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社会生活探索:以性伦文化等为中心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5621963
  • 作      者:
    梁景和主编
  • 出 版 社 :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作者简介
  梁景和,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学科负责人,中国近现代社会文化史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社会兼职有:中国社会文化研究会会长:中国现代文化学会副会长:中华口述历史研究会副会长:第二届、第三届全国教育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第三届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兼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女性文化》学术委员会主任等。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社会文化史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主要专著有《近代中国陋俗文化嬗变研究》、《五四时期社会文化嬗变研究》、《现代中国社会文化嬗变研究》、《清末国民意识与参政意识研究》、《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的论辩》、《中国陋俗批判》等;主编有《中国社会文化史的理论与实践》、《中国近代史基本理论问题文献汇编》、《婚姻·家庭·性别研究》、《社会生活探索》、《中国现当代社会文化访谈录》、《社会·文化与历史的思想交汇》等,并主编大型丛书“中国近现代社会文化史论丛”。
  
  刘丁鑫(1980-),女,山东寿光入,博士,首都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处助理研究员。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国现当代社会文化学是研究中国现当代社会生活与其内在观念形态之间相互关系及其形成新知识体系的学科,是典型的交叉学科。所谓社会生活是指人们在以生产为前提而形成的各种人际关系的基础上,为了维系生命和不断改善生存质量而进行的一切活动的总和。社会生活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社会生活也包括相当丰富的内容,同时亦存在其最基本的内容,诸如衣食住行、婚丧嫁娶、两性伦理、生老病死,等等。《中国现当代社会文化学论丛(第五辑)·社会生活探索:以性伦文化等为中心》就是研究狭义社会生活最基本内容的学术专著。
展开
精彩书摘
  《中国现当代社会文化学论丛(第五辑)·社会生活探索:以性伦文化等为中心》:
  “裸婚”背后的历史学思考
  廖熹晨①
  第一次听到“裸婚”这个词的时候,觉得很荒唐、也很可笑,心想我们这群80后的小孩还总是有那么多喜欢自怨自艾、瞎折腾的家伙。当真正深入解了“裸婚”的现状之后,才发现这是一个既沉重又深刻的话题,而这样一个话题从2008年开始蔓延至今,刺痛了许多家庭的心。一、“裸婚”的定义虽然“裸婚”是一个2008年以来引起社会热议的现象,但是目前学术界对其还缺乏一个较为合适的界定。在常蕾蕾和王凤娟共同撰写的《关于80后“裸婚”现象的社会学思考》②一文中试图从社会学的角度对“裸婚”进行界定:“'裸婚,是以爱情为基础的成年男女根据实际合理安排婚庆及婚后的生活方式,做到结婚不奢侈、不举债的新型自主婚姻形式。”并且称之为“现在80后走进婚姻中最新潮的一种结婚方式”。但笔者认为这一定义还欠妥当,“结婚不奢侈、不举债的新型自主婚姻形式”显然难以清楚地描述“裸婚”的特点并将其与其他结婚或婚俗形式所区分开来,尤其是时下又出现的“瘦婚”③“淘婚”④现象也都是结婚不奢侈、不举债的婚姻形式和婚俗形式。从“裸婚”的本质上来讲,笔者还是比较同意媒体的主流概括,“裸婚”是指不买房、不买车、不办婚礼甚至没有婚戒而直接领证结婚的一种简朴的结婚方式。⑤而如果从学术上对其进行概述,则需要进一步探讨。
  1.“裸文化”的时代背景
  父辈为孩子准备结婚的物资是中国人的一种传统,改革开放以前由于物质的匮乏与经济水平低下,父辈能够为下一代提供的物质条件有限,年轻人更是没有什么经济上的积累,一穷二白的“裸婚”是一种自然而然的状态。而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的物质积累增多,有条件的家庭开始为下一代的新家庭提供一些物质的馈赠,为其购置家电、改善住房条件也就理所当然地回归到了人们的生活常态。当彩电、冰箱、洗衣机、空调已经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奢侈品时,人们开始考虑追求更好的住房条件。福利分房的体制固然是好,廉价,但却要付出长时间的等待,还有可能要忍受有限的空间和低水平的住房条件。而商品房却能够满足人们高标准的住房要求,于是一些家庭开始为结婚的新人准备一套条件更好的婚房,让新婚夫妇有独立、优良的居住空间。历史学者朱学勤也是这些为孩子准备婚房的父母中的一员,“那是一栋两居室的小房子、老房子,属于部队的公房,二十几年前他因为特殊的情况离开部队时,跟单位协商保留了住房的使用权”①。近二十年来的中国,像朱学勤这样的父母并不在少数,差别只会存在于帮助孩子解决婚房的档次,在许多情况下,为孩子购买婚房,往往要花费掉父母大部分的积蓄。而2000年之后,随着房价的高企,想要帮助身处大城市的孩子解决住房问题越来越困难,花掉大部分父母的积蓄很多时候只够付房子的首付,同时还要面对高额的贷款。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些适婚青年由于自身缺乏经济实力,又没有能够承受大城市房价的家庭条件或者不愿意为父母带来沉重的负担,就选择了“裸婚”。
  作为一个引发社会强烈关注的社会现象,无论是网络媒体还是传统的电视、纸质传媒都对“裸婚”现象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报道与调查。通过这些资料,笔者对“裸婚”这一现象的特点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梳理。由于“裸婚”一词发源于网络,又引发无数热议,导致网络中存在海量数据。时隔四年,在如今对普通用户开放的网络搜索功能下已经难以挖掘出“裸婚”一词最早的出处,因此笔者只能通过百度百科的记录初步认证“裸婚”一词的出现年代为2008年。
  ……
展开
目录
婚姻卷
从婚礼场面看中国百年来社会生活的变迁
——以电影、电视为中心
离婚自由与民初知识青年离弃旧式妻子问题论争述析
——以郑振埙事件为中心
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女性婚姻问题的考察
近十余年间人口流动背景下的中国城乡婚姻
难谱写的“黄昏恋”曲
——我看《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
“裸婚”背后的历史学思考

家庭卷
“文革”前十七年的历史语境
——家庭领域内的考察

性别卷
清末女犯监禁情况考述
1908年12月2日至1909年2月2日京城女性的生活
——《旧京醒世画报》解读
辛亥革命后的宋庆龄与日本
成由勤俭破由奢:《中国妇女》杂志“两勤”话语探析
“造反”有理:“文革”时期女红卫兵形象解析
中国女性文化教育三十年
——以北京女性文化教育发展为例
农妇与主妇:非农化过程中的农村妇女
“剩女”话语的性别分析
——以网络、影视文本为例
女性/性别学学科范式再探析
——研究对象与知识领域
乌托邦的陷阱:“60年代”英国知识女性生存状态的文学重构
法国新女性主义与身份的颠覆:莫尼克·威蒂格的性别理论初探
近代中国男人的“孝”与“男性特质”:以蒋介石、蒋经国父子修母墓为中心的研究

性伦卷
潘光旦与张竞生:道德之辩还是知识之争?
……
综合卷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