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有余说”集:如来藏与唯识关系之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2547964
  • 作      者:
    李志夫著
  • 出 版 社 :
    宗教文化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编辑推荐
  历来对说一切有部的『自性』说多所误解,笔者根据佛陀『因缘法』的根本教义,对说一切有部的『自性『说作了合理的分析。《弘法文库·“有余说”集:如来藏与唯识关系之研究》以思想史为经,比较研究为纬,提供读者了解佛教思想全面发展之理路。
展开
作者简介
  李志夫,1929年9月1日(农历)生于四川奉节青莲乡,现定居台湾,著名佛教学者及佛学研究专家,在法相唯识学、天台宗及印度思想文化研究方面有专长,原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哲学所教授、台湾“中华佛学研究所”所长,现为台湾“中华佛学研究所”名誉所长。
展开
内容介绍
  《弘法文库·“有余说”集:如来藏与唯识关系之研究》之所以命名为《“有余说”集》,是源于部派佛教在互相批判时,互指对方的理论不足,不周延、不穷尽、不正确等涵义。《弘法文库·“有余说”集:如来藏与唯识关系之研究》所集的三个单元,是历来佛教、佛学界没有专文深入论及过的问题,所以命之为“有余说”。
展开
精彩书摘
  《弘法文库·“有余说”集:如来藏与唯识关系之研究》:
  (五)转依
  如来藏为生死杂染所依,亦为清净涅槃所依,一切有情众生有“性净藏”,有无量称性之性德;但是迷于生死,不能觉悟。如能发厌苦之思,能遇善知识,从闻、思、修,即能显本净之“法身藏”。
  (六)真常心论之大众化
  佛教普及大众而大乘兴,在家学者辈出。西藏多托那他之《印度佛教史》指出:南印毗土耶那竭罗地方,如来藏之偈颂,童女们都会吟唱(寺本婉雅日译本p.139)。这九种譬喻说,使人觉得身相庄严的如来藏,就在自己身内,容易引发信仰,形成佛教大众化、通俗化。(p.113)
  (七)印老以“六根发识”之论点,批评真常唯心、唯识思想
  1.引述印度佛教中期大乘由“根发识”的理论:
  (1)身中能发功能的五根,即是能发识的种子,与六识来认知外,境内差别性,称为“分别事识”,以六尘为所缘境。因此,若虚妄分别种种熏习灭,则诸根亦灭。
  (2)若五根能生种子,即识种子,或五根内又立净心(识);或视五根识是“在缰的真心”之映现,即是真妄和合。如然,依真(净)心,受到五根识种子之妄熏立诸妄识,即是依根之妄熏而生妄识。
  (3)于是,自识言,即在恒行意中见到五根能生种子识;更进而见到此根能生种子识之净心,此净心不离虚妄之恒行意;自根言.在五根,意根之依持中,又可见到前两者之虚妄熏习;又见其清净。其实,净与染均不离六根识。
  (4)笔者之评说:
  以上(1)、(2)、(3)段文字,印老说得太简,有待进一步说明:
  第(1)段指出:我们身体的五根(眼、耳、鼻、舌、身)能发挥认识外在色、声、香、味、触的作用,它们是最先发生作用的知觉感官,有如植物能生的种子,所以五根就如能生发识内种子;五根与第六识相结合,认知外界之事物有种种差别,如眼根见一石是白色,身根触一物是坚硬的东西,我们五根能认知它就是一块“白石”或“白磁”的东西;如舌根知一物是咸的,眼根知其是白色,可能就是“盐”……如此五根、六识辗转相互发生作用,即可知万物、万事之差别,称之为“分别事识”。
  第(2)段是说:既说明五根能生识,又称识种子,又称“分别事识”,分别事识有染也有净。其中之净识又称净心;如在缰、在染中,即是真妄和合,即是受五根之妄熏而生妄识。
  第(3)段是说:于是,自根之识言,即在恒行第六识中见到五根能生种子识;也能见到五根能生种子的清净(心),然此净心仍不离虚妄恒行之第六识。在中期大乘以前时代只有六个识,所以称第六识为意,为“恒行意”。后期大乘唯识才立八识,第八识为“一性相续”的“恒行识”。
  识、根相对,自根言,在五根,意根之依持中,又可见(知)到根、识两者之虚妄熏习;又可见其在熏习中之清净(心)。其实净与染均不离六根识。因六根识是“恒行意”。明白印老这(1)(2)(3)段文字,才能了解下一段印老对唯识、唯心的批评。
  2.印老对唯识、唯心之批评:既知印度中期佛教以前,以意为“恒行意”,“由根发识”的理论,所以对后期大乘之“真如缘起”与“阿赖耶识缘起”说,有所批评。
  ……
展开
目录
弘法·弘道·弘心
自序

分析涅槃与佛性概念
引言
一、原始佛教之涅槃思想
二、部派佛教的涅槃思想
三、大乘佛教之涅槃思想
四、大乘佛性与涅槃思想
五、各时期佛教涅槃思想之比较与贡献
六、结语

说一切有部真说“自性有”吗?
一、说一切有部之自性说
二、说一切有部所受之批判
三、为说一切有部思想再诠释
四、对于批判的反思
五、结语

如来藏与唯识关系之研究
引言
一、前言
二、追溯在佛教先前的印度唯心思想
三、印顺长老与平川彰教授关于初期大乘佛教开展之分析
四、综合印顺长老两著作之“第一主题”瑜伽唯识之典籍与思想
五、综合印顺长老两著作之“第二主题”如来藏之典籍与思想
六、综合印顺长老两著作之“第三主题”阿赖耶识与如来藏之典籍与思想之比较研究
七、平川彰教授《印度佛教史》的“第一主题”瑜伽唯识之典籍与思想
八、平川彰教授《印度佛教史》的“第二主题”如来藏之典籍与思想
九、平川彰教授《印度佛教史》的“第三主题”阿赖耶识与如来藏之典籍与思想之比较研究
十、归纳如来藏与瑜伽唯识关系之研究
十一、结论
十二、如来藏与唯识思想溯源系统表

附录《如来藏与唯识关系之研究》资料摘要汇编
引言(说明探讨本论题之动机)
壹、资料汇编
(壹)印度大乘佛教思想之溯源
一、《黎俱吠陀》
二、《梵书》
三、《奥义书》
(贰)平川彰教授之《印度佛教史》
一、初期大乘经典出现时间、主要内容与源流
二、初期大乘唯心思想与实践
……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