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马克思理性批判与当代社会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216078740
  • 作      者:
    田辉玉著
  • 出 版 社 :
    湖北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内容介绍
  《马克思理性批判与当代社会》主要内容包括马克思理性批判思想的理论基础、资本主义批判与技术批判、马克思理性批判思想的当代发展等。
展开
精彩书摘
  一、实践困境:对黑格尔理性思想的信仰危机
  由于伊壁鸠鲁原子论体系存在着的不彻底性和矛盾性,马克思在其博士论文中对此表现出不满,他认为把感性的东西永恒化是产生迷信和拜物教的根源,而借助于理性才能直接反对原子论。由此,马克思走向了黑格尔的理性主义,并用普遍性、个别性与否定性等自我意识的重要概念开辟出他的哲学道路。
  青年马克思接受黑格尔的理性思想后,首先受到神学的困扰,他认为理性和世界并不是异在的、外在的、依附的关系,理性就是内在的世界本质,并不是外在强加给事物的。“只有当自然被认为完全摆脱了自觉的理性,本身被看作是理性的时候,它才完全成为理性的财产”。①马克思试图摆脱黑格尔的神学倾向,在黑格尔哲学的基础上实现主体与客体的统一。《莱茵报》时期,马克思与恩格斯一道直接投身政治斗争,政治实践中所遭遇到的困境又促使他们对黑格尔哲学的信仰发生深刻危机。在《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一文中马克恩认识到,书报检查所产生的恶果不应归咎于个别检查官的不法行为,而是书报检查制度本身“客观的缺点”。他从理性原则出发犀利地批判了普鲁士的书报检查令,认为书报检查制度与出版自由是相矛盾、不合乎理性的而应该被废除。进一步,马克思将这种弊端映射了当时的普鲁士国家本身的合理性问题,认为现实的普鲁士国家决不是理性和道德的国家,而是需要彻底改造的非理性的基督教国家。“不应该把国家建立在宗教的基础上,而应该建立在自由理性的基础上”。山这时,马克思虽然从黑格尔理性国家的原则出发,却得出了要改变制度的革命结论,反映出他与黑格尔思想观点的分歧产生并加大。马克思对黑格尔理性思想的批判在国家观方面尤其显著,在《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中,马克思是从私有财产的法权意义上,尤其是自然法的权利方面谴责了私有者的贪婪与对农民的压迫.尽管他此时还没有从经济学角度进行分析,但马克思却看到应当代表大多数人利益的理性国家,却只代表利益的占有者,国家的概念和它的经验存在之间存在着巨大的矛盾。如果说此时马克思还没有直接指向国家本身的合理性问题,那么这一点在《摩塞尔记者的辩护》与后来的《论犹太人问题》中就明显体现出来了。黑格尔认为哲学和宗教都是以真理为研究对象,都是对理性的把握,而国家作为理性的体现与宗教没有原则的对立;马克思则认为宗教是反理性的,哲学才是理性的,宗教和国家的对立性决定了国家不应该以宗教而应以哲学为基础。在这两篇文献中,马克思正式批判将国家沦为自己理性工具的观点,认为理性存在于人民之中,由此引发了马克思对市民社会的分析。在马克思对黑格尔理性国家的批判中,市民社会理论起着关键作用。
  在黑格尔那里,市民社会充满极富思辨性的德意志色彩,他以独特的逻辑仃进方式建立的法哲学体系,包含抽象法、道德、伦理三个环节或阶段。
  ……
展开
目录
序言
第一部分  马克思理性批判思想的理论基础
市民社会与马克思早期理性批判思想研究
从“实证唯心主义”到“实证科学”
——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研究
思辨哲学的宰制与“新哲学”的理论良心
——马克思“感性活动”原则的历史性意义
理性批判与社会历史批判
——黑格尔与马克思形而上学批判思想之比较
马克思的实践理性及其和谐维度
现实的人:马克思哲学的现实前提和核心范畴
第二部分  资本主义批判与技术批判
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视域下的技术哲学思想
技术的辩证特性与唯物史观视域的确立
——马克思技术哲学发展路径的一个研究
资本批判逻辑下的技术批判
——马克思资本主义批判思想的一个重要路径
马克思技术哲学的人本主义技术观与唯物史观的技术观之整合
第三部分  马克思理性批判思想的当代发展
卢卡奇物化理论的两个视域
——开创西方人本主义马克思主义文化批判的内在逻辑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批判之内在逻辑
——以霍克海默、阿多诺的工具理性批判为例
马尔库塞对形式逻辑的批判及其技术批判思想
论哈贝马斯的科学技术意识形态论的时代意蕴
经济理性的批判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社会批判理论的研究视角
交往理性观及其对和谐社会建设的启示
第四部分  马克思理性批判性思想的时代意义
马克思文化批判思想的两个向度及其当代意义
文化哲学视角下的马克思主义现代性思想的挖掘与发展
——从韦伯到西方马克思主义流派
马克思的文化生产力语境下的文化产业概念之辨析
马克思技术哲学对于当代工业社会发展的启示
——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主义流派的解读谈起
关注入的发展:马克思科技伦理思想及当代中国现实考察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