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为三个部分、十五个章节,以第一部分当代西方社会“性”的诸种乱象为切入点,以第二部分中国、伊斯兰教、古希腊罗马等文明为参照,进行第三部分西方“性”问题背后的深入思考。
作为观察人类社会发展历史的一个独特的病理切片,不同于温饱的物质要求、宗教信仰的精神要求,“性”是原始的,是人类这个物种赖以存在的强烈生理冲动,一直以来受禁忌、道德、羞耻心的调整。本书以西方近三十年(自上世纪六十年代始)性道德的变迁为起点,纵贯古今,横跨东西方,探讨人类思想和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不同文化之下的性道德,揭示了人类在性问题上因为宗教、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产生的不同甚至是自相矛盾的态度,尤其是在上世纪后半叶,西方社会在因资本扩张带来传统的性道德的轰然坍塌之后,面对巨大的自由感到的失措和无助,本来属于道德范畴的“性”是如何被推给了法律、社会系统、医疗、媒体,以及单亲家庭现象和“社会雾化”对社会的深层影响。
作者立场中立,论述具有很强的思辨性;旁征博引,引证了大量社会科学领域的著作(普林尼,色诺芬,卢克莱修,塞内加,圣奥古斯丁,高罗佩,米歇尔·福柯,雅克·勒高夫,莫里斯·梅洛-庞蒂,乔治·巴塔耶,罗兰·巴特,汉娜·阿伦特,马克斯·韦伯,威廉·赖希,皮特·布朗,马尔库塞,拉乌尔·瓦内根姆,吕克·费里,麦克尔·波拉克,托尼·阿纳特拉,苏菲·肖沃,马丁·赛夫格朗,弗洛伊德,艾芙丽娜·苏尔罗,波利斯·西鲁尼克,保罗·维纳,约翰·博斯韦尔,让-路易·弗朗德兰,等等);视野广阔,涉及历史学、精神分析学、人类学、神学、政治哲学、人口统计学、经济学、犯罪学等诸多领域,从各个学科角度为我们细密梳理关于性道德的脉络。作者思考的方式、角度对我们也有启发意义。
书名(La Tyrannie du plaisir)的灵感来自柏拉图。在法篇中,柏拉图作过对快乐的赞词,但他仍然认为,将自己的灵魂听凭爱欲这位暴君掌控的人,由其主宰自己的日常活动,就是软弱而当被批评的。
展开