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法文库·“有余说”集:如来藏与唯识关系之研究》:
(五)转依
如来藏为生死杂染所依,亦为清净涅槃所依,一切有情众生有“性净藏”,有无量称性之性德;但是迷于生死,不能觉悟。如能发厌苦之思,能遇善知识,从闻、思、修,即能显本净之“法身藏”。
(六)真常心论之大众化
佛教普及大众而大乘兴,在家学者辈出。西藏多托那他之《印度佛教史》指出:南印毗土耶那竭罗地方,如来藏之偈颂,童女们都会吟唱(寺本婉雅日译本p.139)。这九种譬喻说,使人觉得身相庄严的如来藏,就在自己身内,容易引发信仰,形成佛教大众化、通俗化。(p.113)
(七)印老以“六根发识”之论点,批评真常唯心、唯识思想
1.引述印度佛教中期大乘由“根发识”的理论:
(1)身中能发功能的五根,即是能发识的种子,与六识来认知外,境内差别性,称为“分别事识”,以六尘为所缘境。因此,若虚妄分别种种熏习灭,则诸根亦灭。
(2)若五根能生种子,即识种子,或五根内又立净心(识);或视五根识是“在缰的真心”之映现,即是真妄和合。如然,依真(净)心,受到五根识种子之妄熏立诸妄识,即是依根之妄熏而生妄识。
(3)于是,自识言,即在恒行意中见到五根能生种子识;更进而见到此根能生种子识之净心,此净心不离虚妄之恒行意;自根言.在五根,意根之依持中,又可见到前两者之虚妄熏习;又见其清净。其实,净与染均不离六根识。
(4)笔者之评说:
以上(1)、(2)、(3)段文字,印老说得太简,有待进一步说明:
第(1)段指出:我们身体的五根(眼、耳、鼻、舌、身)能发挥认识外在色、声、香、味、触的作用,它们是最先发生作用的知觉感官,有如植物能生的种子,所以五根就如能生发识内种子;五根与第六识相结合,认知外界之事物有种种差别,如眼根见一石是白色,身根触一物是坚硬的东西,我们五根能认知它就是一块“白石”或“白磁”的东西;如舌根知一物是咸的,眼根知其是白色,可能就是“盐”……如此五根、六识辗转相互发生作用,即可知万物、万事之差别,称之为“分别事识”。
第(2)段是说:既说明五根能生识,又称识种子,又称“分别事识”,分别事识有染也有净。其中之净识又称净心;如在缰、在染中,即是真妄和合,即是受五根之妄熏而生妄识。
第(3)段是说:于是,自根之识言,即在恒行第六识中见到五根能生种子识;也能见到五根能生种子的清净(心),然此净心仍不离虚妄恒行之第六识。在中期大乘以前时代只有六个识,所以称第六识为意,为“恒行意”。后期大乘唯识才立八识,第八识为“一性相续”的“恒行识”。
识、根相对,自根言,在五根,意根之依持中,又可见(知)到根、识两者之虚妄熏习;又可见其在熏习中之清净(心)。其实净与染均不离六根识。因六根识是“恒行意”。明白印老这(1)(2)(3)段文字,才能了解下一段印老对唯识、唯心的批评。
2.印老对唯识、唯心之批评:既知印度中期佛教以前,以意为“恒行意”,“由根发识”的理论,所以对后期大乘之“真如缘起”与“阿赖耶识缘起”说,有所批评。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