观点。回乡之后,朱熹针对这次会谈给张栻专门写了一封信,他在信中高度赞扬了陆子寿的为人处事,对他的主观内省和沉思的观点,朱熹则进行了批评。随后,陆子寿和陆子静这两位学者先后于1179年、1181年去拜访了朱熹。当陆子静去拜访朱熹的时候,他当时正在南康。陆九渊请朱熹为自己的兄弟陆九龄撰写墓志铭,二人十分友善,并且表现了互相仰慕之情。朱熹不仅接受了陆九渊的请求,同时还邀请陆九渊为书院师生讲学,陆九渊也欣然同意了,那演讲也进行得相当成功,他的题目是讲解《论语》“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章,听者深受感动,给师生们留下了良好的印象。在道德实践上来说,对学生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朱熹对此非常满意,甚至敦促陆子静(九渊)把演讲词写下来挂在了书院,以此教育他的学生们。通过这件事可以说明,虽然朱熹和陆家的观点存在分歧,但他们在学术交往和待人处事的态度上,都具有宽豁大度的君子之风。
在朱熹和学者们于鹅湖寺聚会之后,第二年,朱熹的人生进入到了一个杂乱且痛苦的阶段。他于年初回到自己的祖籍地婺源祭祀祖先,并为祖先重新翻修了祖坟。当年夏天,朝廷任命他为秘书监著作郎,但朱熹婉拒了。秋天之时,朝廷再次下达这个任命,他还是照样拒绝了。随后,他向朝廷申请了一个寺院的监管工作,主管武夷山上的冲佑观。同年冬天,朱熹的妻子不幸与世长辞,朱熹将她葬于他们建阳居住地的一个山谷之中。
丧妻之痛并没有阻挡住朱熹追求学术研究的脚步,他重新回到了书房,潜心学习。在妻子死后的一年中,朱熹先后完成了《诗集传》、《周易本义》和《论孟集注》这三部著作的撰写。其中,《论孟集注》是朱熹对《论语》和《孟子》这两本著作所进行的一个汇总,与传统孔、孟集注相比,书体形式简明,却意味深长,发人深思。早在多年前,朱熹就曾从这两本著作中各自挑选了其中的一部分作为教材以供学生学习,但许多学生在私下进行传抄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差错。为了避免这个错误不断蔓延,朱熹就开始亲自进行修订、完善,就此形成了这部权威著作——《论孟集注》。
在朱熹进行哲学思考的过程中,他和儒家非正统派的争论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在这些争论中,尤以与湖南学派和蜀学的争论最为重要。湖南学派也称湖湘学派,它是一个源远流长的地域性儒家学派。南宋绍兴年间,因著名学者胡安国、胡宏、张栻等人的主要学术研究和传播学术思想的活动都在湖南,故得此名。它的创始人是胡安国。胡安国于1074年出生,祖籍福建崇安,字康侯,号青山,学者称武夷先生,后世称胡文定公。人们常常提到的都是他的谥号“文定”。1097年,胡安国开始踏入仕途,他曾分别任湖南、四川的高官,与杨龟山是好朋友。其儿子胡宏是杨龟山的学生,常年隐居在衡山,朱熹退休以后也曾在那里度过几年的时光。说到这里,胡宏和朱熹的渊源还真不浅。胡宏最为著名的要数一本名为《知言》的小册子,对于此书,朱熹在《知言疑义》这本具有批判性的著作中进行了严厉批评和议论。而前面我们说到的朱熹的朋友张栻,他是胡宏的学生,随后,胡宏的儿子胡季随娶了张栻的女儿。从时间上来说,朱熹和胡季随是一个时代的人。而湖湘学派的另一个代表人物则是胡寅,他是胡安国的侄子,字明仲,号致堂,学者称致堂先生。湖湘学派务实的思想、原始儒家身体力行的实践思想都在他身上明显地体现出来,从这个角度来说,胡寅无愧为一个真正的儒家。
除了湖湘学派对朱熹的思想具有重要的影响之外,其次还有一个非正统派——蜀学。宋代蜀学是由苏洵开创,由苏轼、苏辙兄弟加以发展,由黄庭坚、张耒、秦观等文人学士参与组成的有共同思想基础与学术倾向的学派。它与荆公新学、二程洛学相对立,是北宋中期儒、佛、道三教融合的时代潮流的产物,是当时具有重要影响的学术派别。其创始人苏洵,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和苏辙是他的两个儿子,世人常将父子三人称作“三苏”。其中,苏洵是“老苏”,苏轼是“大苏”,苏辙则是“小苏”。两兄弟相比,苏轼的声望更高一些。他是宋代重要的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在文、诗、词三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造诣,堪称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而且,苏轼的创造性活动不局限于文学,他在书法、绘画等领域内的成就都很突出,对医药、烹饪、水利等技艺也有所贡献。若是提到东坡居士,那是人人皆知。苏轼的作品广博众多,在当时就驰名遐迩,现今全收录在《东坡全集》中。苏洵的文学作品却没有他儿子苏轼的多,他所有的作品都收集在《老泉文集》和《老泉讲友》中,并整理后出版。苏氏两兄弟和程氏兄弟属于同一辈,他们都曾强烈反对王安石变法。
第三个学派则是谢良佐创立的上蔡学派。谢良佐是北宋官员、学者,字显道,蔡州上蔡(河南上蔡)人。因出生在上蔡,后人称上蔡先生或谢上蔡。他同时还是心学的奠基人、湖湘学派的鼻祖,在程朱理学的发展史上起到桥梁作用。谢良佐于1078年拜程颢为师,是程颢和程颐的学生。虽在学术上继承了二程的思想,但他又将程颢关于“仁”的解释进行了夸大,从而创立了上蔡学派。在前面的文章中,我们曾讲到朱熹最早的学术著作是《上蔡语录》,可见,对谢良佐创立的上蔡学派的原则,朱熹始终是持质疑态度。
……
第一篇 宋代理学五大家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宋代理学的兴起
第二节 宋代的政治事件
第三节 宋代的文化
第二章 周敦颐和邵雍
第一节 周敦颐
第二节 邵雍
第三章 二程与张载
第一节 程颢
第二节 程颐
第三节 张载
第四章 朱熹
第一节 童年与教育(1130—1150
第二节 任职同安(1151—1157
第三节 师从李延平(1158—1163
第四节 学术研究(1164—1178
第五节 南康和绍兴(1179—1183
第六节 庙堂的政敌们(1184—1196
第七节 最后岁月(1197—1200
第八节 结论
第二篇 朱熹的宇宙论
第五章 理气
第一节 气
第二节 理
第三节 理、气的关系
第六章 第一因与宇宙的演化
第一节 太极图与周子的经典
第二节 太极图说
第三节 朱熹的太极理论
第四节 五行
第六节 乾坤
第七节 宇宙循环
第七章 道
第一节 道
第二节 四德
第三篇 朱熹的人性论
第八章 义理之性
第一节 性是什么?
第二节 性是善的吗
第九章 气质之性
第一节 人与兽
第二节 命
第三节 恶的问题
第四节 变化的气质
第十章 心
第一节 心是什么?
第二节 形体、魄和神
第三节 佛教和外部世界
第四节 养心
第十一章 德与德性
第一节 德
第二节 仁:主德
第三节 五常
第四节 四端
第四篇 朱熹哲学的有神论的意义
第十二章 天
第一节 天的内在性
第二节 苍苍
第三节 帝
第四节 人格和神人同形同性论
第十三章 天地之心
第一节 心与人格
第二节 仁:生意
第十四章 结论
后记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